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 線 面反射療法 點:穴位點按;人體共有361個經穴與47個經外奇穴。有的常用穴位如果你懂得運用手法去刺激它,會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下面告訴大家一些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要作用: 百會:位于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即當頭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點上。刺激此穴有集中精力、增強記憶力之功效。當您在辦公室感到困倦、難以集中注意力時;不妨用拇指指腹點按此穴片刻,會令你神清氣爽。 曲池:曲肘90度,橈側肘橫紋消失處是穴。此穴有良好的降壓作用?;加懈哐獕旱呐笥芽梢越洺|c按此穴,防病保健。另外,此皮對皮膚病、肘臂攣痛亦有良好的效果。 合谷:五指自然并攏,虎口附近肌肉隆起最高處是穴。如果牙痛、流鼻血、感冒頭痛時,掐掐此穴可緩痛止血。 足三里:位于外起膝眼下3寸處。此穴不僅對胃腸不適,如胃痛、嘔吐、腹瀉、便秘有治療作用,而且還是人體保健強身一大要穴。有病祛病,無病強身,增強免疫力,延年益壽。用艾灸效果更佳。 后溪:在小指尺側第五掌骨后方。微握拳,小魚際上部突出的尖部即是此穴??芍委熂毙匝⒙湔?。在刺激穴位的同時,腰或頸部配合向患側扭轉,以打通經脈,松解粘連。 睛明:內眼角稍內上方凹陷處。近視、用眼疲勞可閉目點按此穴,按摩眼周,可養(yǎng)眼明目,緩解視疲勞。 委中:腿窩正中凹陷處。如果您腰酸背痛,腿部困乏,用拇指指腹點按幾分鐘,可感到腰背輕松,腿腳活動自如。流鼻血時,用蘸了涼水的手掌拍打此穴至紅,可止血。 涌泉:足底(去趾)前1/3凹陷處。中暑、昏厥病人可用此穴強刺激急救。也可用于頭暈、目眩、失眠。此穴亦為保健穴位。 內關:腕橫紋上2寸兩肌腱之間。是心血管病首選穴位,對心痛、胸悶、心動過速及過緩、心律不齊、冠心病、心絞痛都有很好效果,還可防止暈車暈船。 關元:臍下三寸。對男性遺精、陽痿、早瀉,女性月經不調、痛經有很好的效果。多用灸法,孕婦慎用。 水溝:即老百姓常說的“人中”。在人中溝上1/3與下2/3交點處??蓳尵然杳?、呼吸衰竭者。此穴須用大拇指尖強刺激方可奏效。 線:經絡推拿;人體的臟腑之間的聯(lián)系也與經絡的溝通聯(lián)系密切相關。十二經脈中,每一經都分別絡屬一個臟和一個腑,這是中醫(yī)臟腑相合理論的主要結構基礎。如手太陰經屬肺絡大腸,足陽明經屬胃絡脾,手太陽經屬小腸絡心等。某些經脈除絡屬特定內臟外,還聯(lián)系多個臟腑。如足少陰腎經,是十二經脈中聯(lián)系臟腑最多的一條,不但屬腎絡膀胱,還貫肝、入肺、絡心;足厥陰肝經,除屬肝絡膽外,還挾胃、注肺中等。亦有多條經脈同入一個臟的情況,如手太陰經屬肺,手陽明經絡肺,足厥陰經注入于肺,足少陰經入肺中,手少陰經過肺等。此外,還有經別補正經之不足,如足陽明、足少陽及足太陽的經別都通過心。這樣,就構成了臟腑之間的多種聯(lián)系。我們做反射療法時,運用手法對人體主要經絡進行推拿(要注意經絡的走向),能起到疏通經絡,調整百病的作用。 面:肌肉放松;資料表明,人體全身的肌肉共有639塊。約由60億條肌纖維組成,其中最長的肌纖維達60厘米,最短的僅有1毫米左右。大塊肌肉有2000克重,小塊的肌肉僅有幾克。一般人的肌肉占體重的百分之35--45。肌肉內毛細血管的總長度可達10萬公里,可繞地球兩圈半??梢娙梭w的肌肉里的毛細血管是多么的豐富。現(xiàn)代的人們由于長時間的用電腦、開車等這些工作,經常使身體好的部位的肌肉長時間處在緊張的狀態(tài),致使肌肉僵硬、血液循環(huán)不好,導致肌肉的勞損。我們在做反射療法前后,運用各種輕手法,,使其全身各部位的肌肉都很好的放松開來,促進了血液的循環(huán),這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本文是我從事反射療法工作以來的一點點體會,整理后把它寫在這里,目的是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各位反射療法的專家學者參與進來,大家多多交流,共同把反射療法這項偉大的事業(yè)發(fā)揚光大。(本人的QQ是:349089131,真誠結交從事反射療法的各位專家學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