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養(yǎng)蘭

 閑庭信步 2009-12-07
養(yǎng)蘭

  
(1)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邊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干至底,則

  不澆。

  (2)驚蟄:春蘭盆干至蘭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泣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濕,盆半干時,可以潤水。

  (4)清明、谷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日潤水一次。

  (5)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小滿:盆土勿過干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日澆水1升使盆土自下而上 2/3濕潤為宜。

  (7)芒種:北京氣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

  (8)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遇連朝陰雨,須將盆移至通風處。

  (9)小暑:此時空氣過濕,不患干而患過濕,盆宜放于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日澆水1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須注意每日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立秋:蘭于此時正需水分,每3日須澆水2升,并宜稍為避風。

  (12)處暑:每5日澆一次,除連朝霪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須勤澆水,但大濕之后必須大干,始可再澆。

  (14)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霜?。禾m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后須置日中曝曬1-2小時。

  (17)立冬:只宜潤水,每5日約半升。

  (18)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潮濕,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土不干至底,只須稍潤土皮。

  (19)大雪:秋蘭不須水,春蘭宜微潤。

  (20)冬至:均不宜灌溉。

  (21)小寒:均忌澆水。

  (22)大寒:秋蘭仍不須水,春蘭可微潤。

  由于蘭花的種類不同,原產地氣候條件各異,生態(tài)習性不同,其栽培管理方法也因而不同。為了使蘭花愛好者對養(yǎng)好蘭花有一整體概念,特介紹蘭花栽培管理技術的基本原則和前人及我們實踐中的經驗,以便掌握蘭花的共性和培養(yǎng)的基本方法。

  蘭花的栽植,不單是指家養(yǎng)的栽培品種(即熟草)的“翻栽”,也包括野生蘭花(生草)的“新栽”。此外,除了以分株繁殖為目的的翻栽以外,遇有特殊情況也需要翻栽,例如合并、加肥、除蟲和治病等。另外,從蘭花栽植的方式來講,又有根據蘭花種類、栽培環(huán)境和栽培目的等因素,

  而選用盆栽、地栽、附生、筐栽、包蔸、盆景等類??梢?,蘭花栽植的概念,已遠遠超出“分株”、 “翻栽”、“分盆”的涵義。

  一、培養(yǎng)土的準備

  栽植蘭花需要特制的培養(yǎng)土,又稱為“蘭花泥”。蘭花的培養(yǎng)土,以疏松透氣、排氣良好、肥料適量、無病蟲害潛藏為宜。培養(yǎng)土的成分,由一種或數種基本成分(基質)制成。這些基本成分有土壤、肥料、還有其他材料,種類頗多。有些成分似乎與“土”無關,但都是蘭花賴以穩(wěn)定植株和生長發(fā)育的基質。

  (1)培養(yǎng)土的配方。華東地區(qū)植蘭一般喜愛用紹興、余姚等地的蘭花泥,近年峨媚“荷王”牌仙土亦受人們歡迎,但這些培養(yǎng)土數量有限而價格昂貴,只可供換盆之用。大面積地栽要數以百噸、千噸的培養(yǎng)土,只有就地取材。我們經過多年實踐反復篩選,確定最佳配方是:黃沙土四份、鋸木屑四份、河沙二份;如是黃壤土則河沙一份、鋸木屑一份、黃壤土一份。均經充分混合而成。配成的培養(yǎng)土pH值宜在6.5—6.8之間,疏松透氣,保水透氣性俱佳,且營養(yǎng)全面。河沙、鋸木屑起導水透氣之用,鋸木屑被細菌分解,能緩慢釋放氮、磷、鉀等。黃壤土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經過多年觀察,此配方甚宜蘭花生長。尤其適合作野生蘭花馴化栽培的基質,對春蘭、蕙蘭適合,對建蘭、寒蘭也很理想,無論著花率、抗逆性都顯著增加。

  (2)竹根泥。系指經過多年栽種的竹叢根部的泥土。這種泥土由于竹鞭、竹根的竄生以及竹葉和筍籜的腐爛,變成結構疏松、排水良好、具有一定肥力而又不過分肥沃的土壤,適合于蘭花生長。竹根泥的質量取決于三個因素:首先是原先的土質,這是竹根泥的前身和基礎,以砂質壤土為最好;其次是竹叢栽植的年代,歷時越長,竹根竹葉、竹鞭的作用越充分;再次是離竹蔸的遠近,越靠近竹蔸的泥土越好。

  (3)苕糠土。苕糠是將綠肥(紫云英)的植株收割、曬干、粉碎而成。將苕糠與竹根泥或一般沙質壤土混合、堆積、腐熟,即成苕糠土。其配制方法為:選避雨的場地,一層土壤撤一層苕糠,澆一次豬糞水,如此逐層堆積;堆完后在表面灑水潤濕后,再用稀泥敷上進行封閉。堆積發(fā)酵半年后即可使用。使用時按比例摻入其他培養(yǎng)土。

  (4)腐葉土。用敗葉或青草、高稈堆積澆水或澆肥,敷以稀泥封閉,經腐熟和篩制而成,最好用未結種子的青草,并經充分腐熟,殺滅病蟲和雜草種子,否則日后蘭盆雜草甚多。

  (5)山泥。即原生長野生蘭花的山林土壤。系枯枝落葉多年堆積腐爛與土壤相互混合。自然形成的腐葉土,合有豐富的腐殖質,疏松而透氣,很適合蘭花生長。在運輸方便的情況下,大量挖取山泥用以栽植蘭花,比較簡便、經濟,用于馴化生草更好。闊葉林下的腐殖土,尤其是栗樹下的腐葉土是十分理想的蘭花用土。

  (6)塘泥。結合冬修水池、魚塘,從中將泥挖出、曬干,然后打碎成細粒,可用以栽培所有花卉,包括蘭花。

  (7)田土。即選擇田間疏松的表土,摻人少許砂質土或少量礱糠灰,再加入些腐熟的堆肥或經發(fā)酵腐熟后的豆餅、菜籽餅等有機肥料,促使改良土壤結構,加強肥效。經過多次翻堆拌勻后,再過篩。這種土壤近中性,沒有腐殖質土那樣好。所以只有在沒有合適的腐殖質土或山林砂質壤土時,才勉強使用,大都用于栽培粗種蘭花之用。

  (8)牛糞土。將發(fā)酵后的干牛糞敲碎研細,混入砂質土壤或田土的表土,以1:3比例配制成。最好選取冬季喂干飼料的牛糞,因為干草料經牛胃反芻后,雖然纖維細碎,但仍富有彈性,又是植物纖維,含有一定養(yǎng)分。這種牛糞土松軟多肥,極適合蘭根的好氣。臺灣藝蘭界常有人采用這種牛糞土,作為培養(yǎng)地生蘭類的填充材料,效果很好。

  在國外,栽培地生蘭類,一般用腐殖土或腐葉土5份加沙1份;或用泥炭土3份加河沙1份、摻入碎于牛糞,充分混和后使用。

  附生蘭的栽培基質,是以苔蘚、蕨類為主,加入少量樹葉、小塊木炭和碎干牛糞。

  用土壤植蘭之前,用陽光曝曬土壤進行消毒滅菌。在夏日。將土壤攤開,讓太陽曝曬3天以上,可將其中病菌、蟲卵殺死。

  培養(yǎng)土在使用前要測定和調整其pH值。對過酸的土壤,可用石灰調節(jié)。對過堿的土壤,使用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等混入土中??傊刂仆寥纏H值在中性偏酸一點為宜(即pH5.5—7)。利用有機肥,如青草、樹葉漚制肥料,加入土壤中改變土壤酸堿度是較好的辦法。

  此外,在種植蘭花之前,應將營養(yǎng)土過篩分級、使大粒和小粒分開。種植蘭花時將大粒放在盆底,以利排水。同時對土壤干濕程度也應調節(jié)好,不宜過濕也不能過干。最好是將土壤團在手中用力一捏,土能成團;松開手抖落一下,土壤又散成顆粒狀,這樣的干濕度才適宜。

