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中里巴人推薦的艾灸艾條, 艾條來啦!

 e網(wǎng)e族 2010-01-15

 

中里巴人推薦的艾灸艾條, 艾條來啦!
先給大家看看圖片,
[img]http://w1./2009/02/687123/20090324/uniqlo 087.jpg[/img]


[img]http://w1./2009/02/687123/20090324/uniqlo 089.jpg[/img]




同仁堂的溫灸艾條那是中華老牌子了, 東西也好, 艾條無雜質(zhì), 做工精細, 價格是20塊/盒(同仁堂威海路店是21塊)利潤微薄,請大家不要砍價。

漢醫(yī)艾條,價格低廉,缺點是做工粗糙,雜質(zhì)多, 煙多。 6塊/盒,實體藥房最便宜賣8塊, 一般賣10-15塊。不要和我說網(wǎng)上賣幾塊,漢醫(yī)艾條的賣家競爭太激烈,都到了靠賺快遞費為利潤的地步了, 2盒要你10塊快遞費你上算嗎?

以上兩種,10盒免快遞費。

以下說說艾條的作用
先說第一個最重要的, 眼下是兒童手足口病流行的季節(jié), 每天用艾條熏房間15-30分鐘,可以殺死致病細菌。(本人另有預防手足口病的藥方出售, 請咨詢)

天然精制艾條,可用于直接灸,艾灸,乃中國最古老的醫(yī)術(shù)之一,屬于醫(yī)外治物理療法,它源于遠古時代,形成于商周年間,歷時幾千年。溫灸美容是通過百草之王艾草和13種名貴中草藥特制成香條狀,點燃后放入溫灸器中產(chǎn)生溫熱的刺激,配合艾油(或精油滲入)在經(jīng)絡(luò)或患處四周,幫助人體全面溫通經(jīng)絡(luò),溫補元氣,調(diào)和氣血,潤澤膚色,散發(fā)健康神采。

溫灸養(yǎng)生在身體方面有六大功效:溫肌散寒、疏風解表;溫經(jīng)通絡(luò)、活血散瘀;溫中活里、強臟壯腑;溫陰補虛、回陽固脫;行氣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陰陽、保健防病。

性能:溫經(jīng)通絡(luò),益氣活血,祛寒止痛,升陽舉陷,補虛固脫.
功能主冶:行氣血,逐寒濕。用于風寒濕痹,肌肉麻痹,關(guān)節(jié)四肢疼痛,脘腹冷痛等癥肩周炎,腰肌勞損,腰腿疼痛,骨質(zhì)喪生,椎間盤膨出,胃脘寒痛,咳喘,面癱,痛經(jīng)等癥.
使用方法:揭掉不干膠底片下的底紙,點燃艾管,粘貼 在穴位上.
禁忌:1.大醉大怒大驚大恐過勞過飽情形下禁灸.
        2.皮膚過敏者不宜灸.
注意事項:施灸時,認真操作,防止灼傷皮膚,孕婦施灸遵醫(yī)囑.

適用范圍:

身體方面:可疏通經(jīng)絡(luò)、和諧骯臟、平衡陰陽、調(diào)整生理機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強身健體。

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進行溫灸。溫灸方式:用溫灸棒在腹部來回滾動,再點臍周穴點,(歸來、氣海、關(guān)元); 時間:15分鐘

用法用量:直射炙法。一次適量,紅暈為度,一日1-2次?;蜃襻t(yī)囑。

規(guī)格:每支約重28克

有效期:五年

    操作方法:

    1、將艾條一端點燃,將燃端放入溫灸棒中。

    2、輕壓溫灸彈力,使艾條落至頂端,以水平或倒置動作調(diào)整艾條與頂端的距離,保持溫度適度。

    3、以手掌試溫度高低,確定溫度適中,即可開始溫灸。

    4、每次灸5~10分鐘,使穴點經(jīng)絡(luò)疏通皮膚光滑,紅潤。

溫灸按摩的注意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溫灸后半小時內(nèi)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溫灸后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nèi)毒素;

    4、飯后一小時內(nèi)不宜溫灸。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饑、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禁用;身體發(fā)炎部位禁灸!

