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際關系是社會人群中因交往而構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lián)系的社會關系。人是社交動物,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背景、態(tài)度、個性、行為模式和價值觀,然而人際關系對于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效率和個人與組織之間有著極大的影響。 既然我們都是社會的一份子,又不可或缺的屬于某一個集體——你與家人、與朋友、與同學、與老師、與同事等等。在現(xiàn)實生活中,為什么有些人擁有豐富的交際范圍,而有些人則總是形影單只,與朋友和同事的關系都不是很融洽呢?這里彌縫列舉了七條建立人際關系的要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真實待人真實,使你變得獨一無二。你就是你自己,不要去刻意做作地裝出其他一副樣子。 有些心理書上喜歡提到這么一條理念:想成為什么就先裝成什么。它的實質(zhì)是,只要先裝出一副理想中某個人的模樣來,最終就能成為那個人。但是,歸根到底,你還是裝出來的。 所以拋棄這條虛偽的心理學教條,以你自己的方式去盡力做好一切。從你的真實想法和信念,從你真實的自我出發(fā),去尋找提高與改善,嘗試新事物,并創(chuàng)造價值。 建設人際關系的前提條件是信任。而信任的最本質(zhì)的基礎,是相信某人表里如一,是一個真實的人。 · 對別人感興趣(而不只是讓別人對自己感興趣)確實,有趣的人會得到關注,但我相信,對他人感興趣的人,會得到感激,因為我們總是喜歡那些對自己有興趣的人。 想像一下,當你去買商品時,銷售員過來向你介紹產(chǎn)品。如果他在介紹產(chǎn)品之余,也同樣關注如何能最好地幫助你,滿足你的需要。你一定會對他有所好看,而這并非因為他是個有趣的人。相反的,如果那位銷售員一位的稱贊這是如何偉大的商品,結(jié)果肯定就完全兩樣了。事實上,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成功地銷售員都是前者。 當你表示出對別人的興趣,希望進一步了解他,不是出于可怕的好奇心,而是為了更好地提供幫助或服務,那對方就會很感激,覺得很榮幸。學會欣賞我們服務的對象,會增加我們所提供的服務的價值。 · 正確傾聽以獲取更多信息當你對人們產(chǎn)生興趣,他們就會提供你可以用來創(chuàng)造價值的重要信息。比如,如果你了解到老板痛恨冗長的備忘錄,那你就知道可以用簡短的報告打動他,贏得他的好感?;蛘?,在與客戶用午餐時,她吐露正在尋求一種新產(chǎn)品,因為這和她14歲兒子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有關。你能了解到這一點,是因為你關心并詢問她家庭的情況——同時注意傾聽對方的回答。 用心去了解別人,尋求有助于提供更好服務的信息,這樣做會贏得對方的好感。理解并認同他們的需求,會增加你為他們提供服務的價值。 · 體諒如果你對他人有興趣,并認真傾聽,盡力去真正理解他們,你就能更好地體會他們的感受,你們的感受可能不會永遠一致——如果一致,那你就是最富同情心的人了——但當你能體諒并理解他們的感受時,才能真正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被別人理解是人類最強烈的需求之一,但是有太多時候,我們生活中的人,要么是根本不關心,要么是不愿意花精力來了解我們真實的感受。 一位智者曾經(jīng)說過:“要仁慈。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在經(jīng)歷一場艱辛的斗爭。”說這話的人叫斐洛(古希臘時期猶太教哲學代表人物),生活在2000年前。從那時到現(xiàn)在,世界沒有什么大的改變,而他的忠告,仍然是真正同情心的靈魂。 · 誠實交際藝術的真諦,不是說出對方愿意聽的話,而是以對方能聽得進的方式,告訴他們所需要知道的事情。我把所有的商業(yè)謀略總結(jié)成一個簡單的信條:言必信,行必果。換句話說,還要承諾你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對你產(chǎn)生不切實際、無法滿足的期望;還要隨口應承、大包大攬。