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三調

 無非三二一而已 2010-03-14
一呼一吸之間,也是別有乾坤呀,長到這么大,至今都不確定這氣兒是不是喘對了,好郁悶!
華僑老師說:用意/力呼、不用吸(空氣會自動進肺)。  (這里我沒有斷章取義吧)就是盡力吧氣全部呼出,吸氣就會自然完成,對嗎??之前看到很多說法是不可以用力呼氣,否則會造成呼吸不暢云云。所以對于容易混淆視聽的說法需要老師及時撥亂反正的。
其實不是很用力,只像平時呼吸那種力道罷了,不過有意輕慢的呼盡肺中氣,然后放松胸肺讓空氣進肺,連做幾十次就會做到自動自發(fā)的慢呼吸,一如睡覺時哪有人去控制/人為呼吸?放慢呼吸是有原因/目的的,大家花點時間去理解一下:
健身氣功“三調”的中醫(yī)原理 http://bbs./viewthread.php?tid=33223
 
標題: [分享] 談三調
--------------------------------------------------------------------------------
最近有幾個功友問什么是三調、怎樣練? 也有功友以為是真學以外的功法,當然也有人掌握好三調法后練起來就得心應手、突破困境。
雖然先掌握好三調是別派功法的主張(另有調膳合稱"四調"就略去不提),卻也不是真學以外的方法!其實,真學也講究三調 -- 調身、調心和調息,只是一般上不特別強調其重要性。不信者盡可去翻書查一查。
萬丈高樓從地起,地基或基礎是十分重要不可馬虎的功夫,基礎不好就難練出穩(wěn)定的功夫。綜合不少功友和本身的經歷,特別把五步功對身心息的三大要求提出讓功友當基本功練,先掌握好三調者通常能更快練上手,也能較快入靜(達第五步)、少走彎路。
一些一開始就練第一步功的往往因掌握不好三調而產生不適,比如胸、腰、背、頸麻痛、雜念多、呼吸不暢、上火 ... 等等!如先從三調練起就將減少不適。
--------------------------------------------------------------------------------
真學的三調
調身法
一、姿勢
   (1)盤腿坐式:分雙盤、單盤、自由盤。雙盤為左腳放在右大腿上,右腳放在左大腿上,雙手相合置于小腹前。這個坐法只是為了穩(wěn)固不搖動,沒有相當功夫不易做到。單盤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勢如前。自由盤如圖,是一般人習慣坐法。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適宜的椅子上,以坐下來大腿保持水平為度。小腿垂直,兩腳平行著地,兩膝間可放下兩拳(拳眼相對)。

調心法
二、對五官的要求
    (1)口腔:自然閉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輕抵上顎。唾液分泌得多了,將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謂“吞津”。
    (2)眼睛:閉目內視,練到那一步就內視那一部位。若練功時心猿意馬,思如潮涌,就睜開眼睛,注視虛空或鼻尖少時,打斷思路,閉目再坐。此謂“慧劍斬亂絲”。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從容自然,沒有粗糙的聲音。

調息法
    (4)呼吸:呼吸是真氣運行法的關鍵問題,在后面的練功過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在貫通任脈的一、二、三步過程中,一直注意呼氣,吸氣時任其自然,自無流弊。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千言萬語都是為了做到松(身)、靜(心)自然(呼吸)
--------------------------------------------------------------------------------
真法五步功輔導的資料:

調心法
4、練氣功、練真法開始時往往雜念都較多,未能靜下來,因此呼氣時也就不那么容易守得住心窩部,不容易次次呼氣都有注意及到心窩部.可以采用數息法來幫助,即每呼氣一次,數一個數,從一數到十,回頭再從一開始數.這樣比較容易到心窩部去,這也是誘導入靜的一個辦法.

調息法
3、呼氣:真法用鼻呼鼻吸的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也就是不人為地控制呼吸節(jié)律,順其自然......