【用法】點燃后炙患處,一日2~3次。
  A、溫和灸:點燃艾條,對準施灸部位進行熏灸,病人感到舒適無灼痛感。
  B、雀啄灸:點燃艾條,對準施灸部位,象鳥雀啄食一樣,一起一落,一遠一近。
  C、回旋灸:將點燃的艾條懸于施灸部位上方2-3CM處,左右移動,往返回旋。

艾灸的知識:

1、美體灸:肥胖癥除部分與遺傳因素有關(guān)外,主要是飲食過多,攝入高蛋白,高脂肪及高糖類食物,并缺乏運動而引起體內(nèi)熱能的攝入與消耗不平衡,形成脂肪堆積而發(fā)胖。中醫(yī)認為, 過食甘肥厚膩,貪圖安逸或情緒不暢導致脾胃運化失常,產(chǎn)生水 濕痰濁內(nèi)停,流溢肌膚,蓄積于皮里膜外而肥胖。部分肥胖者可出現(xiàn)肺泡換氣受限綜合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女性可伴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和不孕等病發(fā)癥。艾灸取穴:主穴取三焦俞,陽池;配穴取大椎、命門、三陰交、地機。用法:艾灶隔姜片灸,每次每穴灸5-6壯,每天1次, 30次1個療程。
方義:三焦俞、陽池有疏利三焦的作用,合三陰交、地機健牌利濕;大椎為諸陽之會,總督一身之陽,益氣補虛;命門滋陽補腎,諸穴合用健脾補腎、化痰利混以達減肥健身之目的。
    2、美容灸:
    (1)面部皮膚皺紋:
    引起面部皺紋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多種慢 性疾病,內(nèi)分泌功能障礙及皮膚血液循環(huán)障礙有關(guān)。皮膚張力彈性纖維減少,皮脂腺減弱,皮下脂肪減少,局部組織缺氧均能產(chǎn)生加重皺紋。中醫(yī)認為,皺紋發(fā)生是與稟賦不足,脾胃虛弱,勞神過度導致的營養(yǎng)不足,精血衰少,皮膚失于濡養(yǎng),促使平表而產(chǎn)生皺紋。
    艾灸取穴:百會、陽白、印堂、額修、下關(guān)、黔風、扶突、 隔俞、腎俞、神闕、阿是穴。
    用法:艾垃隔姜(或附片)灸:每次選5-6穴,各灸5-6壯, 每日1次。30次1個療程。
    方義:阿是穴及鄰近穴位可疏遠局部經(jīng)絡(luò)氣血,除皺紋;百會益氣升陽;隔俞養(yǎng)血活血化疾;腎俞補益精化血;神闕補益脾胃,培元固本。
    (2)黃褐斑:
    黃褐斑主要原因是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機體性激素和自 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引起。其他如某些藥物和疾病,以及日曬等外界物理因素刺激、也可使本病發(fā)生或加重。中醫(yī)認為:腎氣不足、肝郁氣滯,血瘀;脾氣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潤澤顏面,以及虛火溫濁薰蒸顏面致生褐斑。
    艾灸耳又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溪,褐斑局部。
    用法:艾炷無瘢痕灸:在褐斑區(qū)灸3-7壯,以局部皮膚溫熱 舒適,皮膚紅暈為度,隔日l次, 7次l療程。
    方義:褐斑局部及臨近穴位有疏遠氣血,活血化身手除斑作用;肝俞疏肝解郁,理氣化;帶桂男子;脾俞、腎俞調(diào)補脾腎,清熱除濕;氣海益氣補腎,調(diào)理沖任;足三里健脾益氣生血;三陰交調(diào)補三陰經(jīng),行氣活血;太溪滋腎清虛火調(diào)沖任。
    (3)雀斑:
    雀斑除遺傳因素外,是一種光損傷性皮膚病。中醫(yī)認為,本病多因稟賦腎水不足,不能榮華于面,或虛火上炎、日曬熱毒內(nèi)郁蘊結(jié)為斑,或腠理不密,外衛(wèi)不固,風邪外博,肌膚失于榮潤而成雀斑。
    艾灸取穴:雀斑局部,大椎、曲池、三陰交。
    用法:艾條溫 和灸,每穴灸10-20分鐘,以局部皮膚紅潤為度,每日或隔日1 次。10次l個療程。
    方義:在斑局部疏遠經(jīng)絡(luò)氣血,桂風散熱除斑;大椎、曲 池、疏風清熱,行氣活血;三陰交補肝脾胃,涼血活血。
    3、保健灸法:
    保健灸可以調(diào)整臟腑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 謝,增加紅、白細胞的數(shù)量和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調(diào)整和提高 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病健身延年 益壽的目的。
    (1)、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陽明胃經(jīng)的合穴,為五月俞穴之一, 為全身最重要的強壯穴。具有健脾胃,助運化,調(diào)氣血,扶正 氣,壯元陽,桔風邪及強身壯體益壽的作用,俗話說. "若要安 (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條溫和灸或化膿灸。用溫和灸每次10-15分鐘,灸至局部有溫熱感出 現(xiàn)紅暈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2)、灸關(guān)元穴:
    關(guān)元屬任脈經(jīng)穴,為足二陰與任脈之會,手 太陽小腸的募穴。具有溫腎固精,益氣回陽,培元固本,理氣和 血,通調(diào)沖任及強壯的作用,灸之能調(diào)整膀脫的張力,促進垂體 …性腺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防病強身保健。古人有"關(guān)元主 諸虛百才員"。對防治遺尿、遺精,習慣性使秘等有較好效果。為 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采用艾灶無戒痕灸,艾條溫和灸,藥物 (附子餅)敷灸,每次每穴5壯或15-20分鐘,灸至小腹溫暖舒 適,局部皮膚紅暈發(fā)熱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 意孕婦忌用。
    (3)、灸氣;每穴:
    氣海穴屬任脈經(jīng)穴,為保健要穴。具有培補 元氣,益腎固精,調(diào)理沖任及強壯作用,灸之能調(diào)整胃腸及腎的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對腹瀉、遺尿、陽瘓、遺精、月經(jīng)不 調(diào)、崩漏、中風、不孕有防治作用。古人有"氣海者,人元氣所 生之地也".常采用艾灶灸、艾條溫和灸。灸法同關(guān)元。
    (4)、灸腎俞穴:
    腎俞穴為足太陽膀脫經(jīng)之背俞穴,具有補腎益 精強健腰背,聰耳明目,壯骨健身,溫陽散寒等強壯作用。灸之 能調(diào)整腎;功能,促進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調(diào)整膀脫張力,興奮網(wǎng) 狀內(nèi)皮系統(tǒng)的吞噬能力,主治腎虛腰痛,精少早哀,諸虛百才員 等。對腎虛腰痛、遺精、陽瘓、早泄、遺尿、哮喘等有防治作 用??蛇x用艾灶無戒痕灸,艾條溫和灸、灸法同足三里。
    (5)、灸膏育俞穴:
    膏育俞穴為足太陽膀脫經(jīng)之背俞穴,有調(diào) 整肺氣,養(yǎng)陰潤肺,補虛益損的功效。灸之能緩解支氣管癥孿, 增加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shù),防治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哮喘、虛勞 及一切血證。可選用艾灶元疲痕灸或艾條溫和灸。
    (6)、灸風門穴:
    風門穴屬足太陽膀脫經(jīng)穴,為足太陽膀脫經(jīng) 與督脈交會穴,又稱、熱府,是風邪出入之門戶。具有宜肺解表, 疏散風邪,調(diào)整氣機的功效。灸之能調(diào)整肺功能,增強肺通氣 量。主治一切風證,防治感冒、鼻炎、肺炎、中風、面癱等。 可選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30分鐘,每日l次,每月灸10次。在 感冒流行季節(jié),每日施灸l 次,連灸7-10次。
    (7)、灸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穴,為足三陰經(jīng)之交 會,具有保健和胃,調(diào)補肝腎,調(diào)理經(jīng)血,主生殖的作用。灸之 能調(diào)整內(nèi)分泌功能,女性生殖功能,調(diào)整心律、心卒,調(diào)整月夷島 素分泌,預防生殖系統(tǒng)疾病。主治肝、脾、腎三臟的疾病。防治各種類型的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神經(jīng)病和婦科病等多 種疾病??刹捎冒瑮l溫和灸,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每月灸 10次。
    (8)、臍療:
   艾灸熏灼臍療法,走古代很多醫(yī)家都非常重視的長 壽灸.宋代《針灸資生經(jīng)》提出臍灸有壯元陽,益百損延年益壽的 作用.朝鮮《東寶醫(yī)鑒》稱臍灸有."養(yǎng)丹田、助兩腎,添精補髓,返 老還童,防病延壽"之功.隨著中醫(yī)學在世界各地的流傳,近年來,在 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各國掀起了新一輪的臍灸熱潮,臍灸也引其卓 著的療效,備受眾多醫(yī)家和人民推崇.臍中又名神閥,具有溫腎壯 陽,健牌和胃,回陽因脫,延年益壽和強壯的作用.用于醫(yī)治中風虛 脫,四肢厥冷,尸厥、癲、腹痛繞臍,腹瀉,久病,小便失禁,婦 女不孕男子不育,形憊體乏,年老體弱等一切體虛之證。同時, 本穴也有防病治病,抗衰保健和延年益壽之功效。為中老年保健 要穴。
    艾灸神闕穴法:用艾葉精油合用,效果史佳,艾葉精油能使 體內(nèi)白血球、紅血球增加,血紅素與血中鈣質(zhì)份量增高,先用艾 葉精油均勻涂擦于神闕穴皮膚表面,然后取艾條施以溫和灸,使 其產(chǎn)生溫熱刺激,促進艾油精油滲入俞穴,通行十二經(jīng)絡(luò)。以藥 穴同用,達到更好的保健治病功效。每次灸15-30分鐘,每周灸l 次。《醫(yī)學入門》說. "凡一年四季各熏臍一次,元氣堅固,百 病不生,益氣延年"。

