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成化、弘治時期開始,明代書法發(fā)生了新的變化;一是臺閣體書法隨著朝廷的腐敗而日弛,已失去往日雍容遒麗的風范,表現(xiàn)為刻板僵化,漸漸失去藝術生命力;二是朝野書家普遍地意欲擺脫臺閣體束縛,故又開始崇法魏晉法帖,以暢神適意、抒發(fā)個人情感為目的的書風重新在文人書法中興盛。由此,明中期書法以成化、弘治時期為過渡,走向正德、嘉靖時期以吳門書法為主體的又一昌盛時期。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云:“天下法書歸吾吳,而京兆允明為最,文待詔征明、王貢士寵次之。”祝允明傳世書法極多,工小楷、行、草,尤以狂草最顯本色,如《李白歌風臺》卷、《赤壁賦》卷等,揮毫落紙如行云流水,千變?nèi)f化,奇宕瀟灑。文征明善楷、行、草、隸諸體,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小楷書法,年九十仍能作蠅頭小楷,人以為仙。《真賞齋銘并序》師法《樂毅論》、《黃庭經(jīng)》,《歸去來辭》師歐陽詢,行草《七言律詩四首》卷師《圣教序》、智永等。王寵書學不如祝允明、文征明廣博,而專務晉唐風韻。代表作有《宋陳子齡會試詩》、《五言律詩》、《張畢勵志詩》等。 文征明《滕王閣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