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球怎么瞄準
時間:2009-05-29 22:22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9732次
1.打臺球的時候,完全是直線球的情況是極少的,絕大多數(shù)是側(cè)擊球。 臺球的大小都一樣,撞擊時只是球中間最大直徑的地方相互接觸碰撞,因此接觸的地方只是一個小點。 目標球的進球點:為袋口的中點與目標球中心的連線并延長到球最外圈的點,就是主球(白球)與目標球在這個點相碰撞后能準確入袋。 主球與目標球的接觸點:一般在擊球時白球沿球桿擊打的方向走出直線,如果是直線球,那么白球的最前端與目標球接觸,目標球也將沿著這直線進入袋中。但在側(cè)擊球時,并不是白球的最前端與進球點接觸,而是白球中心最大直徑處側(cè)面的某個點與目標球接觸。瞄準點:就是進球點在進球路線的延長線多出半個球的點。(美式臺球的直徑大約在57.2mm,就意味著在進球點多出23.6mm的位置)。這個多出的距離,也就是所謂的“尾巴”。打側(cè)擊球時,瞄準這個點將主球擊出直線球,這時主球側(cè)面的某個點與進球點接觸,目標球入袋。
2.很多人在得到一個機會后就急于趴到球臺上準備擊打,實際上這個時候你不妨走到臺邊彎下腰看清楚正確的瞄準點,由于視角的關系,有些角度的球當你趴到臺面后看到的角度并不是正確的,特別是一些看似直線的球。在你正確找倒了目標球的瞄準點后,很多人的視線就開始找不到方位了,到底目光該注視哪里,其實在試桿的時候,目光可以在母球的擊點、目標球的撞擊點和袋口之間來回,沒有硬性規(guī)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在出桿的時候目光是應該盯準目標球而并非母球更不是袋口,很多人在出桿后馬上就抬頭去看袋口,這是很不好的習慣,擊球動作還沒完成就提前起身抬頭,造成了擊球失誤。
3.母球撞擊子球的目的,主要是要讓子球進袋,但球袋位置又是固定的,這就限制了子球的球路。因此,在一定球位的情況下,首先必須決定子球的路線,使子球能按預定設計的路線,直接進袋或經(jīng)臺邊反彈之后進袋。而這一點就決定了母球的球路也就是采取哪個撞點、擊力的輕重、以及母球撞擊子球是采用正面或側(cè)、厚薄等等。 無論母球是否有旋轉(zhuǎn)運動,子球運動的方向,一定是母球與子球碰撞時的觸點和子球球心的延長線。因此,要能將子球把進球袋去,則這根延長線必須通向球袋的入中處,畫一條通向子球球心的直線,并將該線延長到子球球面的一個點,則這個點就是母球應該碰撞到它的角點。但是在實際打球時,這個角點不能當成瞄準點。只有在母球和子球的球心及球袋入口成一直線,也即正面撞擊時,這個觸點才可以被當成瞄準點。而在其它球位情況下,這個瞄準點應該按照以下的方法來確定:把子球球到觸點方向的邊線延長,截取等于母球半徑的長度,這樣就可以得到母球碰觸子球時、母球球心所在的們置,而這時母球的球心,也就是擊球時的瞄準點。由此可知,不論母球的位置在哪里,只要母球球心移動的方向能準備指向瞄準點,并且球棒撞擊母球時用力輕重恰當,就有可能把子球擊入袋內(nèi)。反過來說,通過瞄準點能夠作出很多直線,說明母球從很多個方向打來都可以通過瞄準點。 這個方法,就是我們打球最基本的原理:三點一線法則。
4.一個技巧,求了高手很久才告訴我的:瞄球的時候,姿勢正確身子趴低,眼睛先看母球,把擊球點找好不要動,然后看目標球的入球點,之后眼睛就不要看別的地方了,只看入球點,然后擊打,國手都是這樣的,你可以看一下視頻這個方法是絕對正確的,但是至于球進不進那就看你的后手出桿穩(wěn)不穩(wěn)了,一般運桿在3-5下之間,如果3-5下后還是不穩(wěn)沒感覺,那就站起來擺正姿勢,后手的穩(wěn)定只能靠練習進球點在球和袋口入球點的連線上,這一點是絕對沒錯的,放心打,其中的原理也不多說了,只是簡單提醒一下,母球和目標球都是圓的,瞄好的點只要打正了兩個球會自然的錯開,碰撞時正好是入球點,角度小的球在袋口有多個入球點,就是吃左庫可以入球,吃右?guī)煲部梢匀肭?,那兩個點之間的范圍就都是袋口的入球點,所以在用線連到目標球上時,入球點也是一個范圍,所以好打,以此類推,角度大的入球點的范圍就小很多,甚至只有一個點可以進球,所以難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