  二、養(yǎng)蘭場所的準備

  1.生產性地栽

  地生蘭的原始環(huán)境是生長在山林幽谷之間,地勢高爽,有樹木遮蔭,構成潤濕小氣候。溫差小,空氣潔凈。當引種馴化時,應先模擬其野生環(huán)境,方能栽得花繁葉茂。目前隨著工業(yè)發(fā)展和城市現代化、綠化工作一時又不能相應跟上,受工廠和交通工具的污染。所以都市中培養(yǎng)蘭花都不及郊區(qū)生長健壯。為此我們所建蘭圃在安徽省會合肥市南郊,地處江淮分水嶺南側,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8毫米,無霜期250天,與野生蘭花的原牛環(huán)境有差距,與寒蘭、建蘭的原生地氣象因子相差甚遠,所以在馴化植蘭場所作了精心設計和對環(huán)境因子調節(jié)作了切實可行安排。蘭圃占地約1.5萬平方米,呈長方形,圃有一長方形水塘,用以貯存雨水。圃中每隔2.5米左右固定2.5米高的毛竹一根,上方橫扎毛竹成架,用以鋪扎第一層遮光網,在距第一層遮光網下方20厘米處再置一橫向細毛竹,用以鋪排第二層活動遮光網。第一層遮光網從春到秋基本固定,第二層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收或放。用心調節(jié)光、溫。

  苗床寬度為1.2米,長度12—16米(隨地形)高度約30—40厘米(5—7塊磚高),苗床間隔50厘米,通道寬130厘米。便于日常管理。冬季時每兩床扎一塑料大棚,進行保暖。下雪天注意清雪、避免雪多壓蹋塑料棚。約每畝(一畝≈667平方米)地砌貯水量1立方米的水槽兩個,以處理自來水。冬季在塑料棚內相隔4米左右設置100—150瓦燈泡,主要用于增溫。

  2.露地栽培

  (1)樹蔭地栽喬蘭。這是以觀賞為目的,利用有稀疏樹蔭的屋前、墻隅或游覽區(qū)適當栽植在地上,但必須挖除原有瘠薄粘土,換入疏松腐殖質土或良好田內表土。進入冬令時節(jié),在根部泥面上鋪蓋一些稻草,以免凍傷蘭根。假如有嚴寒,還需在葉叢上面敷設草簾或其他松軟遮掩物,以防凍害。這種地栽養(yǎng)蘭除盛夏酷暑需加強管理防護外,一般都可粗放,任其自然生長。露地栽種的蘭花都是不具瓣型的粗種。翌年春季,天氣轉暖后,方可揭除御寒遮掩物。經過多年生長后,只要適時澆水,施肥,它的適應性還是比較強的,能年年盛花,幽香瓢遠,為點綴田園之佳品。但是,在布置地栽養(yǎng)蘭時,除考慮布局的幽靜外。對蘭花的習性也應斟酌,如春蘭喜偏陰、蕙蘭宜稍陽,秋蘭、寒蘭、報歲蘭不宜受凍。

  (2)盆栽養(yǎng)蘭。也就是指蔭棚養(yǎng)蘭。凡是盆栽養(yǎng)蘭最好用泥盆,即素燒瓦盆,它透氣性良好,能濾水,而且價格便宜。是經濟實惠的栽蘭用品。但瓦盆比較粗糙,不美觀,用于展覽不相宜。瓷盆或釉盆外表美觀,但透氣性、濾水性都很差,如用以長期栽蘭,容易將蘭根漚壞,使蘭花難以生長旺盛。所以在用瓷盆或釉盆栽蘭時,必須在盆底多墊—些排水瓦片?;虬鰵ぶ愄畛湮?;而且澆水要有節(jié)制,不宜過量。如果用泥瓦盆栽種蘭花,參加展覽時可將其套在較大的瓷盆或釉盆之內。

  宜興紫砂盆,外形美觀大方,又有一定的透氣性能,比較適宜于栽蘭。

  新買的蘭盆須用水浸泡數日,尤其剛出窯后的瓦盆更必須讓其吸足水分,完全消除其火燥之氣。一般栽蘭,新栽的蘭多用新盆,換盆時多用舊盆。

  凡是盆栽蘭花,最好不要直接坐放在地上,因為容易受到蟲害和雜草叢生的滋擾。尤其是熱夏季,驕陽炙熱,地溫上升,傷害蘭草;每當雷暴雨、梅雨季中,濕熱上升更大,容易蒸壞蘭根;更因緊貼地面通風不暢。不利氣生根生長。為減少上述影響,可將蘭盆放在水泥板壘成的蘭臺上,便于上下對流,不斷供給新鮮空氣,促進蘭花呼吸作用,增強代謝機能,積累養(yǎng)分和能量制造,使蘭花生長健壯,又可避免螞蟻、蛞蝓等侵害蘭很。假如受條件限制,可用一只空泥盆反扣倒置在地上,再將盆蘭放在上面。

  3.蘭室栽培

  蘭室主要供地生蘭越冬之用。不同種類的蘭花,生態(tài)習性不同,所以對于越冬進室的時間和室溫要求也不相同。

  地生蘭類只要氣溫不低于7℃—8℃。大都可以露天栽培。江蘇、浙江一帶習慣在“立冬”以后,把要求氣溫稍高的建蘭、寒蘭、報歲蘭搬進室內培養(yǎng),將一些有花蕾的春蘭和惠蘭移置在廊檐下或避寒的地方,以免受初霜的侵襲,影響花蕾發(fā)育。“小雪”以后,把由假鱗莖培育出的盆蘭和瘦弱小草,尤其屬素心瓣的蘭花,逐步搬入室內,安放在靠近窗口的蘭架上,以便受到陽光的照射。“大雪”以后,將全部盆栽蘭花搬進室內養(yǎng)護。蘭花入蘭室前,先把蘭盆周圍汰洗干凈,既可防止泥污沾染蟲卵、霉菌等,又顯得清潔雅觀。蘭盆放置時注意合理排放,既便于陽光透射又有利于通風。

  地生蘭在室內越冬時,關鍵是掌握好溫度與濕度。一般室溫要保持在7℃—8℃以上,報歲蘭最理想應保持在10℃—15℃。蘭盆入室后,如果天氣尚未嚴寒結冰,中午前后應將南面窗子打開,北面開小氣窗,便于室內空氣流通。晚時,如果室內溫度仍在5℃以上,可將南北之小氣窗微開;如低于5℃,應把全部窗戶關閉。隆冬季節(jié),只在無風晴日中午,稍半開窗,略為透氣,待太陽稍偏就應關閉門窗,臨晚加掛草簾或棉布簾。如溫度持續(xù)降至3℃—5℃以下,則可用有煙囪管的煤爐加溫。

  交春之后,氣候逐漸轉暖,晴朗的中午可將蘭室門窗全部敞開,但要注意氣溫的變化;下午溫度漸降,宜將南窗半開半閉;夜幕降臨前仍全部關好。在這期間,蘭室溫度最好經常保持在10℃左右,如果溫度偏高,會引起春蘭的早花品種提早開花,花朵也易于早萎。初春之際,更要防止倒春寒,影響花蕊生長,甚至凍傷蘭根。

  “驚蟄”之后,凡沒有花蕾的春蘭和惠蘭都可出房,搬置在露天臺架上,晚上在棚架上加蓋蘆簾,防御霜害。凡帶有花蕾的各類蘭花仍應留在蘭室內養(yǎng)護,待“清明”后,方可搬出室外培養(yǎng);但晚間仍應注意防止晚霜。