做一個言而有信的男人、女人或組織。這就是誠實。 · 樂于助人小事情可以造成大改變,許多小事情累積起來,就可以形成天翻地覆的改變。 許多年前,我從一位朋友肯那里,學會了如何為陌生人提供幫助。如果我見到一群人照相,而拍照的是他們中的一個,我就會主動過去幫忙,這樣就可以把所有人都拍進去。 甚至是為別人開一下門這樣的行為,也蘊涵著弗雷德的精神。所以,不要忘記保持友善——別人不會忘記你。 · 守時對多數(shù)人來說,他們擁有的時間,遠遠少于可以支配的收入。關心他人,給他們時間,這是一份最珍貴的禮物。通過守時、高效、迅捷的行為,節(jié)省他人的時間,會創(chuàng)造價值,變平庸為杰出。與他人的關系就等于你花在他們身上的時間,所以,一定要把你的時間用到最好、關心他人,為他們服務。
抑郁癥的19條預警信號 1、生活缺乏愉悅感,人逢喜事精神不爽。經(jīng)常為了一些小事,甚至無端地感到苦悶,愁眉不展。 2、對以往的愛好,甚至是嗜好,以及日?;顒佣际ヅd趣,整天無精打采。 3、生活變得懶散,不修邊幅,隨遇而安,不思進取。 4、長期失眠,尤其以早醒為特征,持續(xù)數(shù)周甚至數(shù)月。 5、思維反應變得遲鈍,遇事難以決斷。 6、總是感到自卑,經(jīng)常自責,對過去總是悔恨,對未來失去自信。 7、善感多疑,總是懷疑自己有大病,雖然不斷進行各種檢查,但仍難釋其疑。 8、記憶力下降,經(jīng)常丟三落四。 9、脾氣變壞,急噪易怒,注意力難以集中。 10、經(jīng)常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慌,惴惴不安。 11、經(jīng)常厭食、惡心、腹脹或腹瀉,或出現(xiàn)胃痛等癥狀,但是檢查時又無明顯的器質(zhì)性改變。 12、有的病人無明顯原因的食欲不振,體重下降。 13、經(jīng)常感到疲勞,精力不足,做事力不從心。 14、精神淡漠,對周圍一切都難以發(fā)生興趣,也不愿意說話,更不想做事。 15、自感頭痛、腰痛、身痛,而又查不出器質(zhì)性的病因。 16、社交活動明顯減少,不愿與親友來往,甚至閉門鎖居。 17、對性生活失去興趣。 18、常常不由自主地感到空虛,自己覺得沒有生存的價值和意義。 19、常想到與死亡有關的話題。 以上19條,假若有一條特別嚴重,或數(shù)條同時出現(xiàn),就很可能是抑郁癥發(fā)作的征兆,一定要提高警惕。
建立人際關系的十招 ★一表人才 ★ 不要以第一印象來論定一個人,人經(jīng)常表里不一致,不要被外表所蒙騙。常常覺得這個人對你笑嘻嘻的,很和謁你就覺得他很有修養(yǎng),不會發(fā)脾氣,那你幾乎是錯的,因為個性不好,脾氣剛烈的人,他會慢慢的穿笑容還緩和自己,讓你上當。一表人才靠內(nèi)心的涵養(yǎng),而不是外面的裝飾。要不斷的提升自己,充實自己,使自己的內(nèi)心有一個很美的東西的表露出來。有的長得很丑,但你很希望和他在一起,就是他內(nèi)心很美,感覺和他在一起很放心,溫馨,不緊張,不必提防,有種很信任的感覺。 ★二套西裝★ 二套西裝不是買二套合身的,名牌的西裝。中國講二就是多的意思,就是要告訴不同的場合穿不同的服裝,也就是要隨和,不要和大家太過標新立異。讓大家對你疏遠的敬而遠之。其實我們很怕穿我別人一樣的衣服,大家穿一樣,大家很別扭,但也很怕完全不一樣,太過特殊的。 ★三杯酒量★ 一個人完全不喝酒,人際關系不會好,但太會喝酒,人際關系一定壞。酒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過量飲酒會亂性,所以適量的酒對健康和人際關系有好處反之過量的酒會傷害身體破壞人際關系。你千萬不要一上桌就說“各位,拜托拜托,我是不能喝酒的”,那你就引起大家的興趣,會拼命的灌你酒。你應該要不動聲色,不要理會,人家倒你酒,你就讓他倒,說“夠了,夠了”人家舉杯,你就跟著舉,你在打混,就不會引起人家注意。三杯酒量是社交場合的一種修養(yǎng)。不能過量酗酒,稍微喝一點酒,大家都比較有話說,氣氛也會更加融洽。 ★四圈麻將★ 麻將不僅是我們?nèi)粘Uf的麻將,它的范圍很廣,下象棋,打網(wǎng)球,打高爾夫等也是馬將,馬將是一個代名詞,就是當這一圈子的人,他們喜歡做什么樣的活動,為了能和他們打成一片,我們多少要參與。如果你想要贏取一個準客戶,托人介紹,見一二次面對你印象不深;毛遂自薦,人家對你不放心,你只有想辦法接近他,探聽他的興趣愛好,不動聲色,不讓他感覺到你的動機的慢慢去接近他,取得信任,就會他不買你的單也會介紹很多的客戶給你的。