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花葬志》 歸有光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虛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時,年十歲,垂雙鬟,曳深綠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薺熟,婢削之盈甌;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與。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幾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孺人又指予以為笑。 回思是時,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注釋] 1.媵:(yìng) 2.爇:(ruò) 3.甌:(ōu) 4.荸:(bí) 5.薺:(jì) [評析] 歸有光反對擬古,多從形式著眼,并未達到內(nèi)容上的真正革新?!逗ㄔ嶂尽窞榈磕钬矚懶℃径?全文共112字,但以兩個細節(jié)勾勒婢女形象,寫出庭闈人情,極為凝煉。 [作者介紹] 歸有光(1506--1571)明代著名散文家。字熙甫,號項脊生,人稱震川先生。昆山(江蘇昆山)人。出生在一個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學,9歲能作文,20歲時盡通五經(jīng)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歲時,鄉(xiāng)試中舉。但以后8次會試都未及第。嘉靖二十一年(1542)遷居嘉定安亭江上(四川樂山),讀書講學,遠近從學者常達數(shù)百人。直到60歲時,才中進士。初任浙江長興縣令,因得罪豪門與上司,調(diào)任順德(河北邢臺)通判。后被大學士高拱推薦,任南京太仆寺丞,參與撰修《世宗實錄》,以勞成疾,卒于南京,歸有光對前后"七子"的盲目擬古傾向不滿,與當時主張「文必西漢」的王世貞意見相左,世貞雖大憾,亦推重之。與王慎之、唐順之、茅坤等被稱為「唐宋派」。提倡唐宋古文,所作散文樸素簡潔,善于敘事。著有《三吳水利錄》、《馬政志》、《易圖論》、《震川文集》、《震川尺牘》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