|
給孩子機會把愛藏起一半
http://www.enorth.com.cn 2010-04-04 17:30
成人完全可以忽略兒童的某些“求助信號”,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能力。但,忽略不是忽視,家長要把握住安全的限度。 ★教育孩子應采取“獅子育兒法”。公獅和母獅只是站在幼獅一旁,保持一種相對安全的距離,只要幼獅沒有生命危險,決不伸出援助之手。 ★成人完全可以忽略兒童的某些“求助信號”,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能力。但,忽略不是忽視,家長要把握住安全的限度。 ★把愛藏起一半,放在心底,讓他適當吃點“苦”,受點“累”,給他成長的機會。 遷就溺愛妨礙孩子成長
碰到孩子摔倒這類事情,幼兒園的男老師和女老師通常會做出截然不同的反應。 男老師會先判斷孩子是否受傷,如果孩子安然無恙,男老師就不會急于扶起孩子,而是讓他試著自己爬起來;女老師通常會出于本能,驚訝地喊出聲來,然后跑過去,扶起孩子、安慰孩子一番。這種事情如果發(fā)生在家中,父親和母親的反應也基本像男老師、女老師那樣。 鄭州市金水區(qū)新建幼兒園園長陰鳳云說,生活中,還有一些類似的事情在考驗父母的育兒智慧。比如,孩子學吃飯時,經常把飯粒撒在外面,溺愛的家長就干脆端起碗喂飯;孩子在沙發(fā)上跳來跳去,有些過分謹慎的家長不愿意分析一下環(huán)境是否安全,就不分青紅皂白,立即制止。 陰鳳云說,孩子蹣跚學步時,免不了會摔跟頭,聰明的父母會顯出不以為然的表情,因為他們知道孩子的能力,希望給他一個戰(zhàn)勝自己的機會;當孩子嘗試做家務、第一次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時,明智的家長會裝作很平常,或者及時表揚,決不會因為孩子暫時做得不夠好,而伸出自己幫助的手;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聰明的家長會說:“你覺得該怎么辦?”而不是說:“你應該這樣,或者那樣。” 開封市基礎教育教研室劉振民教研員認為,家長完全可以忽略孩子的某些“求助信號”,因為過分的遷就溺愛孩子,會妨礙孩子的健康成長,導致孩子養(yǎng)成凡事依賴別人的習慣。 相信孩子 不越俎代庖
幼兒教育有一種觀點認為,教育孩子應采取“獅子育兒法”。 剛出生不久的幼獅經常被公獅推下石崖,再讓小獅子自己想辦法爬上來。而公獅和母獅只是站在一旁,保持一種相對安全的距離,只要幼獅沒有生命危險,決不伸出援助之手。 “只要孩子處于安全范圍,當他不需要你的時候,就當沒看見他;當他需要你的時候,立即出現(xiàn)。”劉振民老師說,孩子也像幼獅一樣,不可能一生都在家長的呵護下生存,他們必然要走進社會,自己面對和解決各種問題,甚至有的問題是家長也未曾碰到和解決過的。面對障礙,我們不能回避,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抱著孩子代替他跨越障礙。 劉振民說,養(yǎng)育孩子其實非常簡單,就像大獅子養(yǎng)育小獅子一樣。要相信孩子的成長欲望、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孩子只有在逆境中不斷地鍛煉,才能學會堅強、學會自立。無憂無慮的幼獅整天玩耍、打鬧,正是這種玩耍、打鬧,還有爭斗,鍛煉了它們堅強的體魄、靈活發(fā)達的四肢,同時也學會了群體間的相互忍耐、謙讓,相互間的欣賞和幫助。 把愛藏起一半給孩子機會
當然,對孩子來說,他們需要愛,父母的愛會滋潤他們健康成長。現(xiàn)在的孩子不怕“沒人愛”,而是怕“愛過剩”,家長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把愛藏起一半,放在心底,給孩子獨立克服困難的機會,讓他在這個探究的過程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家長對環(huán)境的安全性有一個判斷,不要超出安全的限度。忽略孩子,但不要忽視孩子。 孩子的成長誰也代替不了,將來的風風雨雨必須要親自經歷,未來的路也必須是靠自己走出來。
