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高考語文基礎知識鞏固天天練 二十九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 A.血漬(zì) 訛(é)傳 穿鑿(zuó) 忖度(cǔn duó) B.封誥(gào) 內?。╳ěi) 自恃(shì) 惶悚(huáng sǒng) C.模(mú)樣 輕薄(bó) 戕(qiāng)害 盥漱(guàn shù) D.孽(niè)障 勒(lēi)死 諢(hùn)名 紈绔(wán kuà)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和藹 風華正茂 聳峙 民怨沸騰 B.連綿 言簡意賅 描摹 焦燥不安 C.伎倆 禮尚往來 耽誤 摧山坼地 D.夢魘 毛骨悚然 黯然 積毀銷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 ①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 ,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 ②我當時初學寫作,也在這個副刊上投稿, 寫些同類性質的文章。 ③而且又證明著這不但是殺害, 是虐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 ④一部《水滸傳》,洋洋灑灑近百萬言,作者卻并不因為是寫長篇就 筆墨。 A.空白 偶爾 幾乎 亂用 B.空缺 偶然 幾乎 濫用 C.空白 偶爾 簡直 濫用 D.空缺 偶然 簡直 亂用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 A.因為缺乏位置感,他們根本就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們看來,平民意識猶如一 塊一文不名的破布。 B.不管是白發(fā)蒼蒼的老者,還是黃發(fā)垂髫的孩童,都被這盛大的場面深深的吸引住了。 C.老師,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謝不敏,因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學生尚可, 班長一職實難勝任。 D.老校長拍著我們的肩頭,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是明日黃花,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一定要努力學習啊。” 5.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人們都說老鼠是貓的天敵,但有些養(yǎng)尊處優(yōu)的貓,早已把抓老鼠的本領忘得一干二 凈了。 B.對于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們發(fā)表了不少意見 C.這個煉鋼車間,由十天開一爐,變成五天開一爐,時間縮短了一倍。 D.我國約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認為“誠實可信”、“助人為樂”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 是做人的基本準繩。 6.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 A.中國每人平均每年總要吃四、五百斤糧食,還要有種子、飼料和工業(yè)用糧。 B.我們必須了解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不這樣做有什么壞處? C.說著便把陶淵明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翻了出來,遞與香菱。 D.大兒子賈赦襲了賈代善的爵位(按封爵逐代降級的規(guī)定,襲一等將寫之職),分出去另過。 答案: 1.C(A項“鑿”應為záo;B項“帷”應為wéi;D項“绔”應為kù。) 2.B(“焦燥不安”中“燥”應為“躁”。) 3.C(①“空白”;泛指尚未開發(fā)的領域或項目。“空缺”;a.空著的職位,缺額。b.事物中空著的或缺少的部分。②“偶然”;著眼于意外,從一般事例上或一般規(guī)律上看,事情的發(fā)生是意外的,是在規(guī)律之外的,跟“必然”相對;“偶爾”;著眼于數(shù)量、次數(shù)少,有時跟“經常”相對。③“簡直”;表示“接近完全”,“近乎等于”。“幾乎”;只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簡直”輕。④“亂用”;無條理無秩序地用,該用這卻用那。“濫用”;指胡亂或過度使用,如:濫用職權,行文濫用方言。) 4.C(A項“一文不名”:一個錢也沒有。名,占有。B項“黃發(fā)垂髫”:黃發(fā),指老年人;垂髫,指兒童。C項“敬謝不敏”:表示推辭做某件事。自謙之詞,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夠,不能夠接手。D項“明日黃花”: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jié)過后逐漸萎謝的菊花。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5.B(A項“老鼠是貓的天敵”改為“貓是老鼠的天敵”。C項“縮短一倍”不對,表降低、減少不能用倍數(shù)。D項成分贅余,刪去“約近”或“左右”。) 6.D(A項表示大概的數(shù)連用不用加頓號。B項是陳述句,不必用問號。C項所引的內容作“把”的賓語,引號內的句號應去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