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足不苦 八苦之中“求不得苦”最苦,嬰兒求哺不得大哭;童年求玩具不得大哭;青年求佳偶不得大苦;中年求升遷不得大苦;老年求健康不得大苦。求于一切不得,就生一切之苦。盡管修學(xué)了佛法,如果沒有正知正見,沒有搞清修學(xué)的目的,妄求神通,妄求保佑,得不到時亦痛苦,人生痛苦的根源,“求不得”占很大比例。 人生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求?只因不知足!俗話說是攀比心在作祟,看問題與自己時,采取橫向就高的眼光,總拿自己的不足比人家的長足:論地位自己是科長,已經(jīng)威望加身了,可心里盤算著處長的位置;論收入自己月入幾千,小康有余了,可心里渴望著比爾.蓋茨;論家庭妻賢子孝,另許多人羨慕,可心里日見老婆人老珠黃。這就是不知足,還要不斷的去求,挖空心思,甚至不擇手段,求不得時,跌入深淵不能自拔;求得時又刺激更大的欲望,再拼命去求,這期間又要造下無邊惡業(yè)。求的過程是煎熬的過程,小心翼翼、處心積慮、輾轉(zhuǎn)反側(cè)、患得患失。末學(xué)曾經(jīng)接觸一位“外求”的成功者,30幾歲牙就拔得差不多了,手拿香煙陷入沉思,只到香煙燒到手指,才清醒過來,求得萬貫家財后,他依然沒有幸福,終日無所事事,不知自己要干什么,看什么煩什么、吃什么膩什么,香煙一天三包,麻將一打一夜,聽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真沒勁。他那么有錢,住大房、開名車,為什么活得沒勁?原因很簡單,一生只追求物質(zhì)的豐富,忽視了精神的豐富的重要,就變成了一具軀殼,或是行尸走肉,也就能混吃等死了??喟?! 對治“求不得苦”的方法就是“知足”。不要向外尋求欲望的滿足,內(nèi)心才是你的豐富寶藏,安于自心的知足,橫向比時要就低去比,比比困難群體,比比弱勢群體,比比電視中常??吹降碾y民;縱向比時,比比自己過去的苦,20幾年前,每家都不富裕,現(xiàn)在有彩電看,有車坐,有手機(jī)拿,以前中國被稱為“自行車王國”,現(xiàn)在騎自行車上班的人較過去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各類公交車、出租車,人們不再在意花幾元或是幾十元乘車了。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很大的財富,這財富就是內(nèi)心世界所給予的,內(nèi)心領(lǐng)域的豐富與富足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我們修學(xué)佛法就是解決意識形態(tài)里的缺損,解決心的基礎(chǔ)問題,通過佛法的修學(xué)提升自己的心靈世界,安于貧困、安于逆境,以一顆隨緣心看待自己的物質(zhì)生活,困則磨練想、富則報恩想、病時了業(yè)想、健時精進(jìn)想、順來不疾、逆來不遲、甜思甘將盡、苦思甘將來,總以平常心待之,總以知足而喜悅心待之,縱經(jīng)千劫萬難,一顆佛心如如不動,才灑脫人生,才幸福人生。 我亦凡夫,物質(zhì)生活很是平常,但知足心常有,因為,你覺苦,總有比你更苦;你覺富,總有比你還富。知足時,你苦為本分,你富為本來。何期外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