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南唐后主李煜詞集 -

 庶民臨風 2010-03-28

 

南唐后主李煜詞集 - 庶民庭院 - 臨風回眸

李煜簡介

李煜(937-978),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亦為五代時出色的詞人。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南唐元宗李景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現存約32首,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當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皆成于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世影響亦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由是將詞的創(chuàng)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李煜文、詞及書、畫創(chuàng)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在位時間(961-975)。 【1.概述】一個命運的捉弄,錯生帝王家一次任性的出走,誤結識敵友一段意外的邂逅,就此情深種一場宮廷的變革,踏上不歸路你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又通音律,是被后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無奈命運弄人,你玩物喪志、奢靡生活、崇尚神佛,也是刻于史卷宗上的亡國之君。功過事非,已成歷史之軌跡……——李后主李煜 (937-978) 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又號蓮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沒有年號,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據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后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后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傳?,F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2.生平】 李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時,其為事實上的第二子。李弘冀為人“為人猜忌嚴刻”,時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參與政事,每天只是讀書為樂。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后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為太子,鐘謨說“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李璟怒,找了個借口把鐘謨貶為國子司業(yè),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遷都南昌并立李煜為太子監(jiān)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971年宋軍滅南漢后,李煜為了表示他不對抗宋,對宋稱臣,將自己的稱呼改為江南國主。 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開封時他托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領軍隊去攻打南唐。 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南唐后主。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開封被封為違命侯,拜左千牛衛(wèi)將軍。史書上說趙光義多次強留小周后于宮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郁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畫家還繪有《熙陵幸小周后圖》,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中:“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宮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額不勝之狀”。元人馮海粟就在圖上題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沖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 據宋代王铚的《默記》記載,因其“故國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東流”之詞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牽機毒殺。牽機藥有人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后破壞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狀極痛苦。而《宋史》等正史均未說是毒死,記載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廢朝三日,贈太師,追封吳王。” 李煜死后,葬洛陽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死。李煜在藝術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書畫 他能書善畫,對其書法:陶谷《清異錄》曾云:“后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作大字不事筆,卷帛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對其的畫,宋代郭若虛的《圖書見聞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識清贍,書畫兼精。嘗觀所畫林石、飛鳥,遠過常流,高出意外”。惜無書畫傳世于后。 詞 李煜的詞的風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為兩個時期。 他前期的詞風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氣。根據內容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 如《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朝好向郎邊去。刬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還有一類是在宋朝的壓力下感受到無力擺脫的命運時所流露的沉重哀愁, 如《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后期的詞由于生活的巨變,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 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王國維認為:“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而且還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針對周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所道:“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王氏認為此評乃揚溫、韋,抑后主。而學術界亦有觀點認為,周濟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詞句的工整對仗等修飾方面不如溫庭筠、韋莊,然而在詞作的生動和流暢度方面,則前者顯然更為生機勃發(fā),渾然天成,“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南唐后主李煜詞集 - 庶民庭院 - 臨風回眸

李煜的詞

南唐后主李煜詞集 - 庶民庭院 - 臨風回眸

李煜的詩詞

    李煜本有集,已失傳?,F存詞四十四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他的舊臣說他有《文集》30卷及“雜說”百篇。《郡齋讀書志》載《李煜集》10卷,《宋史·藝文志》也載《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吨饼S書錄解題》中載《南唐二主詞》1卷,現能見到的有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墨華齋本,錄李煜詞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為二首。后清代邵長光又錄得 1首,近代王國維為《南唐二主詞》補遺,增加了9首,不過其中有問題的似不少。據近代多數學者的意見,能確定為李煜詞的不過32首。其詞集注本有清劉繼增的《南唐二主詞箋》、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詞匯箋》、王仲聞的《南唐二主詞校訂》等。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詞》,注釋頗詳。事跡見《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家《南唐書》,今人夏承燾《南唐二主年譜》。

【九月十日偶書】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
黃花冷落不成艷,紅葉颼飗競鼓聲。
背世返能厭俗態(tài),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安仁卻自驚。