要學會放長線釣大魚,如果你一急只能釣到小魚小蝦。 ★五方交友★ 不要自己把自己設限,排斥自己不同興趣愛好,不同行業(yè),看不慣的人那你就沒有朋友。朋友是不計較身份地位職業(yè)興趣的。當醫(yī)生如果只跟當醫(yī)生的朋友交往,那他的見識就很小。五方交友就是東南西北中,各行各業(yè)只要有機會打個交道,說不定他就是你的朋友。你永遠不知道你什么時候需要什么樣的朋友,什么叫貴人,是你沒想到的人拉你一把,你永遠也不知哪個會是你的貴人,應該把所有你認識的朋友都當成你的貴人。五方朋友,對你多多少少有點幫助!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是關于諸葛的故事,關公、張飛、劉備等老將死后,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六次去伐魏,連續(xù)出兵是在告訴我們既然答應了別人,雖然做不到,你也要去做?,F(xiàn)在學歷越高,讀書越多的人,往往很難有成就,因為他認為自己很判斷,把可能的東西全否定為不可能,那些老板們沒讀多少書,但他們有靈感,認為不行的他們認為行,結(jié)果成功發(fā)財了。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你要以六出祁山為毅力,不怕挫折,把事情做到。 ★七術打馬★ 術就是法術,就是運用一些不同的方式,技術,巧妙的法術去拍馬屁,但這里的拍馬屁不是向人一味的獻媚,純粹的馬屁精,而是做到要拍到像沒拍一樣。讓人覺得不是在拍馬屁但有很濃的馬屁味道。例如,領導講完話后,你馬上講“這真是明智的決定,我們非照這樣做不可”,那是拍馬屁,但會讓領導不自在,讓同事覺得不舒服甚至起雞皮疙瘩。如果你這樣講“這樣的話我們能解決很多問題,我怎么就沒想起來呢。”沒拍馬屁,但有很濃的馬屁味道。大家聽起來都舒服,受用。老板講錯了,不要當面去頂撞他,但事后要告訴他這個行不通。七術打馬就是有70%的馬屁味道,保留30%真誠的勸告。 ★八口吹牛★ 一個人不吹牛,人家永遠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但一個人過分吹噓自己,那將失去信任感,所以稍微的夸大自己貢獻是可以的但不能過分的膨脹自己的能力。我們講別人的事情,稍微夸大一點就等于夸大自己。吹牛就是給人一些面子,盡量把功勞讓給他,他自然也會讓給你。功勞是讓出來的,讓來讓去大家都有功勞,搶來搶去,誰都沒有功勞。人捧人,是在捧自己,人損人,必然損自己。 ★九分努力★ 自身的努力是非常的,人家?guī)湍阋欢慰梢?,但不是都能得到別人的幫助,人家?guī)椭?、提攜我們,我們更要爭氣、努力,這樣人家有面子也會得到很多的關系。 ★十分忍耐★ 忍耐比努力重要,心好往往感覺不到,但如果一個人脾氣不好,別人馬上感覺得到。人要有忍辱功,這個是最難修的,一生當中不斷的有人氣你,對你說難聽的話,不斷的找你麻煩,你才會修練忍辱功,才能成長更快,如果一生順利,你就練不成忍辱功。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當領導的人,如果你里面有一二個專門給你搗蛋的人,你應該感謝這個搗蛋鬼,因為他會不斷的提醒你。
十招改善你的人際關系 保留意見:過分爭執(zhí)無益自己且又有失涵養(yǎng)。通常,應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或發(fā)表意見,讓人們捉摸不定。謹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 認識自己:促進自己最突出的天賦,并培養(yǎng)其它方面。只要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并把握住它,則所有的人都會在某事顯赫。 決不夸張:夸張有損真實,并容易使人對你的看法產(chǎn)生懷疑。精明者克制自己,表現(xiàn)出小心謹慎的態(tài)度,說話簡明扼要,決不夸張?zhí)Ц咦约骸_^高地估計自己是說謊的一種形式。它能損壞你的聲譽,對你的人際關系產(chǎn)生十分不好的影響。有損你的風雅和才智。 適應環(huán)境:適者生存,不要花太多精力在雜事上,要維護好同事間的關系。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則別人將會對你感到乏味。必須使人們總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點的人會使人保持期望,不會埋沒你的天資。 