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他之前,古詩詞在于我,是“吟賞煙霞”、“兒女情長”、“抒悲道憤”之作,也確實常會被其中的意境有些許的感染。卻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為他的豪放豁達所崇拜、為他力挽狂瀾的氣魄、挺直不屈的脊梁所震撼,我?guī)子莸乖谶@屹立于時代之上的巨人——蘇軾,的腳下。        他將人生的甜酸苦辣、陰晴圓缺,連同整個生命,統(tǒng)統(tǒng)融進了字里行間。詩詞歌賦,已成了蘇軾在這殘酷現(xiàn)實中賴以生存的精神寄托,猶如肖邦的鋼琴、梵高的畫……     但他又是高于他們的。在他的文里,我們看不到大苦大悲,即使有,也是轉(zhuǎn)瞬即逝的??v使人生再悲、再寂、再痛,他的詩詞從來都是這樣叫人回腸蕩氣,令人心潮澎湃,依舊笑面生活、期待明天。他的心永遠都是這樣明媚豪邁,似乎百毒不侵、無堅不摧。     一處無聲無名甚至無人知曉的承天寺,在他筆下卻是“亭下如積水空明,說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聲傳說中的“鐘磬”之音,卻使他求知心切,一心夜游石鐘山,飽覽“大石側(cè)立千尺”、“微波入焉,涵澹澎湃”之壯景,飽聞“噌吰如鐘鼓不絕”之豪響,感悟“事不目見耳聞,不可臆斷其有無”之人道……還有那江邊茅嶺、略無草木的土山——赤壁,在他眼中卻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保€能是他“浩浩乎如憑虛御風(fēng);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更能悟出“自起不變者而觀之,萬物與我皆無盡也。”這般深刻哲學(xué)……他的靈魂像自由而歡快的精靈,在遠離世俗的淡泊中獨守一方脊土,瀟灑而倜儻,他瘦瘦的筋骨將生命的詩意一縷一縷地挑亮。      我追隨著蘇軾的一葉扁舟,凌萬頃之茫然。而所止之處,便是他巍峨聳立、飄忽于塵世之上的靈魂所在之地。      大江東去,浪淘盡。他注定會成為那千古風(fēng)流人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