  在室內養(yǎng)蘭期,尤其在嚴寒季節(jié),對盆栽蘭花的干濕度必須特別注意。盆土宜干,何時需要澆水,可看盆面,如表層泥土呈粉末松敬狀態(tài)時,而下面的土尚微潮,不可等盆土完全干了再澆水。澆水時先將盆蘭搬下,放在地上,沿著盆口水槽澆水,切忌將水浸入葉束。也可把蘭盆放在水缸中淺浸數分鐘,水以浸及盆腰為限。在澆水時,如水浸入葉鞘中,應及時用于布抹去水痕,或讓陽光曬干后,方能搬回室內。由于蘭花長期放置在室內培養(yǎng),葉面上常附著許多灰塵,妨礙新陳代謝??蛇x擇晴暖天氣,中午時分將盆移至室外的陽光下,用細孔噴壺噴灑清洗葉面,沖滌塵垢,待水漬干后,再撤回室內。如果水漬未干,蘭葉沾濕部位容易發(fā)黑、枯萎。

  室內養(yǎng)蘭,加溫期間。室內氣溫往往偏高,葉叢顯出干燥,盆內土面干松,或盆面苔蘚憔悴。就應及時在通道和墻上噴灑些水,讓其蒸騰,以調節(jié)溫度??傊?,室內養(yǎng)蘭,無論盆內蘭草或盆面苔蘚要保持綠翠為好。

  如為業(yè)余養(yǎng)蘭者,因條件所限,可利用室外朝南向陽沿墻處,一面倚借墻體,另三面用磚砌成單斜式地箱。面積大小,可根據盆缽多少而定。地箱上的斜面裝置開關兩便的木框玻璃窗或塑料薄膜窗。蘭葉長而高的,放置在靠墻空間較高的位置,應放在倒置的空花盆上,或放在疊壘成有合適高度的磚塊、條木、水泥板上。低矮的蘭盆逐行向前排列、所有的葉尖或環(huán)葉頂部都不能觸及窗面的玻璃或塑料薄膜。在嚴寒季節(jié),每當氣溫過低或風雪日子里,斜窗上必須覆蓋足夠防止寒氣侵入的草簾或其他的遮蓋物。在天氣晴和時,尤當立春以后,陽光照射時,可揭除防寒草簾;中午陽光較強,氣溫稍高,可將蓋窗掀起擱成一條縫隙,調節(jié)新鮮空氣。陽光偏射后應立即關起蓋窗。日常要十分注意,在蓋窗玻璃上不能凝聚過多的水滴,防止其滴入葉叢,沾濕部位往往發(fā)黑腐爛,甚至枯死。

  三、蘭花的栽植

  1.栽植時機

  無論翻栽或是新栽,時機的選擇對蘭花的成活、長勢、發(fā)育都有很大影響。因此十分重要。一般比較適宜的時間是蘭花的體眠期,即3—4月份,新芽沒有出土之前為好;論時令,則是春分到清明之間。若在新芽出土之后,操作十分不便,稍不小心即碰斷碰傷新芽。當蘭花的休眠期即將結束,新芽和新根正處于即將長出而又未長出之際,此時栽植最佳,栽后不久即能走根出芽,恢復正常生長。如果栽植過早,則栽后蘭花不易“還陽”,如遇低溫、寒潮、晚霜、春雷往往造成凍傷。長江流域冬季蘭室很少加溫。冬季十分寒冷,因而不主張在嚴寒冬季分株。

  為了分株時操作方便,可以在分株前讓土壤適當干燥。使根發(fā)白,產生不明顯的凋縮,使本來脆而易斷的肉質根變得綿軟,分株和栽盆時不致折傷根部太多。

  規(guī)模較大的蘭圃,栽植工作量大,前后花費時間較長。應將名貴品種安排在最佳時間栽植。一般品種可以酌情推遲或提早。

  2.采用蘭苗

  繁殖用蘭花應當選用生長良好無病蟲的蘭苗。蘭花經2—3年栽植,就要換土或換盆,這時應結合分株繁殖。換盆時以左手掌托住花盆底郎,右手手指伸開細心伸入蘭苗葉叢中擋住盆土,然后將蘭盆放倒,盆身傾斜側對人面,盆口下緣觸地。這時兩手同時將盆稍往上提,使盆下緣輕輕地叩撞地面,讓盆土松動,轉動盆身,改變盆口下緣叩撞地面的接觸點,讓盆土逐漸均勻松動而脫離花盆。右手托住蘭株,左手將花盆取下。如果蘭花植株過高,則宜在木椅或水泥臺邊沿處叩撞盆門下緣,使蘭葉懸于空中而不受傷折斷。蘭花盆土與盆分離后,將蘭苗及盆土平放,使土坨不致猛然松散裂開,導致蘭花根系折斷。再細心把土坨輕輕拍打松散,逐步將舊盆土抖落。小心抓住假鱗莖,以免傷及葉和嫩芽,尤其是保護根尖。剪除已枯黃的葉片、假鱗莖上的腐敗苞葉及腐爛干空的老根。但對有新芽的假鱗莖上的葉片應盡量保留,以促使新芽生長良好。

  對經選擇已清理好的較大叢植株。找出其兩假鱗莖相距較寬、用手搖動時又容易松動之自然縫隙,將兩個假鱗莖剪開,前人謂之“開馬路”然后用兩手控兩叢基部,沿“馬路”輕搖慢拉將其分為兩叢。

  將分開的蘭叢適當修剪,再用800倍清水稀釋的托布津溶液,浸泡10—15分鐘,只宜浸根,不宜浸葉;也可用1000倍水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注意只消毒傷口部分,然后將蘭晾于陰涼通風處。待蘭根發(fā)軟、容易彎曲時即可栽植。一般天氣晴朗時,晾半天時間就可以了,當然不能晾得過干。

  3.栽植程序

  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1)墊盆。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yǎng)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2)栽植。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yǎng)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

  蘭株入盆后,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fā)展的余地。

  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于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fā)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3)填土。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yǎng)土,執(zhí)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yǎng)土深入根際;繼續(xù)添土,并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xù)添土并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yǎng)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

  填土的深淺,傳統(tǒng)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fā)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準?;ㄅ璧拇笮∫惨椭仓甑拇笮 ⒍嗌傧喾Q,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后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于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4)鋪面。栽植完畢后,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蚯嗵?,最好是林下優(yōu)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jié)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松。

  (5)澆水。栽植完成后,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于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后移置于蔭蔽之處養(yǎng)護。

  四、栽植后的養(yǎng)護管理

  掌握栽蘭技藝固然很重要,而管理養(yǎng)護好蘭花更困難,故有“三分栽、七分養(yǎng)”之說。蘭花的養(yǎng)護需要了解環(huán)境,積累養(yǎng)護經驗,以及耐心細心。最重要的是掌握蘭花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何時出芽、何時長葉、何時開花、何時休眠。再從溫度、濕度、澆水、施肥、通風、植保、惜葉、護花等方面進行養(yǎng)護管理,定能養(yǎng)好蘭花。

  1.惜葉

  蘭葉柔美而不軟弱,剛直而不僵硬。蘭花動人可愛,但好花不常有,花落無奈何;而蘭葉四季常青,永葆生機,給人以終年不斷之享受。蘭之幽雅,既顯現於花也托附于葉。而葉茂又為花好之前提,葉健茂則其自身制造營養(yǎng)豐富,則花多而美。如葉殘而花多,不過足急劇衰敗的征兆而已。

  惜葉的重點首先是控制奸蔭蔽度、空氣濕度、適當的水肥和保持通風良好。使蘭葉茂盛健全,蔥綠光亮。還要加強病蟲害防治,防止風、雨襲擊和機械損傷。此外要保全葉尖,蘭葉之端猶如劍尖、筆鋒、眉梢,能達意傳神。失去葉尖則顯得突兀、呆滯。保全葉尖,關鍵在于保障蘭花所需水分,養(yǎng)分充足,盆土疏松透氣,因而根系發(fā)達、完好,植株生長旺盛,無焦尖現象發(fā)生。有人認為,蘭花養(yǎng)得好的標志足葉尖穿得過針眼,就是指葉尖完好,鋒芒無損。

  不同種類蘭花的葉尖形狀有所區(qū)別,有的漸尖,有的鈍而渾圓,有的凹缺,有的上翹;論葉色,有的蘭花品種為“金尖”“銀尖”(即葉尖端為黃色或白色)而顯其珍貴、稀有,這是葉尖在賞葉中的又一層情趣。