5、強調注意呼氣,有的人反而感到呼吸不自然了,甚至感到憋氣.這是因為他不僅是注意呼氣,而且是有意識地延長呼氣,不是該吸氣就順其自然地吸氣.有意識
地延長呼氣或延長吸氣,都可以造成憋氣的感覺,這也是應該提醒注意避免的.真正理解做到順其自然呼吸了,就絕不會有憋氣的現象.
--------------------------------------------------------------------------------
實踐出真知,事實勝於雄辯
早年上普及班白白浪費了2天,聽友人(推薦人)轉述老師評言是 --- 不懂放松、沒這樣快。哈!他可沒教怎樣放松,對修練一竅不通者如我當然不懂放松。由於不服輸和心疼學費(交費學不上手的話)就去網絡搜索資料,無意中進了《氣功人》網站,看了站長映雪長弓的文章,口氣雖狂卻十分有理 --- 只要掌握好三調,練功是十分簡易的事。果如斯言,隔天就練出很強的丹田氣,10天內練至第五步 -- 通周天、入靜。
過后遇上練不成的功友就讓他們從基本的三調入手,沒有練不成的,而且入靜極快。從此就讓功友從三調入手、掌握好三調后才守丹田.....。才敢在《有為化無為》一文中說有人單練三調就能入靜(靜中通周天、先性后命)。
--------------------------------------------------------------------------------
掌握三調 = 掌握先機
三調並不難練(掌握),做得好五分鐘內就能達到"松"、"無雜念"和"順暢自然的呼吸"。
松身的目的就是要忘身(大部份人是四步功后自然發(fā)生),沒感覺到身體存在時,真氣運行特別活躍順暢。
靜心的目的就是要無雜念,更深入的是無意識的靜定。
自然是指沒有人為意識控制的呼吸,更準確的是指沒有人為意識控制的肺呼吸。
調身:松身法一般上並不難做到,只是通常會有人在練功中不由自主地緊張驚慌而松不了。
調心:靜心的數息/聽息法的目的是為了除雜念(一念代萬念),不管如何操作,只要能以此法達到心無雜念就行,一旦能做到心無雜念后就可棄用,就不必再費心思去數息/聽息。個人特別推薦聽息法,因為它相對比數息法少用心思,也沒有忘記數哪兒了的情形。另個好處是對周圍的吵雜聲可充耳不聞,十分適合沒有靜室練功者的方法。
調息:人一出世就采用先呼后吸的肺呼吸法,本就人人可以做到;可是偏偏有人練一會就呼吸不自然,那是需要妥當地解決,因為練功就是練呼吸。解決不了就很難練上手,也會影響的松身和靜心的程度。
另有一些是因病或他故而呼吸不自然的,比如:
1) 鼻塞
2) 哮喘
3) 鼻炎
4) 習過別種功法、慣於另類呼吸
5) 慣用腹呼吸法的運動員/歌手
這類人就必需先按真學第四章 -- 呼吸運動中第四項 - 調整呼吸鍛煉,做到呼氣不用力、吸氣不用意,全程自動自發(fā)就是己調息成功。
--------------------------------------------------------------------------------
證據
《真氣運行學》上篇  第四章  呼吸運動
一、呼吸的生理 (略去不提,有書者欲明理請仔細閱讀)
二、呼吸運動天人相應(略去不提,有書者欲明理請仔細閱讀)
三、呼吸運動對真氣的影響(略去不提,有書者欲明理請仔細閱讀)
四、調整呼吸 (也是本主題提及的簡稱 -- 調息)
    " 呼吸是真氣運行的動力。練習真氣運行法,必須從調整呼吸入手....。"接著有幾百個字,其操作法略如下:
   呼盡肺中濁氣、放松肺部讓空氣自動入肺(全用鼻肺呼吸,只管呼、不管吸)。
呼吸的力度要輕,以聽不到聲音為淮(這是個調息指標,不同於除雜念的聽息法)
可見"調息"絕對是真學的內容!
