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心完全放在評價與批判,或想去改變某些外在的事物時,你就無法觀察心念了。觀察心念的前提是,禪修者必須從心念中抽離,在心念的外面觀察它。
不要執(zhí)著心念的內(nèi)容,它沒有任何新鮮之處。你現(xiàn)在的思想,前人一定都有過;你以后的思想,在他人那里早已產(chǎn)生過。心念這一現(xiàn)象,是身心在世間運行的產(chǎn)物,它從來就不屬于某一個人。 如果能如此認識,禪修者可以輕松隨意地暫時放下心念內(nèi)容,從而集中心力于心念的整體特征上。我們看到,在心念的內(nèi)容上找不到解脫的出路,我們必須要超越心念,從人類的心念之中超越出來,如此才能止息內(nèi)心的痛苦煩惱,這是佛陀的教導,也是至關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觀察心念就是依照心念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它,這即是佛陀教導的如實認知;這種認知的結果是超越心念,超越執(zhí)著。于是修行者就可以體驗到佛陀在《大念住經(jīng)》中所說的:“他觀察心中不斷生起的現(xiàn)象,他觀察心中不斷滅去的現(xiàn)象,他同時觀察心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xiàn)象。于是他清楚覺知「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zhí)著”。 下面是五個簡要的觀察心念的提示練習。 一、留意心念 1、當心念生起,未經(jīng)訓練的人往往會跟隨它行動——心念與行動之間沒有覺照,沒有間隙; 2、有些觀察者懼怕心念,把心念視為妄念,視為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或只喜愛某些心念,排斥另一些; 3、對所有心念只是覺察,只是留意它,即純粹地觀察,并不容易做到。 反醒與檢查:檢查自己屬于哪一種情形,從這種檢查中體會正確的觀照方法。 二、觀察當下的那一個心念 1、只是覺察此一刻生起的心念; 2、如果對前一念有評價或批評,那就視其為另一心念,知道它就可以了; 3、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在覺察過去與未來的心念,那是陷入心念的情形。 提示:觀察當下一刻的心念,你可能很難做到純粹。如果太過困難,多數(shù)原因是練習太少,如果已經(jīng)修習了很長時間,比如說二年以上,依然不得要領或無法觀察到心念,那就是戒與定的功課不足,需要補上。 三、對心念保持敏銳 1、讓心念清晰并對其保持敏銳; 2、整體地覺知心念,則不容易落入心念的內(nèi)容中; 3、覺知而不要思維心念。 要點提示:習慣是很難改變的,一不小心,禪修者可能就會陷入思維當中。陷入思維已經(jīng)不是禪修了。 四、不要讓心念停止 1、心念跑來跑去并不是問題,不要阻止它,它只是看起來是那樣的; 2、不要停止心念,它自會停止的;當你覺察它時,它就停止了; 3、一個心念生起,立刻面對,不要把它推開,也不要與之敵對或在其中掙扎。對心念的正確態(tài)度是:你無須排斥或擁有它。 要點:讓心念自然呈現(xiàn),而你只是觀察。 五、降低對心念的認可度 1、所有心念都有一樣的屬性,認知心念只是心念; 2、修行者落入心念內(nèi)容的程度越少越好; 3、與心念保持距離,就很容易觀照它。 提示:平等認知心念,并不會讓你無法行動,也不會抹殺心念之間的區(qū)別。觀察心念與普通的思維完全不同。 幾點說明 1、觀照內(nèi)心時,一次最好不要超過一分鐘。對于新手而言,長時間的觀照無法避免落入胡思亂想。 2、這個練習屬于一個起步,你可能覺得要放下與念頭形影不離的狀態(tài)非常困難,不要緊,萬事開頭難,禪修是需要時間的。 3、每天要練習,但次數(shù)不要超過10次。 4、沒有經(jīng)過訓煉的心是無法成就任何事情的,提高禪修的能力,自我訓練是關鍵。 5、本文只是提示一些觀察心念的原則,而真正的練習,卻要你自己展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