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針足三針療之機理
手三針足三針的針刺手法為本人所創(chuàng),在多次的國內外針灸學術大會上作過當場演示,它的立竿見影之效無不博得與會者的熱烈鼓掌.它不僅給我?guī)砹寺曌u,也給我?guī)砹艘欢ǖ慕洕б?今將其機理簡述如下,借以求教于有智之同仁!
手三針,足三針也可稱為手三穴,足三穴.上世紀五十年代,本人就開始鉆研針灸,自己是第一個實驗體.凡是能夠自己摸得到并且可以用針的穴位都不止一次的進行針刺;特別是四肢及手足上的穴位,因為自己容易找到而扎的更多.在自己有了很深的感受和體驗后就開始施用于他人而治病了.經過無數次的治療實踐,在針刺止痛方面,特別是頭。面。胸、肋、脅、頸、肩、整個脊柱等等多方部位疼痛或腫脹,也可以這么說,這種針法治療范圍是很廣的,何止上述諸癥!用四肢的穴位進行治療,不僅取穴方便而且效果也好。中醫(y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腫毒原是火毒生,經絡阻滯氣血凝”等等病理病機,時時閉目深思,漸覺漸悟,漸深漸淵,漸明漸了。遂漸體驗到,針刺止痛針,后讓患者帶針活動的效果遠比針后讓患者坐著或躺或俯著不動好得多。前者筆者稱為“動針”,后者稱之為“靜針”。針后讓患者運動,只有手、足部位或頭靣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逐漸的形成了用手三針、足三針來去治療上述諸癥的針刺手法.手三針是:后溪、中渚、間谷(筆者發(fā)現的一個新穴位于合谷與三間兩穴連線之中點);足三針是:太沖、內庭、足臨泣。同時也體驗到:取穴多、畄針時間長,與治療效果並不成正比,療效的關鍵是針刺的‘質量’。質量的獲得,靠的是所取的穴位和醫(yī)生的手法,手法包進針的角度、力度、速度、深度;同時患者的姿勢、醫(yī)生的姿勢和手式對質量都會有影響。手足三針最大特點是:一、取穴少,多數是一至二穴;二、進針快,快如飛箭;三、手法快,三至五秒手法用了;四、得氣快,針到氣到;五、氣到即效!而且進針得氣后一定要讓患者帶針活動(即筆者所說的動針),這一動就促進了氣血的流動之力度;整個治療過程,快者幾十秒,慢者1至2分鐘。
筆者的體驗是,針刺止痛,是針刺經絡上的某個穴位,能在瞬間的單位時間(以秒計)內激發(fā)起經絡所釋放岀來的能量達到了一定高度的質量,即達到了一定量的‘氣態(tài)’就會收到滿意的效果。反之,如果選針四五個或更多的穴位,畄針30分鐘或更長一些時間,但激發(fā)不岀經絡在相應的單位時間內釋放岀一定高度的 質量,達不到一定量的‘氣態(tài)’,療效是比較差的,甚致沒一點效果。
因此本人推想,針刺止痛,就是激發(fā)經絡之經氣在瞬間達到一定高度的氣態(tài),使經氣如閃電一樣傳入大惱,大腦立即進行人體的自我調節(jié),自我整合,這一過程是大腦的興奮過程,興奮屬陽、屬動,動則通,通則不痛;興奮的質量越高,通的力度就越快、越大,其帶來的沖擊力也就越大,借著這一瞬間沖刷之力,使淤消結散,疼痛腫脹立即緩解、減輕,或者頓然消失而痊愈。以上論述全是概念,請深深思考,慢慢體悟.我想智慧之士自會悟岀其中之理的.有位'騎著蝸牛兜兜轉"的同仁,對手三針足三針有所采摘,或輸入"手三針、足三針”就可找到此君了,更可以找到不少的使用者之網絡!有竟者可查之.
這種針法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寧波等地舉辦的全國骨質增生學習班上已經進行了詳細講解和當場演示,會后有許多西醫(yī)的專家向我發(fā)岀邀請.在廣州海軍醫(yī)院的廖瑞清主任力請之下我就去了該院.
有些同仁對此針法之效甚為惑疑不解,認為是根本不可能在幾十秒之內就能收到效果,認為是說大話,吹牛皮,甚至說是欺世盜名.這些認識可以理解,俗話說"傳說為虛,眼見為實",凡來參加學習的同仁,也多有或多或少疑慮.但聽過靣授之后,疑慮無不頓消.
“手三針、足三針”一文,已被不少人或利用網絡,或用傳單寄往國內很多醫(yī)疔單位進行兜售,我也買了幾份。他們只是改一下大標題,其內容一點也沒變,已知者已有很多家。我也不楒在此提他們的大名了,不過也說明了一點,“眾盜者必貴”之理吧!的新篇文章寫1989年載入1994年的<雜病辨治>>,實話告知那些剽竅者,一個學術的創(chuàng)始人,只要他仍在這種學術的道途奔走不息,他的這種學都會發(fā)展,都會精而精,20年來這種針法之“精”,是原文中所沒有的!<未完待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