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詩曰:粉貌花容過眼空,笑他狂蝶逐西東;貞心貯在冰壺里,透出祥光日映紅。

人在七情六欲中,很難不被世塵污染。即使飽讀圣賢之書,敬神禮佛,也難免一時邪念沖動,鑄成大
錯。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總會給人改過遷善的機會。因此,“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歷史也為后世留下了許多實例,見證善惡果報不爽的真理。以史為鑒知興衰
得失,現(xiàn)代人當知如何把握今后的人生。 正念制欲火利己利人
秀才林濤,福州人氏,英俊非凡,家境富裕。有一天出外散步歸來,見書桌上有一盆盛開的玉蘭花,不知是誰送來的,正在欣賞的時候,忽然書房門口出現(xiàn)一位少
女,笑著對林濤說:“這盆玉蘭花是我家小姐贈送給你的。”林濤問:“為何贈花給我?”少女尚未回答,此時背后出現(xiàn)一位面帶微笑衣著華麗的千金小姐。林濤一
見那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疑為是仙女下凡,頓時為之著迷,起身向她道謝,盛贊其美貌,以言語調情。小姐見林濤如癡似醉的樣子,于是說:“我乃上月
才搬來隔鄰的李家。明天我家父家兄進城,須后天才回家。你明天黃昏可以從我家后門進來,當不鎖門等候你。”林濤欣喜若狂,第二天黃昏如期赴約,見昨天的丫
環(huán)已在后門等候,開門引林濤到小姐閨房。林濤見繡房清雅,芳香撲鼻,二人見面猶如久別的情侶,兩相慕悅,春情悖發(fā),欲火熾熱,正當解衣欲越禮之際,林濤突
然想起家中的妻子,暗中自語:“我已有妻子,雖然是兩情相悅,但是也屬淫亂,有損陰德,枉費我讀了這么多圣賢書。”適時念頭急轉,如夢中醒來,冰雪泡身,
欲火全消退,于是以身體突然不適為由,婉轉辭別小姐。自此以后,便不再會李家小姐。李小姐久不見林濤,相思得病,林濤聞知,堅志不再前往。 不是林濤薄情絕義,林濤此舉,不僅不損自己德行,而且保住李小姐之貞操,免致陷于“少女與有婦之夫通奸”的罪名,實是利己利人的高尚情操。自古說:“情逢多處必生淫。”多情往往容易犯淫過,林濤于欲火熾熱的關頭,竟能及時意念端正,克制自己,堪稱是奇男子,世間罕見。 第二年,林濤考中舉人,后來更步步高升,官至翰林(注:考中進士,入翰林院。)子孫代代賢達顯貴。后人有詩贊林濤:士君子能脫愛情生死路,大英雄不迷色欲美人關。 犯邪淫改過獲善報
賈仁,山東人,五十多歲,尚無兒女,夫妻倆常常虔誠地到寺廟求神明賜他子嗣,但是一直失望。有一天夜里,睡夢中見神明監(jiān)察司,拿著一本功過簿,讀給賈仁
聽:“你昔年曾經奸淫一位良家婦女,上天罰你絕嗣,所以求子不應。”賈仁聽后,哀傷地懇求神明:“弟子當時年輕愚昧無知,而鑄下大錯,乞求神明慈悲,賜于
贖罪的機會。”神明見賈仁真誠懺悔,于是說:“你若肯將功贖罪,必須勸化十個人不犯邪淫,才能夠贖以前的罪過;如果能夠刊印戒淫,養(yǎng)生保命的善書,勸化更
多的人,便可以得子。” 賈仁夢醒之后既驚又喜,立志痛下決心,悔悟前非,從此力行勸告世人,切莫犯邪淫。而且捐錢印贈戒淫、養(yǎng)生保命的善書,到各處派送,即使邊遠的鄉(xiāng)村,也親自派送善書。
上天見到賈仁出錢出力,勤勤懇懇度人無數,甚為感動,于五年之中,賜他三個兒子,均天資穎異,學問過人,都是年輕中舉人,中進士,入翰林,功名顯達。而賈
仁夫妻也因行善而獲增壽三十六年,活至九十多歲,親眼見到兒孫滿堂,富貴榮華。這些都是賈仁真誠改過,認真行善所獲得的福報。 悔改前非未為遲
清朝周伯順,山東人,同治甲子年赴省城考試中舉人。發(fā)榜后得意忘形,召妓姿意淫樂狂歡。當夜周伯順的父親在家鄉(xiāng)夢見神明告訴說:“你兒今年中舉人,四年后
可以中進士??上Ы裉熘信e后,即夜召妓犯淫,陰德虧損,所以文昌帝君已將他中進士的功名削除。然而你祖上世代積善,陰德浩大,尚可庇蔭子孫,如果你兒能夠
醒悟悔改從善,將功贖罪,則四年后的功名尚可以挽回。”
周伯順返回家中,父親責問他:“你在省城為何召妓淫樂?”周伯順心中暗驚,但因相隔兩地以為可以欺瞞,于是強辯說:“那有此事!您怎可冤枉我。”老父更氣
憤地說:“若欲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若清白,我怎可將此羞恥之事強加于你。”接著把中舉那夜所夢經過詳細告訴兒子。周伯順聽后,驚惶失色,毛骨悚然,意
想不到在外胡作非為,竟被神明監(jiān)察得一清二楚,正如俗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且連年老的父親也知道。至此周伯順方才醒悟到犯淫乃天地不容的滔天大罪,
當即焚香禱告天地諸位神明,懺悔改過,誓不再犯淫。 自此周伯順一面力行善事,一面勤于攻讀,四年后會考,果然中進士。后人有詩贊周伯順:貪淫好色太猖狂,悔改前非未為遲。速作善功彌補過,重修祖德子孫昌。 痛除淫念重獲功名
明朝正德年,書生趙永貞,相命先生曾對他說:你前世積德,今年廿三歲,可以考中解元(注解元:鄉(xiāng)試第一名),如果今世再勤于修善積德,后福將不可限量。但
是,考試之后,竟然榜上無名,悶悶不樂。于是到文昌帝君廟中祈夢,當晚夢中見文昌帝君嚴詞責備他:“你原本應該中解元,但是你曾偷窺女婢更衣,以淫語調戲
鄰家少女,所以功名被除去。” 趙永貞爭辯說:“雖然如此,但是并無奸淫。”帝君說:“凡是心有淫念,目邪視,口邪言,均屬淫行,幸得尚未淫交,倘若能夠真心悔改,修善積德,廣勸世人戒淫,將功贖罪,功名可以恢復,后福無窮。”
趙永貞聽后,大悔大悟,伏首痛哭,立誓說:“從今日起,絕不動淫念,不視淫色,若再犯,愿受懲罰身首異處。”帝君見趙永貞真誠悔改,用筆指點趙永貞的心
口,永貞驚醒。從此謹言慎行,處處警惕自己,惡念俱斷,眾善奉行,三年后考中解元,于是更加感激帝君恩德,力行善事,刊印戒淫養(yǎng)生保命書流傳勸世。四年
后,官至侍郎、“藩牧伯”(古時州長)。 結語: 古人詩曰:粉貌花容過眼空,笑他狂蝶逐西東;貞心貯在冰壺里,透出祥光日映紅。 面對如花之貌,當存若姐若妹之心;未防者宜防失足,曾行者及早回頭。福善、禍淫,報應之果,宛若影隨。一切惡事,都從邪念起,正心養(yǎng)德斷邪念,做人行事自端嚴。 來源 新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