培養(yǎng)幼兒為他人服務的意識
http://www.enorth.com.cn 2010-04-04 17:30
早晨的來園活動,雖然熱鬧依舊,但卻井然有序。同時,更重要的培養(yǎng)了幼兒為他人服務的責任感和意識,不使我們的此項教育內容再次顯得蒼白無力,而是充滿了生機。 《幼兒園教育工作指導綱要》中指出:中班幼兒要具有初步的責任感和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常規(guī)培養(yǎng)一直是幼兒園每年三月和九月的重點工作內容。而且,經過一個假期,一些孩子原來已形成的常規(guī)及一日生活的好習慣現(xiàn)已丟失殆盡:每天早晨來園時,老師既要接待家長及幼兒來園,又要晨檢,以及幼兒的自我服務、為他人服務,老師們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三半,也不夠用。真可謂:推倒了葫蘆,又起了瓢。 由于前面的混亂局面,我們及時反思,并調整了自己的行為。首先,我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早晨來園后,做完自我服務的內容,我們可以為大家做點什么?孩子們爭著回答,有的說可以擦水杯架;有的說可以擦玩具架、賞書閣的格子;還有的說可以收拾娃娃家,擦娃娃的小桌子、小柜子…… “那我們記不住,怎么辦?”我繼續(xù)提問。 “可以畫!” “誰會畫擦桌子的小朋友?”我問,只有劉政舉起了小手,其余小朋友則默不做聲。 “我們可以拍照呀。請小朋友做模特!”看到這個場面,我及時啟發(fā)道。 “好!”小朋友們高興地說,“我想做小模特!”“我也想……”孩子們爭相報名。于是,我找來數(shù)碼相機,用我們的自己的小模特拍照,打印后,貼到墻裙上,并結合我們的英語教學特色,在阿拉伯數(shù)字下面對應配上英文的1——7數(shù)字。這樣,小朋友每天來園后做完自己的事,老師便會告訴小朋友:“你是第一個小朋友。看看你該為大家做點兒什么事?”這個小朋友便會來到照片前,找到數(shù)字1上面對應的照片,然后便去找抹布,有條不紊地去“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孩子們便自覺地數(shù)一數(shù):我是一、二、三,哦,我是第四個來的小朋友,我去擦窗臺。有時,老師忘了告訴那些能力略差的小朋友,他們也會主動找到老師:“老師,我是第幾個小朋友呀?……” 從此以后,早晨的來園活動,雖然熱鬧依舊,但卻井然有序。同時,更重要的培養(yǎng)了幼兒為他人服務的責任感和意識,不使我們的此項教育內容再次顯得蒼白無力,而是充滿了生機。
美國的幼兒園教什么
http://www.enorth.com.cn 2010-04-04 17:29
一個良好的幼兒園環(huán)境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專家提出,幼兒園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種玩具和場所,讓孩子盡情地玩耍,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 在美國的幼兒園里,小朋友們通常會在早上圍坐在一起,由老師帶他們做考勤和談天氣等例行內容。 然后,與大家分享他們家里或上學路上的趣事。隨后,孩子們會學簡單的數(shù)學,比如數(shù)教室里有多少個窗戶等。 午飯過后是閱讀時間,老師會給孩子們讀故事書,然后讓他們根據(jù)其中的人物或情節(jié)畫畫、做手工。 美國的幼兒園里,孩子們會從玩樂中接觸生活,并提高基礎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同時,幼兒園也是他們學習與人相處的初級階段。 美國幼兒園老師比較注重培養(yǎng)孩子與人分享東西的好習慣,如不能獨霸玩具、有好吃的要分給別人、說話要有禮貌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