  養(yǎng)護中平時要注意保護蘭葉,在操作時輕巧細心,不要碰撞蘭葉,保持其自然姿態(tài)。對被污染的葉片要小心清洗,噴水不可積存于葉束中心。對于枯黃老葉、病葉要及時剪除。

  蘭葉的局部剪除,可于適當部位料剪一刀,剪成的尖角應小于30。也有對剪兩刀的,但不能剪成平頭。

  2.護花

  花芽出土以后,如果太多,則耗費母體養(yǎng)分過度,有礙葉芽形成和茁壯生長,應趁早去除多余瘦小花芽,每抹蘭苗留一花芽z即可。每盆宜保留3—5個花芽。根據蘭花的品種和盆的大小、苗的多少來適當保留花芽。為了保護和發(fā)展名貴品種,還可以將全部花芽掰去,讓其繁茂增殖?;ㄑ可扉L期到開花期的這段時間內要保持適度的光照,使花色鮮麗而飽滿,富光澤而香氣足。光照如果過弱,則花的色調淡薄而缺乏光澤。

  花開過久、耗費養(yǎng)分,有礙出芽長葉以及次年開花。春蘭的花約開半月,開敗后應及時將花葶剪除?;萏m的花,到花序最后一朵花開放l周時,即將花序剪除。掰花葶時一手穩(wěn)住葉基,一手將花葶向一側壓倒,即可從基部斷裂拔去,也可剪除。解下的花草可以插瓶,尚可玩昧多日。一般蘭花在開花后都不讓其授粉結實,尤其是不很健壯的和名貴品種更是如此,否則影響第二年開花。如果要開展雜交育種,就適時進行人工授粉。并對母本精心管理,使其種實飽滿成熟。

  3.溫度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處于溫帶和亞熱帶,而蘭花一般都出產在氣候溫和濕潤的地方,年平均氣溫較高,無霜期較長。我國東北、西北極少栽蘭,主要是溫度的制約。

  在我國分布最北面的蘭屬植物是春蘭和惠蘭。它們的分布線上、冬季有霜凍或短期的積雪,夏季氣溫較高。但是由于蘭花多是生長在闊葉林與針葉林相混交的林內或于竹林之中,林木既遮擋了夏天的烈日,又抵擋了冬季的寒風;即使積雪覆蓋之地,對蘭花影響也不大,因為積雪實際上起著保護蘭花越冬的作用,積雪之下的地溫一般不低于0℃。我們對建蘭、寒蘭的引種馴化,已將它們從原產地向北推移了600—1000公里,而且是進行大規(guī)模的地栽。可見蘭花的生存能力與適應性還足比較強的。

  在東北、西北及華北大部分地區(qū),冬季過于寒冷,室外不適于蘭花栽培。從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下旬,材半年時間。蘭花都需要搬進室內或溫室內栽培。在長江下游地區(qū)冬季蘭花也要入室培養(yǎng)或棚內加溫。在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四川、臺灣等省、區(qū)。寒蘭、建蘭冬季—般不需在室內越冬。江西、湖南和四川部分地區(qū),冬季仍需采取一定措施對蘭花加以保護。

  蘭花對溫度的要求:蘭花種子發(fā)芽的溫度為:白天21℃—25℃,晚上15℃—18℃。地生蘭成長植株所需溫度,白天20℃—22℃,晚上 13℃—0℃。冬季蘭花休眠期,溫度可降低,如春蘭和惠蘭在冬季晚上最低溫度要求為4℃—6℃,降至0℃也可以,植株葉片在干燥的條件下降至零下2℃—3℃也無妨。蘭花的花是由花芽發(fā)展而來的,花芽的分化與溫度和光線有著密切的關系。前人做過很多關于蘭花花芽分化的研究,結論認為:12℃—13℃的低溫足夠使花芽分化,與日照長短關系不太大。但蘭花照射的光線愈多,則低溫影響花芽形成的效果也愈顯著。所以在春末至秋季將蘭花放在室外培養(yǎng)比戶內生長發(fā)育好。

  調節(jié)溫度的目的,主要有3個方面,即:冬季防寒、夏防炎暑和改變花期。冬季氣溫低于0℃時,蘭花葉片和花蕾易受凍害,葉片出現水浸狀黑斑,花蕾萎蔫。如氣溫驟然急劇下降或特大霜凍,為害則更大。但冬季溫度過于偏高也不好,因為蘭花在冬季是處于休眠狀態(tài),溫度過高會干擾休眠。在夏季若是溫度過高,蘭花遭受暑熱,則葉片發(fā)黃,粗糙而無光澤,并易受病害侵襲,往往葉片基部開始腐壞。

  蘭花的開花期受溫度影響很明顯,在一般條件下,適當地升高溫度就能提早開花。例如蘭花在平原和城市培養(yǎng)條件下的開花期,往往比原來野生條件下提早15—30天。利用這一生物學特性,可以適當調節(jié)溫度使開花期提前半個月至一個月。尤其是春天開花的種類,一般在上年的7—9月即已形成花芽,待其通過冬眠階段,適當調高溫度,即可提前開花,趕上春節(jié)節(jié)日。但必須指出,調高溫度必須循序漸進。實驗表明,急劇地升溫反而會產生抑制作用,使花期推遲。

  調節(jié)溫度的方法:溫度對蘭花生長發(fā)育影響極大,溫度過高則呼吸作用加快,消耗養(yǎng)分增多;過低則酶活性下降,合成少,生長發(fā)育緩。重要的是日溫差和季節(jié)溫差必須形成,這樣才能發(fā)芽開花。在馴化栽培的溫度調節(jié)上,我們采取與原蘭花產地近似的原則,夏季用雙層遮光網對蘭圃遮蔭,其降溫效果明顯,當氣溫高達35℃時,蘭圃中溫度只有31℃—32℃。冬季用塑料大棚保暖,當氣溫低至0℃時,塑料棚內仍可保持在6℃—8℃,冬季的溫差比露地小,這樣既有利于養(yǎng)分貯藏,又不致凍害。

  調節(jié)溫度除建土蘭棚、蘭室外,還可以在蘭圃周旁栽種喬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坪,夏季可以吸收部分太陽輻射熱,冬季又可減緩地面和空氣中熱量的散失。即以草坪為例,據測定,冬季草地環(huán)境氣溫比泥地面高、白天最大差值可達4.4℃,有助于避免凍害;而夏季草地環(huán)境氣溫比水泥地低得多,有利防暑降溫。

  夏季宜在空中、地表、花臺及蘭葉噴霧或噴灑清水。因為水分在蒸發(fā)時要吸收一部分熱量,可起到降溫防暑作用;同理如在近旁擴大水面亦有此效,如水池、蓄水池、水溝、水缸等。溫室則需在玻璃上掛簾擋光防熱。炎熱之際,更要注意通風和加強空氣對流散熱,局部掀起棚上遮掩物;蘭室則打開門窗,避免熱氣郁積。

  溫度的調節(jié),除氣溫外,還應注意土溫。蘭根在土中生長,盆土的溫度對其生理機能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條件下,土溫與氣溫是成正相關的,氣溫高則盆土溫度也隨之升高,但變化過程比較緩慢。首先是要防止烈日直射花盆,將土壤及盆曬燙,灼傷貼在盆壁近處的蘭根;還要注意澆水時水溫與土溫相近,不宜過分懸殊。

  還有—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即人為的保護與蘭花本身的適應能力的關系。同所有植物一樣,蘭花對外界環(huán)境也有其適應性。并非天生嬌弱。因此,藝蘭者在為蘭花防暑御寒時,其措施宜適可而止。遮掩太密,時間過長

  養(yǎng)蘭十招

  1、盆土要求:以含大量腐質、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為佳,ph值一般為5.5至6.5左右,四川多采用峨眉仙土及“興宏牌”精制蘭花植料,更普遍的是采用“竹根泥“及山區(qū)潤葉林下的腐葉土栽培蘭花。