取長補短: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在同朋友的交流中,要用謙虛、友好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人。把朋友當作教師,將有用的學識和幽默的言語融合在一起,你所說的話定會受到贊揚,你聽到的定是學問。 言簡意賅:簡潔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歡,使人易于接受。說話冗長累贅,會使人茫然,使人厭煩,而你則會達不到目的。簡潔明了的清晰的聲調(diào),一定會使你事半功倍。 決不自高自大:把自己的長處常掛在嘴邊,常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優(yōu)點。這無形貶低了別人而抬高了自己,其結(jié)果則是使別人更看輕你。 決不抱怨:抱怨會使你喪失信譽。自己做的事沒成功時,要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并努力使事情做圓滿。適度的檢討自己,并不會使人看輕你,相反總強調(diào)客觀原因,抱怨這,抱怨那,只會使別人輕視你。 不要說謊、失信:對朋友同事說謊會失去朋友同事的信任,使朋友、同事不再相信你,這是你最大的損失。要避免說大話,要說到做到,做不到的寧可不說。 目光遠大:當財運亨通時要想到貧窮,這很容易做到。聰明人為冬天準備。一定要多交朋友。維護好朋友同事之間的關系,總有一天你會看重現(xiàn)在看來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 不要告訴人家你更聰明
用若無其事的方式提醒別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提醒他忘記了的。 英國十九世紀政治家查士德斐爾爵士曾對他的兒子作過這樣的教導:“要比別人聰明,但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更聰明。”蘇格拉底也在雅典一再地告誡他的門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無所知。” 無論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別人的錯誤:一個蔑視的眼神,一種不滿的腔調(diào),一個不耐煩的手勢,都有可能帶來難堪的后果。你以為他會同意你所指出的嗎?絕對不會?因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斷力,打擊了他的榮耀和自尊心,同時還傷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會改變自己的看法,還要進行反擊,這時,你即使搬出所有柏拉圖或康德的邏輯也無濟于事。 永遠不要說這樣的話。“看著吧!你會知道誰是誰非的。”這等于說:“我會使你改變看法,我比你更聰明。”――這實際上是一種挑戰(zhàn),在你還沒有開始證明對方的錯誤之前,他已經(jīng)準備迎戰(zhàn)了。為什么要給自己增加困難呢? 我認識一位年輕的紐約律師。他最近參加一個重要案子的辯論;這個案子牽涉到一大筆錢和一項重要的法律問題。在辯論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對年輕的律師說:“海事法追訴期限是6年,對嗎?”律師楞了一下,看看法官,然后率直地說:“不。庭長,海事法沒有追訴期限。” 這位律師后來對我說:“當時,法庭內(nèi)立刻靜默下來。似乎連氣溫也降到了冰點。雖然我是對的,他錯了;我也如實地指了出來。但他卻沒有因此而高興,反而臉色鐵青,令人望而生畏。盡管法律站在我這邊,但我卻鑄成了一個大錯,居然當眾指出一位聲望卓著、學識豐富的人的錯誤。” 這位律師確實犯了一個“比別人正確的錯誤”。在指出別人錯了的時候,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一些呢? 用若無其事的方式提醒別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提醒他忘記了的。 如果有人說了一句你認為是錯誤的話,你這樣說不更好嗎?“唔,我倒有另外一種想法,但也許不對。我常常弄錯。如果我弄錯了,我很愿意得到糾正。”