【秋鶯】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病起題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
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強名。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舊家鄉(xiāng),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云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挽辭】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悼詩】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胀鯌钗遥F子正迷家。

【感懷】

又見桐花發(fā)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jié)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fā)去年枝。

【書靈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書琵琶背】

侁自肩如削,難勝數縷絳。天香留鳳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懷】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病中書事】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靜居唯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
庸醫(y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
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

【賜宮人慶奴】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態(tài)拂人頭。

【題金樓子后】

牙簽萬軸里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
不于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句】

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
鶯狂應有恨,蝶舞已無多。(《落花》)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詠扇》)
病態(tài)如衰弱,厭厭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顏一病難牽復,曉殿君臨頗自羞。
冷笑秦皇經遠略,靜憐姬滿苦時巡。
鬢從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舊黃。(以下《翰府名談》)
萬古到頭歸一死,醉鄉(xiāng)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滿百,剛作千年畫。(《野客叢談》)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錄碎事》)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以下《孔帖》)
凝珠滿露枝。
游飏日已西,肅穆寒初至。
九重開扇鵠,四牖炳燈魚。
忌觴無算酌。
傾碗更為壽,深卮遞酬賓。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一斛珠】

晚妝初過,
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
笑向檀郎唾。

【清平樂】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轉燭飄蓬一夢歸,
欲尋陳跡悵人非,
天教心愿與身違。
  
待月池臺空逝水,
蔭花樓閣謾斜暉,
登臨不惜更沾衣。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
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
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
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
教君恣意憐。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
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望江南】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滾輕塵,
忙殺看花人!
  
     【又】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又】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三臺令】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采桑子】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皴,
回首邊頭,欲寄鱗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風情漸老見春羞,
到處芳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
強垂煙穗拂人頭。
  
【清平樂】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阮郎歸】
  
【呈鄭王十二弟】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采桑子】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tài)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搗練子令】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聲和月到簾櫳。
  
【搗練子】
  
云鬢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
為誰和淚倚闌干?

【漁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又】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子夜歌】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
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又】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喜遷鶯】
  
曉月墜,宿云微,
無語枕邊倚。
夢回芳草思依依,
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
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
留待舞人歸。

南唐后主李煜與他的紅顏知己

       南唐后主李煜在后人腦海里留著一個鮮明印象,就是他留給了我們不少香艷、柔情、悲哀的詞。他的詞,確實給他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偉大,所以后人對他的評價,除了作為曾經的國君,還被譽為“詞中之帝”。

       但是我們要知道他的成功——文學的成功,是不能忘記一個被他迷戀著的女人——周后。

       周后,名娥皇,生于公元九三六年,比后主大一歲。她在文史記載中,確是個多情而賢慧的女人,因為古代帝王們,多是后宮佳麗三千人,很少能將全部靈魂寄托在一個后妃身上的,更很少不變遷其愛情,而表現于文學的,周后之能得到一個多情帝王的專寵,且使將愛情流露于文學,當然她是一個資質佳惠,美艷多才的女子了。

       據陸游《南唐書》載:她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后主父親)賞其藝,賜以焦桐琵琶。后主作念家山,后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訂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傳,最為大曲,后主獨得其譜,乃與后變易訛謬,頗去洼,繁手新昔,清越可聽。

       她常彈奏后主的詞調,極得后主贊美,這就是后主作詞的原動力了。

       李煜的初作《浣溪紗》: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把迷戀周后的情感,深宮香艷的情形,全部寫托出來。請讀他的《一斛珠》: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種香閨韻事,兒女柔情,真赤裸裸地寫了出來。“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多爛漫,多么嬌柔的兒女姿態(tài),以現代眼光看,固然不足為奇,但是,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社會里,那就夠奇特的了。