  2、放置場所:蘭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陽臺蒔養(yǎng),要求選擇通風良好、空氣濕潤、又無環(huán)境污染處??拷靥痢⒑訛I當然好,至少要喬木或竹林及置遮陽網,減少陽光照射降低溫度。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鋼架)上,若放地面要墊以磚頭,居家陽臺也可以用白鐵皮制小水壇貯水墊上磚頭蒔養(yǎng),增加濕度。

  3、適當遮蔭:蘭花多屬于半蔭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4月上中旬可去網開窗,多照陽光促其生長。5月份除中午陽光外,可照6個小時;從6月開始,全天候遮蔭,10月以后,除中陽外,可以全敞開養(yǎng)護。記住諺語:“蔭多葉好,陽多花好”。

  4、合理施肥:蘭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選盆土及生長情況而定。凡是生長茂盛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新植上盆根未發(fā)全的蘭花,需經1—2年后方可施肥。一般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每隔三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濃度以稀為宜約10%)。忌用化肥,如遇高溫季節(jié)不宜施肥,8—9月每隔二至三周施一次稀釋液肥。蘭花每次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早晨澆清水,叫“回水”。

  5、適當澆水:蘭花澆水以雨水和泉水為好,自來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澆時從盆邊澆,不可澆入花苞內。澆水量應按照氣溫、盆土干濕程度及蘭草生長情況而定。葉大多澆,葉細少澆。4—5月新芽尚未生土,盆土宜干一些,過濕新芽易腐爛;6—9月為蘭花新芽生長期,澆水量要增加,晴天每日清晨或澆水一次,切忌中午烈日澆水。秋天的酌減少水量,可采用葉面噴霧水,保持盆土潤濕為好,冬季更應控制水量,保持“八成干,二成濕”為宜。

  6、傍晚噴霧:蘭花原生長在空氣濕潤的環(huán)境,所以干旱季節(jié)里,除蔽蔭外,還必須傍晚噴霧,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也可向盆蘭地面(臺面)上澆水,“一冷一熱”更能激發(fā)蘭花生長。

  7、防風防雨:“二月鬼風”老葉黃退屬正常現象,可剪去枯枝敗葉。蘭花可淋小雨,但忌霉雨、暴雨或連續(xù)下雨,否則易爛心、爛葉。雨水多的季節(jié),可適當撒少量草木灰。

  8、修剪摘花:在蘭花培養(yǎng)中要經常剪去枯黃斷葉和病葉。以利通風。名貴蘭花,如花芽太多,只留壯芽,每盆1—2朵花芽為宜。春蘭開花半月后摘除,名貴蘭花7天應摘除,春葉芽生長茁壯,創(chuàng)來年開好更好。夏蘭花序上最后一朵花開放一周時,離盆面3厘米處剪下。

  9、防寒保暖:蘭花因品種不同,原產地各異,抗寒性強弱也不一樣,所以冬天進房的時間及在室內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寒蘭、秋蘭、報歲蘭生長在南方,宜在氣溫5℃時進室(或關窗圍網),并盡可能放在南面向陽處。而春、夏蘭抗寒能力強,可直至0℃時才進房,放在東北面即可。在晴天無風中午前后,朝南面或東南面要開窗,拉網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晴天,不可開窗。當然有溫室的,可用電光采暖。

  10、防病治蟲:盆土一般要進行殺菌處理(烈日曝曬也可),以防病害發(fā)生。蘭花在多雨高溫季節(jié)最易發(fā)生白絹病,少量可用濕布刷除,盆量多可用500—800倍波爾多液或托布津,每隔7—10天噴灑一次。害蟲以介殼蟲(俗稱“蘭虱”)發(fā)生多,在孵化期間用1%氧化樂果和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周噴灑一次。治標要治本,盆缽要稀密適當,高低擺放,增加透氣通風,減少發(fā)生病害為宜。

  下山惠蘭一般根受到挖蘭人的鋤頭傷害,根受損厲害,所以新上盆惠蘭(下山惠蘭)不同已經家養(yǎng)的惠蘭,(家養(yǎng)一段時間,惠蘭新根長出,比較適合粗放管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深栽。蕙蘭假鱗莖較少,腳甲高,栽得深一點不會因此而爛芽爛苗。經驗證明:深栽比淺栽的蕙蘭長得好,發(fā)的新苗壯,容易起花。起初,有一叢蕙蘭,蘭根被剪得只剩下3厘米長,而蘭株高達80厘米。按照正常的方法栽好后蘭株站不直,我就試著栽深一點,約6厘米。結果這盆蕙蘭比其他正常栽的發(fā)根發(fā)芽要好,且第二年又起了花。于是,以后我栽蕙蘭時都栽得較深,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一次,我得到2苗素心蕙蘭,有4條根,只4厘米長,又都從齊鱗莖處折斷,蘭根又明顯有浸泡的跡象,當時素心蕙蘭很少。于是我先用生根劑浸泡假鱗莖30分鐘,栽深6厘米。二個月后觀察,發(fā)現原有的幾條根只剩下幾根細絲,另生出了3條粗壯根4厘米長左右,二年后該蘭已發(fā)展成6苗。

  二是葉面噴灑磷酸二氫鉀,剛栽上新根未生出前一周應噴二次800倍液,生根后每半月噴一次,常年不間斷。這樣就給蘭株補充了足夠的營養(yǎng),促進其葉芽和花芽分化。最少見的是有一單珠蕙蘭壯草竟發(fā)出二個花箭,花后又發(fā)二苗草。

  三是常年放塑料大棚內養(yǎng)護,冬季不加溫,也不加草苫。夏季在棚上60厘米處加一道60%遮陽網防曬降溫,因塑料大棚內濕度大,蕙蘭發(fā)苗多且壯,蘭葉表面有光澤,不易燒尖。但必須經常噴施殺菌殺蟲藥物,預防病蟲害。

  四是用深盆大盆栽種。蕙蘭的根粗壯又長,且一般養(yǎng)春蘭的小盆不能滿足蕙蘭的生長需要,故采用較深栽大的泥盆,多叢栽一盆,生長良好,年年開花。

  另請注意剛開始種植惠蘭,鱗莖(一說惠蘭沒鱗莖)上培土可以少些,以后視草的生長情況逐漸加土將草埋深,也有助于草的促壯。。。。以上是針對惠蘭而言,不適合其他蘭種。。:)

  同樣植料注意疏松透氣,不積水,保持一個“潤”的狀態(tài)是最好,蘭友可以結合本地的環(huán)境,借鑒利用,靈活變通。。。。



 

  養(yǎng)蘭花要注意節(jié)令

  蘭花的發(fā)苗、生長、開花、結果與節(jié)令關系密切,依靠節(jié)令來培養(yǎng)蘭花,蘭花就會旺盛。筆者將多年依節(jié)令養(yǎng)蘭的經驗推薦給讀者。

  1月至3月,為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節(jié)令。在此期間春蘭花苞長成,蘭花喜溫而畏濕,喜干而畏燥,要澆點盆邊水。雨水滋潤,苗芽萌發(fā),注意蟲害、病害,適量施肥,宜清淡,忌過濃。在這期間,春蘭類開花,可鑒選優(yōu)品。春苗出土,適當加強采光,補充營養(yǎng),做研究的可收集蘭花蒴果備用,進行分株移盆。

  4月至6月,為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節(jié)令,這個季節(jié)高溫高濕,可多施肥,宜清淡,但要特別注意預防病蟲害。此季節(jié)夏蕙、兔耳蘭等開花,可賞夏蘭,鑒選新品。此段時間,光照開始變強,蘭花生長過程中要注意遮光,保護葉面。秋蘭類開始出花苞,要注意花苞不可太濕,盡量保持滋潤,以保證順利開花。