施灸取穴參考表:

科名
病名
主穴
配穴
用法

內(nèi)                       科
高血壓
涌泉、百會、曲池、足三里、懸鐘
頭痛頭暈:風池、大椎;

健忘失眠:神門、腎俞;

肢麻:外關(guān)。
溫和灸: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1-2次,15次1療程。

腦動脈硬化
足三里、懸鐘
頭痛頭暈:風池、大椎;

肢麻:外關(guān)。
溫和灸: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1次,15次1療程。

中風后遺癥
(1)         百會、天窗、肩與、曲池、足三里;

(2)         百會、承靈、曲鬢、懸鐘、陽陵泉
軟癱:氣海、肝俞、脾俞

硬癱:中脘、巨闕、肝俞

口角歪斜:地倉、頰車

肢麻: 隱白、神庭
溫和灸:每灸15-20分鐘,每日1次,15次1療程。兩組主穴交替使用.

頭痛
通天、懸鐘、太沖、痛點.
合谷、太陰、陽陵泉、涌泉.
溫和灸:每穴灸15-30分鐘每日1次,15次一療程.

冠心病
內(nèi)關(guān)、心俞、膻中、厥陰俞、曲澤.
天突、中脘、神堂、鳩尾.
溫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2次,10次1療程。

低血壓
百會、足三里.
心慌: 心俞、內(nèi)關(guān).