--------------------------------------------------------------------------------
http://www./zfbbs/dispb ... p;skin=0&Star=1
以下是引用hfb 在009-04-08 08:54 的發(fā)言:
.... 這幾天呼氣注意心窩,老是吸氣時也注意。如果吸氣不注意很容易走神??磥磉€是要多練習呼氣時意守心窩的技巧...
上述是個典型的"吸氣時容易走神"例子。
這類功友如先掌握好三調就能解決問題。

以下是引用zw3732565在2009-03-30 17:44 的發(fā)言:
今天按華僑老師說的注意三調練了下,發(fā)現還是有點難度,呼吸很難做到真正的放松,還有就是感覺坐久了腰就沒那么直了,要重新調整一下,我有點駝背,還有我是閉著眼睛練的。華僑老師您有沒有有關三調的資料?
等我練好三調后也盡量寫練功日記,到時候還望老師多多指教
答:
強求駝背者坐直不是調身法,坐直就『松』不了,身體松不了就很難自然呼吸,接著就不能安心。
如果您按功法要求坐直、不懂變通,是松不了身的。
駝背者不必強行坐直,按平時習慣(微駝)坐就行,只要身體沒有硬撐的感覺,呼吸能順暢就好。能忘身、沒感覺到身體的存在為佳。
三調並不難練(掌握),做得好五分鐘內就能達到"松"、"無雜念"和"順暢自然的呼吸"。
松身的目的就是要忘身(大部份人是四步功后自然發(fā)生),沒感覺到身體存在時,真氣運行特別活躍順暢。
靜心的目的就是要無雜念,更深入的是無意識的靜定。
自然是指沒有人為意識控制的呼吸,更準確的是指沒有人為意識控制的肺呼吸。
調身:松身法一般上並不難做到,只是通常會有人在練功中不由自主地緊張驚慌而松不了。
調心:靜心的數息/聽息法的目的是為了除雜念(一念代萬念),不管如何操作,只要能以此法達到心無雜念就行,一旦能做到心無雜念后就可棄用,就不必再費心思去數息/聽息。個人特別推薦聽息法,因為它相對比數息法少用心思,也沒有忘記數哪兒了的情形。另個好處是對周圍的吵雜聲可充耳不聞,十分適合沒有靜室練功者的方法。
調息:人一出世就采用先呼后吸的肺呼吸法,本就人人可以做到;可是偏偏有人練一會就呼吸不自然,那是需要妥當地解決,因為練功就是練呼吸。解決不了就很難練上手,也會影響的松身和靜心的程度。
另有一些是因病或他故而呼吸不自然的,比如:
1) 鼻塞
2) 哮喘
3) 鼻炎
4) 習過別種功法、慣於另類呼吸
5) 慣用腹呼吸法的運動員/歌手
這類人就必需先按真學第四章 -- 呼吸運動中第四項 - 調整呼吸鍛煉,做到呼氣不用力、吸氣不用意,全程自動自發(fā)就是己調息成功。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9-8-23 11:43

以下是引用zw3732565在2009-03-29 08:55 的發(fā)言:
請教華僑前輩,初學者練第一步功完后睜開眼后會感覺頭昏腦沉,又困又累是不是沒有入靜的緣故?其他人都說他們練完功會更精神,我怎么越練越累?。?br>不關"沒有入靜"的事,沒幾個人能一練就入靜。估計是呼吸不自然而腦缺氧引起"頭昏腦沉"/越練越累。
您先按法調息 -- 自然肺呼吸(鼻呼吸),先呼盡肺中濁氣(盡量輕細均長,卻不可勉強而引起缺氧),后讓空氣自動由鼻入肺(能不人為的吸氣就成功)。如還會引起"頭昏腦沉"/越練越累就調節(jié)"輕細均長"的要求,以不引起缺氧為度。