  7月至9月,大暑、小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節(jié)令,是一年之中最高濕、最高溫且病蟲害最多的季節(jié)。這個季節(jié)里,要降溫、通風、遮光,使盆土保持濕潤,保持蘭葉清潔。秋蘭開花,可以對秋蘭施氮肥。春蘭也開始孕花苞,秋苗已萌芽,要注意施葉面肥,增施有機肥,保證秋苗出土生長,供應花苞充足養(yǎng)分。這段時間,特別要注意病蟲害的預防,要頻繁地進行滅病蟲害的工作。

  10月至12月,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節(jié)令,春蘭花芽抽高,應適當增加采光??諝鉂u燥,氣溫漸冷,要保證花盆里的濕度,經常在早晚對葉面進行噴水。氣溫降到一定溫度后,應將蘭花搬入室內,防止幼苗和根受凍害,此期間不能施肥。霜期短的地方,可以讓蘭花多見早陽,促秋苗生長。蘭花進入冬眠后,花苞抽長,不換盆,不施肥,滅害工作繼續(xù)進行,整個花盆保持一定的濕度。蘭花開花時,最好不要噴水,防止蘭花瓣拉長。

  一點小經驗供新手種蘭花參考

  新手種蘭花往往不知道怎樣種,一點小經驗供蘭友參考.用河沙種植蘭花是一個好辦法,干濕度易掌握,先將粗河沙放進盆底然后用細河沙加少許紅沙把蘭苗種好,盆頂再放一些粗河沙就行了,這樣又好看又容易種蘭花,成活率高,干濕度易掌握.一點小經驗對與否請供新蘭友參考.

  蘭花芽期管理

  立夏過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白天氣溫一般都在20度以上,蘭芽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一派生機。認真觀察蘭花發(fā)芽過程及特征,加強芽期管理,有助于蘭花的鑒賞,事關蘭花一年的生長發(fā)育,不可等閑視之。

  按季節(jié)劃分,蘭芽有春芽、夏芽、秋芽、冬芽之說,尤以春芽、夏芽為好,種養(yǎng)得法,一般當年都能長成大草。蘭芽出土時的色澤對蘭花品種的鑒賞有一定參考作用,芽期需仔細觀察。一般而言,凡新芽為白色、白綠色、綠色的,春蘭一般為素心品種,蕙蘭大多為素心或綠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狀“白峰”的,有可能出細花。大凡藝蘭人都盼望自己的蘭花多生快發(fā),為此必須加強芽期的水肥管理。蘭花出芽期土壤應保持潤而不漬,可適當濕一些,以便于其生長發(fā)根。每年蘭花出房后,應適時施一次促芽肥,以有機肥為佳,對于促進蘭芽苗壯很有好處。發(fā)芽季節(jié),每逢雨天,只要養(yǎng)蘭場地通風好,空氣污染不嚴重的地方可放心放膽的適度讓蘭花淋淋雨,“一次雨,三次肥”,適時適度淋雨非常有利于蘭芽生長。故《嶺海蘭言》載“久旱逢雨,蘭芽怒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蘭花發(fā)芽期管理到位,就為全年蘭花健康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藝蘭人應努力為之。

  高溫季節(jié),注意蘭花病害!

  每年的6-8月,都是氣溫較為惡劣的季節(jié),按照此前的規(guī)律,也是蘭花病害死亡的高峰期。因此,大家在6-8三個月中,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1、應密切控制蘭室溫度,避免出現高溫,建議蘭室溫度不要超過28度。

  2、降低蘭室的濕度,不要出現高溫高濕的狀況。實際中,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特別是中午時間,蘭室的濕度RH50%以上就可以。

  3、加強蘭室內的通風,注意新鮮空氣的進入,不要讓蘭室出現弊悶的狀況。

  4、加強殺菌的預防工作。即使蘭花沒有病害,但殺菌藥物的提前預防對蘭花安全越過高溫期非常重要

  選育蘭花的六要素

  選育蘭花的六要素

  一、花型:是否真花,有無假性;吾人看到山上(或地攤上)的瓣子花,還要細細分辨,若是花緊縮、薄軟干癟、暗淡無光,不舒展,不軒昂,則有可能是久旱不雨,空氣干燥失水而末能開足的花,吾人謂之“假性”花品。“假性花品”多不穩(wěn)定,栽后一經充分吸水,瓣腳就要急劇伸長,原型大變,日后復花更難重現美顏。唯干濕適度所開之花,方能評鑒入選。久雨之后,所開的花,吾以為瓣腳稍長一點并無大礙,只型佳色美,上盆之后,稍干養(yǎng)護,復花時瓣腳將不再顯長。

  二、苞殼:苞殼本是審評花品的重要依據之一,苞殼若是“爛衣殼”、即使一時見到還好的花,我看還是偶然的巧合,絕難穩(wěn)定。好的苞殼及是“厚”“硬”“長”齊備的,只有既厚糯又硬朗、又長又鮮艷的、筋紋通頂的,由外及里一層比一層鮮艷、明麗的苞殼,好花方可穩(wěn)定,“綠貼殼”者,永不返古為凡品。

  三、捧心:花瓣若呈雄性,即捧心白頭、深兜者,花型必然穩(wěn)定。雄性越強越穩(wěn)定。反之亦然,顯而易見。

  四、植株各部特征:好花植株多有完急轉直下的特征(但有一些特征者末必能出好花),若植株毫無好的特征而出好花,這只是一時僥幸。

  1、荷瓣花植株,應是根圓均稱,蘆頭碩大、飽滿,式若“凈瓶”;葉鞘高、厚實、內凹或呈“馬蹄”形,中脈高凸、勾槽明顯,脈脈通頂;內葉直立,外葉斜立,緣齒粗勻,苞殼厚長又尖硬,中筋不凸,舌難圓大;筋紋無彩,色難鮮艷。

  2、兜瓣植株,應是根均細圓,蘆頭圓大,狀似“荸薺”;葉鞘直長、內凹,堅挺如針;有的外鞘還卷曲,脈紋透頂,相比荷瓣而較細雨沉;葉片內凹,急縮收尖;葉質厚糯,脈脈透頂似銀線;勾槽深深,緣齒細均,株型嚴謹,腳直尾垂似環(huán)型;亦有立葉硬又厚,手感潤糯柔又細的特征。

  3、蝴蝶瓣和奇花植株,應是肉根多岔,“龍根”繁茂,“凌角”頻頻;蘆頭碩大,形狀不一:有的“姜”狀,有的“塊”形,有的葉間長芽,有的芽生蘆頂,也有的芽中再生芽的;有的群芽叢生,葉鞘扭曲多樣,鞘端多有彩頂或米狀珠粒。葉片千姿百態(tài);細心觀察那有不出奇花的。

  五、花色真?zhèn)危荷讲蛇x色花,需看正反二面色:正面色艷背面暗,此花顏色難算珍;下山日久花變色,不可一見就鐘情;色純無雜為真色,真色鮮艷方為珍。

  六、花香有真諦:葉片二緣見分明,緣齒越深香亦盛;無齒春蘭香濃郁,其中必假找原因;切莫粗心“交學費”。蘭品新英無窮盡,名花必有名特征。實踐之中多洞察,群英協(xié)作道理真。

  當前陽臺養(yǎng)蘭應注意什么??