這將會收到神奇的效果。無論什么場合,試問,誰會反對你說“我也許不對”呢? 其實,那才是科學的做法。有一次,我去訪問著名的探險家和科學家史蒂文生。他在北極圈內(nèi)生活了11年之久,他告訴我他正在做一項實驗。我問他:“史蒂文生先生,你打算從實驗中證明出什么呢?”我永遠不會忘掉他的回答,他說:“科學家永遠不會打算證明什么。他只打算發(fā)掘事實。” 那位因為正確而犯了錯誤的律師,如果懂得史蒂文生的思考方法,他就一定會使法官的態(tài)度寬容大度起來。 我們不少人都犯有武斷、偏見的毛病,我們不少人具有固執(zhí)、自負和嫉妒的缺點;一般都不愿改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羅賓森教授說過一段富有啟示性的話: “人,有時會很自然地改變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說他錯了,他就會惱火,更加固執(zhí)己見。人,有時也會毫無根據(jù)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會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維護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珍貴,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 羅賓森教授所說的“人”確實是這樣,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不久以前,我請一位室內(nèi)設計師為我布置一些窗簾。等到帳單送來后,我大吃一驚:費用遠遠超過了我所預計的。過了幾天,一位朋友來看我,問起窗簾的價格,我告訴他以后,他說:“什么?這太過分了!他占了你的便宜了!你怎么會上當?shù)哪兀?/span>”我吃虧了嗎?是的,他說的是實話??墒菦]有人肯聽別人否定自己判斷力的實話。作為一個凡人,我開始為自己辯護了。我說:“好貨總有好貨的價錢,你不能以便宜的價錢買到高質(zhì)量的東西。” 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來拜訪;他贊揚那些窗簾,表現(xiàn)得很有興趣,說他要是負擔得起的話,也希望在家里布置上這樣的窗簾;我的反應完全不一樣了。我說:“說實話,價錢太高了,我也負擔不起。我后悔訂了這些窗簾。”我甚至為自己的坦白直率而自豪起來。 可見,如果對方處理得巧妙而且和善可親,我們也會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如果把難以下咽的事實硬塞進我們的食道里,結(jié)果就適得其反了。 如果你還想知道一些有關做人處世、控制自己、加快人格成熟的知識的話,不妨看看本杰明·富蘭克林的自傳。他在自傳中說:“我立下一條規(guī)矩,決不正面反對別人的意思,也不讓自己武斷。我甚至不準自己表達文字上或語言上過分肯定的意見。我決不用‘當然’、‘無疑’、這類詞,而是用‘我想’。‘我假設’或‘我想象’。當有人向我陳述一件我所不以為然的事情時,我決不立刻駁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錯誤;我會在回答的時候,表示在某些條件和情況下他的意見沒有錯,但目前來看好像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見了收獲。凡是我參與的談話,氣氛變得融洽多了。我以謙虛的態(tài)度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但容易被人接受,沖突也減少了。我最初這么做時,確實感到困難,但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習慣,也許,50年來,沒有人再聽到我講過太武斷的話。這種習慣,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夠得到同胞的重視。盡管我不善于辭令,更談不上雄辯,遣詞用字也很遲鈍,有時還會說錯話,但一般來說,我的意見還是得到了廣泛的支持。” 其實,富蘭克林在這里并沒有提出什么新的觀念——這只不過顯示了他人格成熟的重要標志:寬容、忍讓、和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