       周后的多情,感動了后主的詞筆,后主的詞筆,介紹了多情的周后給千古瞻仰,文學是環(huán)境的產物,是情感的交流,在這里完全得到印證了。

       人生總沒有不散之筵席,不幸的事總要有一天降臨到最歡樂的人們身邊的。當后主二十八歲那年,周后生病了。后主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癡。然而,周后終被秋風吹去了,其時,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亦如其喪考妣,且將投井以殉,賴救之獲免。又自制誄詞數千言,皆極酸楚。

       對后主來說,真是天大的不幸,后來將她葬于懿陵,謚號昭惠,從下面詞中,可以看到后主那時的心情。請看下面這首: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這首詞表達了后主對周后深摯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后主自失了他的愛妻,這種痛苦,這種刺激,已深種在他底心靈深處,把他從溫柔沉醉的大國,拖到悲哀凄慘的境域里來,于是他的詞也從“爛嚼紅茸”而轉變?yōu)?#8220;為誰和淚倚欄桿”、“秋風多……夜長人奈何”的凄慘調子,以后家破國亡,更給他許多詞的材料。

       周后生前能使后主做香艷的詞,死后又影響后主做感傷悲切的詞,這種功績,是后人應該感謝她的。

       自古文人與美人,是結著不解緣的;幾多偉大文藝作品,都是以香草美人為題材,為背景的?!都t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和“金陵十二副釵”都是絕代佳人。 周后去世,李煜又娶了周后之妹小周后為皇后。

       的確,美人的魔力,足以感應文人的心靈,而使之寫出血和淚的文學來。后主不會做皇帝,而無意中做了詞中之帝,被后世推崇在一切帝王們之上,誰說這不是周后的力量呢?

窅娘  李煜的宮嬪。據傳為女子纏足的第一個人。 陶宗儀 《輟耕錄·纏足》引《道山新聞》:“ 李后主 宮嬪 窅娘 ,纖麗善舞。 后主 作金蓮,高六尺……令 窅娘 以帛繞腳,令纖小,屈上作新月狀,素襪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態(tài)。”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賞析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有人說,在我國歷史上,如果少了象李煜這樣一個皇帝人們也許不會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這樣一位詞人恐怕就會給后人留下一些遺憾。此話看來,很是在理。李煜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后主,詞作遠過于他在位期間的作為,尤其是亡國以后的詞作相當沉痛、深切和凄惻動人,如果撇開思想內容,僅就藝術技巧來說,大部分詞作已經達到了詞的最高境界,特別是小令。這首《相見歡》又名《烏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寫離愁的力作。

       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無言獨上西樓”看似平淡,意蘊卻極為豐富。“無言”并非真的無言,從一個“獨”字便可看出,是無人共言。登“西樓”,詞人可以東望故國。僅六字,一下子簡練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態(tài)。接著“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用月光籠罩下的梧桐突出環(huán)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極準確,極通俗,真可謂境界全出。上片十八字共寫了四項內容,即人物、地點、時間、季節(jié),雖然只是疏筆勾勒,但卻是一副非常美麗的圖畫,而且背景極為廣闊,讀之使人如身臨其境,正如王國維《人間語話》言:“一切景語皆情語。”

       下片具體寫離愁,是詞的旨意所在,也是這首詞寫的最深刻的地方。“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像波濤洶涌,把全篇推向高潮。離愁本身是一種抽象的思想情緒,它能感覺到,但卻看不見,摸不著,要對它本身作具體描寫,確實非常困難。然而,在這首詞中,詞人通過比喻使之變得具體可感,而且表達得如此貼切、自然,以至成為千古名句。“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又用了一個比喻,寫離愁的另外一個境界,即人對它的具體感受。這種感受是不可名狀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類滋味來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種具體東西的滋味來比擬,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只能稱之為“別是一番滋味”,亦即稼軒詞所謂“欲說還休”,可見詞人體驗之深,愁情之苦

       全詞區(qū)區(qū)三十六個字,同一首七絕差不多,但在這簡短的篇幅中,詞人卻把離愁的愁人、纏人寫得無比深刻,凄涼、寂寞、孤獨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讀者為之淚下。宋黃升《花庵詞選》稱:“此詞最凄惋,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是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