  白露一過,我國的不少地方,尤其是長江以北地區(qū),開始進入真正的秋季。白天最高氣溫一般低于30度,晚上氣溫一般在20度左右,非常適合蘭花生長,蘭花進入了一年中的又一個黃金季節(jié)。秋季降水減少,濕度降低,氣候干燥,光照充足,溫差較大。陽臺養(yǎng)蘭者應根據秋季氣候特點,與時俱進,積極應對,應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提高濕度,適時澆水,謹防菱殼燥。正常年份,秋季降水明顯減少,空氣濕度隨之降低,天氣干燥。因此,對陽臺養(yǎng)蘭者而言,首要的任務是提高空氣濕度。可采取水槽增濕、地面噴水、加濕器加濕等多種措施,努力營造不低于40%的空氣相對濕度。金秋時節(jié),天高云淡,陽光明媚,水分蒸發(fā)量大,盆土易從盆底燥上,形成“菱殼燥”,影響花蕾的發(fā)育,危害蘭根。對此,前人有“秋不干”的古訓,很有道理。為避免“菱殼燥”,藝蘭人須勤于觀察盆土干濕狀況,發(fā)現盆土偏干,應適時澆透水,以保持土壤潤而不漬為好,切忌盆土過干。

  二、增加光照,加大溫差,促蕾壯苗。秋季空氣中塵埃減少,透明度高,艷陽高照,平均溫度在22度左右,晝夜溫差可達10度左右,非常有利于蘭苗的生長。蘭友應抓住有利時機,盡量降低遮蔭度,大膽地讓蘭花接受充分的光照,特別是對滿盆起發(fā)壯草更應如此。晚上應將陽臺推拉窗盡量打開,讓其充分通風換氣,盡最大限度加大晝夜溫差。實踐證明,金秋蘭花增加光照,加大溫差,是促蕾壯苗的捷徑。

  三、針對植料,適度施肥。進入九月份,一般蘭蕙起發(fā)壯草紛紛現蕾,新苗生長迅速,消耗了大量養(yǎng)分,適度施肥很有必要。不過,施肥不能搞一刀切,需要針對植料情況靈活把握,區(qū)別對待。對用蘭花泥養(yǎng)蘭且換盆不足一年的一般無須施肥,對使用顆粒植料養(yǎng)蘭的要適量施一次有機肥。秋季適時施肥,對來年蘭花的發(fā)芽開花都很有好處,要認真對待。

  四、注意通風,預防病蟲害。秋季蘭蕙生長迅速,也是病蟲害的多事之秋。這一季節(jié)如通風不好,盆蘭受蒸易起黑斑,薊馬紅蜘蛛等害蟲也危害蘭花生長。預防的措施是加強通風,及時噴施藥物預以防治,最好用石灰水或其他殺菌藥物對養(yǎng)蘭場地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消毒,防患于未然,以杜絕各種病蟲害的發(fā)生。

  五、換盆分株,區(qū)別對待。秋分過后,蘭蕙的營養(yǎng)生長大都趨于結束,是一年中換盆分株的最好時期。一般而言,栽培兩年以上的植料養(yǎng)分大都耗盡,應適時翻盆更換,以供蘭花生長之需;弱苗可適當延長翻盆年限,翻盆過勤反不利于蘭花的復壯。翻盆分株前盆土宜略干,以防損傷蘭根;分株用具如剪刀應專用并進行消毒,分株的切口及修剪根部的傷口須涂以滅菌粉,以防傷口感染;分株場地應清潔,清洗蘭株的水要衛(wèi)生,切忌一盆水用到底,最好用自來水龍頭沖洗;清洗好的蘭株切忌暴曬,應放在陰處晾干為好。對蘭花的分株應從實際出發(fā),順其天性,區(qū)別對待。蘭蕙是喜歡群居的植物,一般不能分株過勤和單植。但這并不是說盆栽蘭花苗數越多越好。實踐證明,蘭蕙如4-5代同堂共生不分,反而不利于生長,須適時分株。蕙花由于假球莖過小,分株更不宜過勤,一般4-5株聯體種養(yǎng)為好,一般不宜單株種養(yǎng),否則,事與愿違,導致失敗,蘭友應盡量避免之。

  蘭花澆水

  水是蘭花的生命之源,是蘭花生長之根本。給蘭花澆水是蘭花栽培管理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古人云:“養(yǎng)蘭一點通,澆水三年功” 。這話是頗有道理的,它說明給蘭花澆水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才能掌握。前人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現代科學的探索,為我們提供了一條捷徑,他們對蘭花澆水問題的認識,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思索、去研究。

  一、水是蘭花的生命之源

  首先,水是蘭花植株原生質的重要成分。蘭株原生質的含水量一般在80%以上,如果含水量減少,生命活動便受到影響。如果原生質失水過多,就會引起原生質的破壞,而導致植株死亡。

  其次,水是蘭花植株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原料。蘭株體內的同化、異化作用,均需水分子參與,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解反應等。

  再次,水是蘭花植株代謝過程的介質。栽培基質中的營養(yǎng)元素只有溶于水,才能被蘭花根系吸收,各種代謝產物也必須隨水轉運到蘭株體內各部分。

  第四,水能使蘭花植株保持固有的形態(tài)。蘭株細胞內只有含有大量水分,才能使細胞膨脹,植株挺立,便于接受光照和氣體交換,蘭株一旦失水就會萎蔫。

  第五,水能調節(jié)蘭花植株的體溫。水有很高的汽化熱和比熱,又有較高的導熱性,有利于蘭株保持體溫和散發(fā)熱量,給蘭花澆水,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調節(jié)蘭花植株的體溫。

  總之,水是蘭花的生命之源,是蘭花生長之根本,適當地滿足蘭株對水的需要,是蘭花生長最重要的條件。

  二、給蘭株供水的二條途徑

  蘭花植株所需水分之供給有二條途徑:一是靠根部吸收植料中的水分,通過維管輸送到全草;二是靠蘭葉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以供蘭株新陳代謝所需。懂得這一道理,也就知道該如何向蘭株供水了。

  三、給蘭株澆水的方法

  給蘭株根部供水的方法有:灌、灑(淋)、浸三種。“灌”就是用水壺沿盆邊注水,此法的優(yōu)點是水不會灌到葉心,缺點是澆水速度慢,且難以澆透,要反復灌多次才能達到澆透的效果。“灑”就是用噴壺或蓮蓬頭灑水,把整個養(yǎng)蘭環(huán)境都噴濕,讓水從土表滲到蘭根,濕潤蘭盆,此法的優(yōu)點是水可澆透整個蘭盆,缺點是水易濺到葉心內,要小心使用,否則會爛心。“浸”就是將蘭盆的四分之三連同植料一起浸入水中,優(yōu)點是水可浸透,缺點是容易傳播細菌,且費工費時。養(yǎng)蘭高手常將這三種方法混合使用,效果十分理想。

  給蘭葉供水的方法有:噴、增濕二種。“噴”就是用噴霧器噴出細霧,直接散落在蘭葉上,讓蘭葉通過氣孔吸收進體內。“增濕”就是增加空氣濕度,讓蘭葉吸收。增濕的方法亦有幾種:一是用增濕機彌霧,增加空間濕度;二是增加水面,在蘭架下多設水盆,靠水分揮發(fā)來增加空間濕度;三是人工模擬降雨,濺起水霧,增加空氣濕度;另外亦有用增氧泵放水盆內幫助揮發(fā)水氣等等。

  四、給蘭株澆水的水質

  野生蘭花是靠雨水生長的,因而栽培蘭花用水要自然而純凈,以清潔、微酸(ΡΗ性值為5.5左右)為好,通常以雨水為佳,河水為優(yōu),自來水為次,井水不可用。“雨水”中肥料成分多而全,其中春雨特佳,雷陣雨偏優(yōu),秋雨次之,人工雨忌用,酸雨有害。“河水、塘水”是雨水匯集而成,對蘭花有益,但受工業(yè)廢水污染的河水則不可用;“自來水”如取自地下則不可用,如取自河中其本質仍是雨水,但經水廠加工后,有消毒、澄凈制劑存在,這對蘭花是有害的,不可直接施用,解決方法有二:一是用幾個缸注滿自來水,露天曝曬,存放多日,周轉使用;二是放入少量果皮如桔皮、蘋果皮等,存放一二天后再用,這對改變自來水的水質有實效。“井水”屬地下水,一是溫度低,驟然澆灌對蘭花生長不利,二是偏堿性,井水中含鈣、鎂的鹽分較多,經常澆灌對蘭花是有害的。