頭暈易疲勞: 關(guān)元、氣誨;

直立性低血壓: 中脘、脾俞、肝俞
溫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次,10-15次1療程。

感冒
大椎、肺病、風門、足三里
鼻塞: 迎香

發(fā)熱: 曲池

頭痛: 太陽、印堂

咳嗽: 天突
溫和灸:每穴灸15-30分鐘每日1次,3-6次一療程

支氣管炎
大椎、肺俞、膻中、天突
急性: 風門、身柱

慢性: 膏肓、脾俞、腎俞、足三里

痰多: 豐隆、

喘息: 定喘   發(fā)熱: 曲池
溫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1-2次,10次1療程.

肺結(jié)核
肺俞、膻中、膏肓
潮熱盜汗: 陰郄、太溪

喀血: 孔最

遺精: 腎俞
溫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10次1療程

胃痛
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
上腹飽脹: 上脘、梁門

惡心嘔吐: 內(nèi)關(guān)

大便稀溏: 神闕、天樞

消疫乏力: 關(guān)元  發(fā)熱: 曲池

大便潛血: 隱白、肝俞

胃酸過多: 陽陵泉、公孫、太沖、肝俞
溫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10次1療程

內(nèi)                       科
胃下垂
(1)     中脘、胃上、神闕

(2)     脾俞、胃俞、氣海、足三里
胃潰瘍: 左側(cè)華佗夾背壓痛點(胸6-12棘突旁)

十二指腸潰瘍: 右側(cè)華佗夾背壓痛點(胸6-12棘突旁)
溫和灸或回旋灸:每次15-30分鐘,每日1次,15次1療程

潰瘍性結(jié)腸炎
(1)     關(guān)元、神闕、足三里

(2)     脾俞、腎俞、命門
食欲差: 中脘、胃俞

腹痛: 天樞、大腸俞
溫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2次,15次1療程

痢疾
神闕、天樞、上巨虛、氣海或關(guān)元
發(fā)熱: 曲池、合谷

膿血便: 命門、三陰交

便次多、水樣便: 陰陵泉

慢性: 關(guān)元、中脘、足三里、脾俞
溫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2次5次1療程,慢性者,每日1次,15次1療程

肝炎
足三里、太沖、陽陵泉、肝俞
慢性肝炎: 脾俞、三陰交

乙肝: 脾俞、大椎、至陽、期門、中脘、氣海、大椎

黃疸: 膽俞 便溏: 關(guān)元、陰陵泉
溫和灸:每穴灸10分,隔1日1次,7次1療程

陽痿
中極、次寥、三陰交、命門、腎俞
失眠心悸: 心俞、脾俞、神門

驚悸失眠: 氣海、

早泄: 次寥、大敦

不射精: 曲泉、大敦、太沖、曲骨
溫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次,10次1療程。

泌尿系感染
中極、三陰交、腎俞、膀胱俞
尿道炎: 太沖、照海、次寥

膀胱炎: 三陰交、神闕

腎盂腎炎: 三焦俞、次寥、足三里

反復發(fā)作: 氣海

發(fā)熱: 外關(guān)、合谷
溫和灸:每穴15-20分,急性期每日2-3次;

慢性期每日1次,7次1療程.

白血病
大椎、膏育、四花、神闕、關(guān)元
食欲差: 中脘、足三里

脾大: 阿是穴

貧血: 心俞、懸鐘、血海

出血: 天樞、三陰交、八寥、腰陽關(guān)
隔姜灸:每穴20分鐘,

每日1次,10次1療程

糖尿病
關(guān)元、氣海、胰俞(既胃管下俞)、三焦俞、陽池、足三里、三陰交
多飲: 肺俞

多食消疫: 中脘、足三里、胃俞

多尿: 命門、腎俞、中極
溫和灸:每穴15-20分鐘,每日1-2次,10次1療程.

失眠癥
百會、神門、安眠、三陰交
頭暈腦脹: 風池、印堂

心煩多夢: 心俞、腎俞

急燥焦慮: 太沖、陽陵泉

頑固失眠: 涌泉、華佗夾背

體質(zhì)虛弱: 關(guān)元 易驚醒: 足竅陽
溫和灸:每穴15-20分,每日1次,睡前施灸,5-7次1療程.

