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漢語中,與“酒”有關的詞、成語極多,“酒”字是與其他字“沾親帶故”最多者之一。假如沒有酒,中國的語言庫中就少了許多字句。非但如此,酒與政治、酒與歷史、酒與生活、酒與詩歌、酒與書法、酒與戲曲、酒與美術……酒作為一種文化,博大精深。 單就酒政來說,中國歷史上的酒政不外在禁酒、榷酒、稅酒三者之間來回擺動。在中國歷史上,或為了國治民安,或旨在撙節(jié)糧食,抑或出于增加財政收入的考量,政府推行不同程度的禁酒令。然而如同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反禁酒運動一樣,中國古代的禁酒令在頒布之后并不能做到令行禁止,反禁酒的呼聲此伏彼起,在承有魏晉豪飲余風的三國時代,曹魏禁酒令甫一出臺,孔融即作《難曹公表制酒禁書》,大唱反戲,其以蕩氣回腸的筆調盛贊“酒德”,列數(shù)圣哲先賢因酒而建功立業(yè)的史事和傳說,其曰:“酒之為德久矣!古先哲王,祭帝禋宗,和神定人,以濟萬國,非酒莫以也。……定國非酣飲一斛,無以決其法。由是觀之,酒何負于治者哉!” 時至今日,從世界范圍來看,稅酒政策已基本取代禁酒和榷酒制度,但局部禁酒的倡議仍時有耳聞,惟實力推行或順利推行者往往并不多見。從中國的禁酒史來看,始終存在著國家利益本位與個人性靈抒發(fā)之間的隱隱沖突,如何平衡兩者的關系,一方面在宏觀上控制因飲酒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如飲酒而帶來的交通肇事等問題),另一方面謹慎地保持禁酒的限度而不影響民間杯酒自娛、酬酢唱和之樂,則應引起世人的反思。
酒與古代政治
千奇百怪的禁酒令
華夏酒客眾生相
無酒不歡的酒文化
|
|
|
來自: xiongmao007 >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