做好調息(和調身、心)后才開練第一步功。試試看,再把體會發(fā)上來。這是另個功友的體會:
http://www./zfbbs/dispb ... ID=10583&page=4
....三調之后確定呼吸順暢后才開始練一步功。今天出現了你說的那個情形,呼吸變微弱,很緩慢,根本沒有一點點聲音,過一會兒就停了,真的以為是窒息了,有些驚嚇(畢竟第一次經歷),一下子用力呼吸清醒過來了。可惜我沒有放任它繼續(xù)。下一次就有經驗了,呵呵。
這就是您所說的胎息吧?...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9-8-23 11:44
一些初學者以為基本功是沒效果的、不必要的,事實上巳有證據證明三調有此效:
1) 讓10多年練不成佛家靜坐的在一兩天內做到了
原帖由 jhhoe 于 3-8-2008 11:25 PM 發(fā)表
今天上了第一課。效果真是不可思議。
只練呼吸,那個氣就漲在體內。好象武俠小說這樣。
2) 治含背
原帖由 童話世界 于 9-1-2009 12:32 AM 發(fā)表
我兒子也是含背,我也是一直罵他,
那天,華僑老師教他呼吸,不到5分鐘就直料 他說有一股氣讓他不能彎。好神奇哦,真是不敢相信:shakehead3:
開學那天同學都說他長高了;P 你和樓上的不妨一試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9-9-14 10:43

以下是引用求索在2009-3-29 11:40:41的發(fā)言:
      我的練功資質好像特別駑鈍不敏感。記得去年到蘭州參加培訓班,一步功練了兩天,心窩一點感覺沒有(有的同修之時都感覺到會陰有感覺了),老師說心窩沒感覺不要緊,任脈都是通的,叫我們開始練二部功,意識隨呼氣從心窩到丹田。我練心窩都沒感覺,別說能感覺到從心窩到丹田能有什么東西下去,更別說丹田能有什么感覺了。又練了兩三天,老師說可以直接呼氣注意丹田。就這樣練著,有許多同修丹田發(fā)熱了,真氣到命門了。。。。。。,我卻丹田空空,什么也找不到,練得好累,我去問題老師,老師講到這時候了,你別管什么呼吸了,只守丹田吧,我說我的丹田根本沒東西,是無火也無氣呀,他說“哦,那你還是呼氣注意丹田吧”。我們那一班,最終真實的通督的大概有一半多,但還有很多象我這樣丹田甚至心窩都沒練出感覺地,就這樣匆匆離開了,帶著滿腔遺憾和困惑。
      我記得看到過海外華僑版主寫過“別急著從心窩往丹田呼,別心窩一有感覺就急著練二部功,要在一步功練扎實,心窩真氣足了,自然會下行丹田”。我覺得這種說法契合我這種資質的人,我想是有很多人和我的經歷一樣的,練了許久,心窩沒什么感覺就開始練“從心窩呼向丹田”,結果搞的身心俱疲,丹田也沒練出來。我看到許多網友寫練功幾年十幾年都沒通督,可能就是因為這種追求吧。我是決心在一步功好好練,不急著勉強去練那讓我身心崩潰的二步功,我想等我心窩真氣聚足了,他會自動沿任脈下行的,我記得李老也寫過這樣的文字。
       練功各個人差異天差地別,不可強求一致,我著駑鈍不敏感的人只好踏踏實實,老老實實走好每一步了。
       一點感想,請大家給意見,特別想請華僑老師指點。
以下是引用海外華僑在2009-3-29 12:30:49的發(fā)言:
您好!
剛去翻看您的舊帖,也翻出先前的三調法;不知您練得如何?