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大椎、足三里、陰陵泉、阿是穴
血沉快: 隔俞、陽陵泉

急性期: 至陽、靈臺、督脈上壓痛點 肩關(guān)節(jié)痛: 肩禺、肩寥

肘關(guān)節(jié)痛: 曲池、手三里、少海

腕關(guān)節(jié)痛:陽池、合谷、外關(guān)

髖關(guān)節(jié)痛: 環(huán)跳、風市
溫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療程.

內(nèi)                       科
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大杼、曲池、血海、大椎至腰俞段
可參照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溫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療程.

外                  科
凍瘡
局部阿是穴為主、氣海、膈俞、血海
腰膝酸軟: 腎俞、腰陽關(guān)、大腸俞

少食乏力: 脾俞、胃俞、足三里
大蒜搗爛,敷患處,隔蒜灸,每穴反復5次.

前列腺炎
中極、關(guān)元、會陰、氣海
急性: 三陰交、陽陵泉、復溜

慢性: 腎俞、足三里、太溪、大敦

遺精: 精宮、命門
溫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欠,10次1療程

痔瘡
長強、承山、二白、陶道、患處
合谷、太陰、陽陵泉、涌泉
溫和灸:每穴15-30分鐘,每日1次,10次1療程.

風疹
曲池、血海
奇癢: 風池、膈俞
溫和灸:每穴灸10-20分鐘,每日1次,6次1療程.

濕疹
(1)     大椎、曲池、血海、患部

(2)     膈俞、委中、三陰交(兩組換用)
劇烈刺癢: 風池、陰陵泉
溫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療程.

神經(jīng)性皮炎
曲池、血海、患部
癢甚: 陰陵泉、三陰交

血虛: 隔俞、足三里
溫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療程.

痤瘡
合谷、曲池、內(nèi)庭、陽白、四白
生瘡、便秘: 陰陵泉、天樞

支向月經(jīng)不調(diào)生瘡:血海、三陰交
雀啄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療程.

婦             科
月經(jīng)不調(diào)
關(guān)元、血海、三陰交
月經(jīng)先期: 歸來、中極

月經(jīng)后期: 氣海、足三里

月經(jīng)先后不定期: 行間
溫和灸:每穴15-20分鐘,每日1次,5次1療程.

痛經(jīng)
地機、關(guān)元、三陰交
疼痛按拒按: 合谷、中極

乳房脹痛: 歸來、太沖

腹痛喜按: 腎俞、氣海
溫和灸:每穴15-20分鐘,每日1次,5次1療程.

閉經(jīng)
關(guān)元、歸來、三陰交
腰膝酸軟: 脾俞、腎俞、足三里

情志抑郁、易怒: 太沖、肝俞
溫和灸:每穴15-20分鐘,每日1次,5次1療程.

崩漏
隱白、大敦、關(guān)元、三陰交
血紫有塊:血海、太沖

身倦無力: 百會、氣海

血虛:膈俞、脾俞

腰膝腿軟: 腎俞、太溪
溫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療程.

帶下病
隱白、氣海、帶脈、次
白帶清稀: 脾俞、命門、足三里

帶下黃稠: 陰陵泉、行間
溫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次1療程.

產(chǎn)后少乳
乳根、膻中、少澤
乳房腫痛: 期門、太沖

體質(zhì)虛弱: 氣海、足三里
溫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5次1療程.

婦             科
不孕癥
關(guān)元、腎俞、足三里、三陰交
月經(jīng)量少、色淡: 氣海、膈俞

經(jīng)前乳房脹痛: 內(nèi)關(guān)、太沖

形體肥胖: 豐隆、陰陵泉
溫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療程.

胎位不正
至陰、隱白、三陰交
  
每穴溫和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療程,灸至胎位轉(zhuǎn)正為止.

絕經(jīng)前后
腎俞、心俞、三陰交、脾俞
五心煩熱: 太溪、然谷

浮腫便溏肢冷: 關(guān)元、命門
溫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療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