  五、給蘭株澆水的時機

  蘭“喜潤而畏濕,喜干而畏燥” ,這句古人之言很有科學道理的。“濕” 、“潤” 、“干” 、“燥”是有程度不同的區(qū)別的,過潤即濕,“濕”為水分過多,會使蘭根窒息腐爛死亡;過干即燥,“燥”為水分過缺,會使蘭株萎蔫,生長受挫,甚至干枯至死;而“干”與“潤”為水分適中,是蘭花生長所喜愛的狀態(tài)。要認識“干”和“潤”這個關健問題,必須在實踐中細心觀察和體驗,逐步積累經驗才能真正掌握,無速成辦法,非“三年功”不可。一般說來,在盆面植料干而不燥,盆底孔潤而不濕時,即為給蘭株澆水的最佳時機。不必等盆土完全干透了再澆,否則對蘭花的生長發(fā)育會造成不良影響。

  六、給蘭株澆水要依據自然因素

  對蘭株澆水,要依據影響蘭株蒸騰作用的濕度、溫度、光照、風力、季節(jié)、天氣等各種自然因素,從而作出不同的水分管理措施。

  首先,要看濕度。如空氣中濕度較低,蒸騰作用強,就要多澆水;反之空氣中濕度高甚至飽和,蒸騰作用幾乎停止,就要少澆水甚至無須澆水。

  其次、要看溫度。氣溫高蒸騰作用加快,需水量大,澆水次數亦相應增加;反之氣溫底,水分子活動緩慢,擴散力弱,需水就少。

  再次,要看光照。光照強蒸騰作用加快,加速水分子擴散,需水量多;反之需水就少,因此光照不同,遮光度不同,對水的管理也不同,受陽的多澆,背陽的少澆。

  第四,要看風力。風力強水分蒸發(fā)快;風力弱水分蒸發(fā)慢;干燥的西南風會增強蒸發(fā),相反潮濕的東南風會導致蒸騰作用相對減弱;置于風口的蘭盆受風多水分蒸發(fā)快,背風處受風少的蘭盆水分蒸發(fā)慢。

  第五,要看季節(jié),季節(jié)不同溫度、濕度、光照均不同,蘭株的蒸騰作用差異也很大。氣候炎熱干旱的夏季多澆;梅雨季少澆或不澆;低溫陰冷的冬天不澆;氣溫較低的早春少澆;氣候溫和的暮春正值發(fā)芽期多澆;干燥的秋季多澆。

  第六,要看天氣,自然界天氣變化無常,不同的天氣光照、溫度、濕度均不同,蘭株的蒸騰作用也千差萬別。基本做法是:晴天多澆、陰天少澆、即將下雨不必多澆、下雨(雪)天不澆。

  據此,對蘭株澆水很難有一個準確而統(tǒng)一的管理方法,所謂“幾天澆一次水”的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七,給蘭株澆水要根據蘭情

  給蘭花澆水,總的原則是“不干不澆,澆則澆透” 。然而在日常管理中情況是復雜的,要根據蘭花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待。

  首先,要根據蘭花的生長季節(jié)。蘭花在生長期或孕蕾期應多澆水,休眠期應少澆或不澆,發(fā)芽期應多澆,發(fā)芽后可少澆,花芽出現時多澆,開花期少澆以延長花期,花謝后停澆數日,讓其休眠然后再澆。

  其次,要根據蘭花的生長情況。蘭花長勢強壯的多澆,長勢較差的少澆,病株不澆,需搶救的蘭花少澆或不澆,盆內植株多的多澆,少的少澆。

  再次,要根據栽培基質的保濕情況。基質顆粒細、保水力強的基質水分消耗慢(如山土木屑等),需減少澆水次數;相反顆粒較粗的基質保水力弱(如仙土),則需增加澆水次數。

  第四,要看盆缽的質地和大小。透氣性強的瓦盆要多澆,透氣性差的紫砂盆、塑料盆要少澆,小盆易干,大盆難干,澆水的次數亦有區(qū)別。

  總的說來,給蘭花澆水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不可千遍一律地簡單化。

  八、給蘭株澆水的時間

  給蘭株澆水,在時間上亦有一定的科學性??偟恼f來,以上午澆水為好。

  一般說來,暮春和夏秋蘭花在室外時,以早上澆水為宜:一是經過一夜的降溫,早上盆中植料溫度較低,此時澆水不會傷苗;二是早上澆透,至傍晚轉潤,夜間空盆無漬水,盆中空氣流通,有利于蘭根呼吸循環(huán),有利于蘭花生長。三是如傍晚澆水,夜間水分蒸發(fā)慢,易造成漬水,而白天蒸騰作用快時盆中已轉潤,造成“須干時盆中漬水,須潤時盆中缺水”的局面;四是傍晚時蘭盆溫度尚高,驟用冷水澆灌突然降溫,會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五是夜間氣溫底,蘭株細胞活動弱,過多水分會造成病菌繁衍,還會滋生蝸牛、蛞蝓。而冬天和早春蘭花在室內時,澆水的時間則適當推遲,到上午氣溫回升后九時左右或中午澆水為好。

  關于澆水時機,總體上把握的原則是:蘭花澆水以上午為好,氣溫高時早一點澆,氣溫低時晚一點澆。

  九、給蘭株澆水的量

  “澆則澆透”是對蘭花澆水量多少的一種衡量標準。什么是“澆透” ?“澆透”的標準是不僅使水從盆底孔流出來,并且要濕透盆中全部植料。往往澆一次水,雖有水從底孔流出,仍達不到“透”的標準,為了使盆中植料濕透,可分數次澆或采用浸盆法澆水,對于干燥的顆粒植料,非浸盆不能澆透,但采用浸盆法不要連續(xù)使用,須間隔一定的時候,讓蘭花有喘氣的時間。另外冬天及早春,用水量不宜太大,以潤為好。

  十、給蘭株澆水的幾項注意點

  給蘭花澆水還有許多注意點:

  首先,要注意水溫。冬天勿用冷水澆灌,水溫要和室溫相近,以8—10°c為宜。夏天勿用熱水澆灌,如用水塔儲水,需防水溫過高傷及蘭株、蘭根,水溫不能超過25—28°c,也不能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傷及蘭株。

  其次,要注意濕度??諝鉂穸忍?,達90--100度時,萬不可澆水、噴霧,白天濕度以70--90為宜,濕度太大會減弱根部吸收水分的作用,影響生根數量,使蘭株失去原動力。

  再次,要注意保護新芽。新芽開叉期,以實施根部澆水為宜,盡量少灑水、噴水,否則水灌葉心引起漬水腐爛,造成損失。

  第四,要注意不澆半截水。有人錯誤認為蘭花不可多澆水,因而不敢澆水,常澆半截水,盆料長期上濕下干,造成根部因缺水干枯。

  第五,要注意少澆靜置水。用水塔儲水,靜置時間太長,水分子則成鏈狀體,時間越長越不易拆散,難以參與代謝活動,不利蘭株吸收。

  第六,要注意澆“還魂水”。傍晚施肥以后,蘭株通過一個晚上的吸收,能有效地吸收大部養(yǎng)分,此時最需水分,就象人飯后要喝茶一樣,因而第二天早上需澆“還魂水” 。其作用有二個:一是沖洗掉葉上濺沾的肥液;二是洗去盆中殘肥,以防肥害。

  第七,要注意澆水不要太勤。蘭花對水的寬容度是很大的,是比較耐旱的植物,略干一點影響不大。相反濕了可不行,積水24小時就會造成窒息,日常栽培中,絕大多數人是愛蘭太甚,澆水太勤,造成根部腐爛,以致植株死亡。

  第八,要注意“酸雨”。如用雨水,有二種雨水不可用,一是酸雨水不可用來澆蘭。所謂“酸雨”即懸浮于空氣中的硫化物、氟化物及其它酸性物質,降雨時隨之降落,形成“酸雨” ,此水切不可用來澆蘭;二是人工降雨的水,雨彈中含有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溶于雨水中,用來澆蘭也會腐蝕蘭根。

  第九,要注意不任意噴水。“噴水”是必需的,除補充水分外,還可使蘭葉保持清新,有利于蘭葉呼吸和進行光合作用,但也不能隨意噴水:強烈日光照射時不能噴;高溫天氣不能噴;無風難干時少噴;有雜質的水不能噴;雨天濕度太大時不能噴等等。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