曾遇過幾個不能練意守的功友,有的一連上了兩次培訓都練不出,有的一守丹田就不適,有的坐一會就煩躁了 .... 。
還有一個是與您同病相憐的,心理醫(yī)生讓他發(fā)病時就作深呼吸 ... 。
遇上這類功友都是讓他們專練三調法,大都從此而練上手,也因此成為教學方式。
以下是引用海外華僑在2009-3-31 7:15:42的發(fā)言:
“別急著從心窩往丹田呼,別心窩一有感覺就急著練二部功,要在一步功練扎實,心窩真氣足了,自然會下行丹田”
是曾說過,除了第一句。這個說法是從眾多功友實踐中得來,之前本不想說出來(以免被指為擅改功法/非真學),甚至有陳摶老祖一派的功友曾提議過,卻以"不宜修改以示尊敬李老的學術" ....。后見風平水靜發(fā)帖評真法是『半自動』,天然老師回帖說第二步功也可不用"意息相隨"才把這句話寫出來。
第一步功、中丹田(心窩部/胃區(qū))聚足真氣后就有充足力量下行入腸道(自動完成第二步功),這並非什么原創(chuàng),而是從功友們的實踐中得來(自然發(fā)生)。在國外第1-3天是練一步功的,卻有不少體質好的學員只練一天就有中丹田飽脹、腸嗚矢氣的現象,有些第二天就守中丹田真氣卻聚在下丹田,更厲害的是一守中丹田真氣卻跑到玉枕關去了。從這種種自然現象看出:只需在中丹田培養(yǎng)真氣是可以自動進入第二步功的。這種練法十分適合自練者和難以確定功境者(那些無師自練,造成通督不通任、氣滯於頭大都是這類人)。
以下是引用求索在2009-3-31 9:44:39的發(fā)言:
練功最難是“火候”呀,輕了,“無火也無氣”,重了,“壯火食氣,頭暈腦脹”。我的問題主要是“無火也無氣”,心窩、丹田什么感覺也沒有,要去努力找也很難找到,這種狀態(tài)下練久了,也是耗神費力,身心俱疲。唉,我的體質咋就這么不濟呢,神經咋就這么不敏感呢,真氣咋就這么弱呢?÷
記得華僑老師說過“如無肺氣入心窩,可以加半分力,再無再加半分,直到找到為止,然后可以減輕,以最輕的力量聚氣”。我是以此為法。但我有個問題,你叫我入座后一閉眼就找“呼氣注意心窩”,我是很難找到的,在蘭州,老師沒跟我們講過三調,坐好后就是直接閉眼意守的,所以我練了多天無所收獲。
回來后,我自己實踐體會,我必須在正式“呼氣注意心窩”前,先體會身體肌肉的放松,松到一定程度時間然后在睜眼的狀態(tài)下體會“肺氣入心窩”,找到之后體會一下,再閉目體會“呼氣注意心窩部”,這一功才能有所收獲,才能感到身心輕松,心窩充實。唉,我和別人咋就不一樣呢,我是個特別容易緊張的人,特別是閉眼后去意守更容易緊張。記得在蘭州我練不好二步功老師就說過“你好像特別容易緊張”。我別無退路,只有堅持走下去。
以下是引用海外華僑在2009-3-31 13:05:12的發(fā)言:
是的!
