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nèi)容提示: 萊菔子粥【來源】《老老恒言》【原料】萊菔子末15克粳米100克【制作】將萊菔子與粳米同煮為粥。適用于老年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落花生粥【來源】《粥譜》【原料】花生仁30克粳米100克【制作】將花生仁與粳米共煮粥。適用于干咳少痰、口干喜飲者百合杏仁粥【來源】民間方【原料】鮮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制...
萊菔子粥
【來源】《老老恒言》
【原料】萊菔子末15克粳米100克
【制作】將萊菔子與粳米同煮 粥。
【用法】早晚餐,溫熱食。
【功效】化痰平喘,行氣消食。適用于老年慢性氣管炎、肺氣腫
落花生粥
【來源】《粥譜》
【原料】花生仁3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將花生仁與粳米共煮粥。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潤肺止咳。適用于干咳少痰、口干喜飲者
百合杏仁粥
【來源】民間方
【原料】鮮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制作】將杏仁去皮、尖,打碎,同鮮百合、粳米共煮為稀粥。
【用法】加白糖適量溫服。
【功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適用于病后虛弱、干咳勞嗽。
【宜忌】風寒咳嗽及脾胃虛者不宜食用。
蜂蜜蘿卜汁
【來源】民間方
【原料】白皮大蘿卜白皮大蘿卜1個蜂蜜100克
【制作】將蘿卜洗凈掏空中心,放入蜂蜜,置大碗內(nèi),加水蒸煮。
【用法】每日2次,隨量服。
【功效】潤肺、止咳、化痰。適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
★ 延伸閱讀 ★---延伸的不僅僅是資訊,更是方便快捷的理念!
-
動物肝粥【來源】《粥·燉品·飲料》【原料】動物肝(豬肝、羊肝、牛肝、雞肝均可)100~150克粳米100克蔥姜油鹽各適量【制作】將動物肝洗凈切成小塊,與粳米、蔥、姜、油、鹽一起加水約700克,煮成粥,待...>>詳細
-
鮮芹菜汁【來源】民間驗方【原料】鮮芹菜250克【制作】將鮮芹菜洗凈,放入沸水中湯2分鐘,切碎絞汁?!居梅ā棵糠?小杯,每日2次?!竟πА拷笛獕海礁?,鎮(zhèn)靜,解痙,和胃止吐,利尿。適用于眩暈頭痛、顏面潮紅...>>詳細
喘息性支氣管炎的食療方法
- 內(nèi)容提示: 喘息性支氣管炎,也稱哮喘性支氣管炎,泛指一組有喘息表現(xiàn)的嬰幼兒急性支氣管感染,肺實質(zhì)很少受累。臨床表現(xiàn)有輕度的上感癥狀,以刺激性干咳為主,呼氣性呼吸困難,夜晚或清晨哭鬧時咳喘加重,似哮喘發(fā)作。經(jīng)適當治療,上述癥狀于5~7天后可明顯減輕,預后較好,約5%發(fā)展成支氣管哮喘但易反復發(fā)作。支氣管哮喘的主...
喘息性支氣管炎, 稱哮喘性支氣管炎,泛指一組有喘息表現(xiàn)的嬰幼兒急性支氣管感染,肺實質(zhì)很少受累。多見于3歲以下小兒,尤以肥胖者多發(fā),常有濕疹或其他過敏史,家族中也常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有輕度的上感癥狀,以刺激性干咳 主,呼氣性呼吸困難,夜晚或清晨哭鬧時咳喘加重,似哮喘發(fā)作。經(jīng)適當治療,上述癥狀于5~7天后可明顯減輕,預后較好,約5%發(fā)展成支氣管哮喘但易反復發(fā)作。治療上應注意飲食不宜過酸過咸,少食辛辣肥甘之物,忌食生冷及魚蝦等發(fā)物。
支氣管哮喘的主要病理基礎是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微血管滲漏、粘膜水腫、炎性細胞浸潤、分泌物增多滯留所致的氣道可逆性阻塞。臨床特征為反復發(fā)作的喘息,呼氣性呼吸困難,胸部聽診聞及喘鳴音。臨床表現(xiàn):反復發(fā)作的喘息,發(fā)病急驟或緩慢嬰幼兒多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所誘發(fā),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驅(qū)史,哮喘癥狀在數(shù)日內(nèi)漸加重。隨年齡增長,起病漸呈急性過程,常為吸人變應原(塵螨、屋塵、花粉、羽毛、霉菌等)、運動或物理因素刺激(如冷水、冷空氣)所致。喘息伴呼氣性呼吸困難以夜間為重,可有刺激性咳嗽。重癥患兒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口唇發(fā)紺,鼻翼扇動,煩躁不安或嗜睡,甚至意識不清??却瓌×艺呖芍律细共考∪馓弁础4⒖勺孕芯徑饣蚪?jīng)治療后緩解,發(fā)作間隙可無任何癥狀和體征。喘息發(fā)作時心率增快,可有奇脈,發(fā)作嚴重而心率變緩是病危的征兆。一般解痙治療不能緩解、持續(xù)發(fā)作超過12小時以上者稱為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純嚎砂l(fā)生極度呼氣性呼吸困難,明顯紫紺,心功能不全,嚴重低氧血癥和C02潴留,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可死于急性呼吸衰竭。
喘息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均屬中醫(yī)“哮喘”范疇。以春秋二季多發(fā),常反復發(fā)作。每因氣候驟變,寒溫失調(diào),接觸異物,內(nèi)傷飲食而誘發(fā)。哮喘有虛實之分。新病屬實,久病必虛。在急性發(fā)作階段,可表現(xiàn)為:
(1)寒性哮喘,癥見噴嚏,咳嗽氣促,喉間有哮鳴音,咳痰清稀色白,呈泡沫狀,形寒無汗,面色青白,四肢不溫,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浮滑。治宜溫肺化痰,止咳平喘。
(2)熱性哮喘,癥見胸悶氣促、喉間哮鳴,不能平臥,痰稠色黃,面赤身熱,渴喜冷飲,大便干燥或秘結,小便黃,舌苔薄黃或黃膩,脈滑數(shù)。治宜清肺化痰平喘。
(3)在緩解期,表現(xiàn)為肺脾腎氣虧虛,癥見面色黃白,眼窩發(fā)青,自汗怕冷,四肢不溫,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少消瘦,咳嗽痰多,大便溏瀉,舌質(zhì)淡、苔少,脈細緩無力。治宜健脾補肺,補腎固本。
方1蔥白粥
組成:糯米60克,生姜5片,連須蔥白5莖,米醋5毫升。
用法:糯米生姜搗爛,加入蔥白、米醋煮粥,趁熱飲用,并溫覆取汗。
功效:發(fā)汗解表。
主治:風寒感冒,惡風,咳嗽,哮喘,咳痰稀清。
來源:雷載權,等.中國食療學·實用食療方精選.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88,5
方2杏仁核桃姜汁飲
組成:南杏仁15克,核桃肉30克,蜂蜜、生姜汁適量。
用法:杏仁、核桃肉搗爛,加蜂蜜、生姜汁燉服。
功效:溫肺化痰平喘。
主治:寒性哮喘,痰多清稀,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