意守的力度應由輕漸重(以30%的意念為限度),而不是一入手就用意極重(武火)。不做好三調就直練一步功者通常要用較重的意念才能聚氣,否則難有感覺(不應追求)。用意過重也會引起身體緊硬和呼吸不暢,甚至上火。
先把真學對坐姿、呼吸、除雜念的方法/要求掌握好,心無雜念、全身松弛和呼吸順暢自然后就能很輕易的在呼氣時輕輕想一下中丹田。練功方法和火候本就需要練者靈活使用和調度掌握,旁人只能教方法,不能幫助控制火候(傳法不傳火)。
一些做好三調的甚至可以直接入靜,鼻呼吸自動自發(fā)、若有似無,不感覺到身體的存在 ... 。這可是五步功的妙境,也是《真學》一書有提及的頓法和"入靜好、長功快"??梢娎罾显缒暌苍鲆娺@種資質的學員。
以下是引用求索在2009-4-1 9:57:50的發(fā)言:
今天早上練的不錯,體驗就是“一定要用至輕的力量聚氣,別求,別用蠻力、拙力,用力去守”。我這么多年練功最大的毛病恐怕就是意守用力去守,練得緊張僵硬,口干舌燥,頭痛頭脹、身心俱疲。意守一定不可用力,用至輕的力量,仔細體會,不管是守丹田還是守心窩。要有耐心,這樣練久了,身心才舒暢,身心得養(yǎng)。而用蠻力意守,身心受損,毫無益處。
要千萬遍提醒自己“用至輕的力量意守”,哈哈。
http://www./zfbbs/dispbbs.asp?boardid=112&replyid=13441&id=13441&page=2&skin=0&Star=1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9-9-19 14:26     標題: 調息與自然呼吸
======在 2009-8-31 15:48:34 您來信中寫道:======
老師好!看了您的“談三調”,也多了很多嘗試,但是仍然做不到自然呼吸,忘不掉呼吸。一舌頂上顎就感覺呼吸不自然了,有些困惑。如收到短信,煩請老師指點一二。謝謝!
======================================
先單練呼吸法50-100次,只管用意呼、不管吸。不成再試、至到能不呼也不吸/自動自發(fā)地呼吸。也可配合聽息除雜念,心靜氣自順,再配合松身法就能達內呼吸帶動外呼吸。
======================================
昨天一直采用您說的方法進行練習,有所改進,可能是身體不夠放松的原因,效果還不是很理想。您說的松身法具體怎么操作呢?能否告知?謝謝!
======================================
忘身、面帶微笑
======================================
謝謝老師,今天感覺又有所改善。
======================================
--------------------------------------------------------------------------------
 作者: 大漠孤煙直    時間: 2009-9-21 09:56
重新學習三調。真法重新修行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9-9-21 14:22
在2009-9-17 14:11:35,longle02 給您發(fā)送的消息!
消息標題:RW: 吸氣任其自然還是不到位
華僑老師,按照您的指導,練習了幾天,沒有再次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但多少還是有些不太適應,偶爾還會注意吸氣(越是克制不去想,反而會想)。做法:深呼氣,然后盡量不去處理吸氣,呼氣和吸氣時想著聽息。
從這幾天的效果上看,一般如此呼吸40-50分鐘后,慢慢感覺從心窩到丹田聯(lián)通,有微弱的氣流,但雜念仍然無法消除。喉嚨比較干癢,有時會咳嗽,耳朵有氣感,疼了一天(好像有炎癥),只能手指按著耳根處才有些緩解,一天后慢慢好轉。雜念的問題我想了一下,會不會跟我身體狀況有關系:自10年前上大學那會,愛頭疼,上課注意力非常不集中,能注意聽講的時候不會超過5分鐘,一般上課后半分中內,心猿意馬開始,中途會收回幾次,但會再次走神,一節(jié)課下來,聽不了幾點內容,然后腦袋脹痛,感覺很疲憊,真是太痛苦了。到后來發(fā)展到記憶力明顯減退,什么也記不起來,干什么都沒多少興趣,生活沒有任何激情,嘿嘿?,F在比較之前好些,我認為我練功不能凝神跟身體狀態(tài)有關,您是怎么看的?請給出您的建議吧。
在2009-9-21 14:05:14,longle02 給您發(fā)送的消息!
消息標題:感謝華僑老師
21日中午1小時的練功過程中非常舒服!好像呼吸就沒有管它,完全是自動,有時吸氣幅度也很大,但沒有胸悶的感覺,感覺身體略微漲了一圈,很放松,好似脫下沉重的衣服一樣輕松 。呼吸聲音很微弱,后背的整條脊柱有蟻動的感覺,一直到脖頸附近。思維80%多在注意丹田 ,其他的時候好像輕輕地想一些事情。我感覺很好,得益于您所教的“三調”。再次感謝!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