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一路走來
——書與人的斷代之想
遙念蘇子,《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 腹有詩書氣自華。”窮苦歸窮苦,曠達,一貫不渝。有清,黃仲則《雜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似三分怨氣難平,又七分傲骨不彎。讀書人,就在這自華與自省的無用中悲哀喜樂,行走過時光的風煙。
圣人,本是平凡的夫子,讀書,授書,縱使累累若喪家犬,心內(nèi)的弦歌雅樂依舊煌煌如鐘鼓,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頌揚的,是執(zhí)禮、是雅言,是知我罪我的薪盡火傳,是沂水畔,鏗然后的會心喟嘆。七十二粒讀書的種子,自此破土、萌芽,讀書人的故事,一一展開……
天漢,大風起兮,古今的書卷被一一掀開,最末,最華彩一章,不是罷黜并獨尊,卻是看天人之變者,以血淚傷心,熔鑄出的一家之言。從軒轅的神明,到斯世的武功,聽長歌浩蕩于天地,聽一個孝子在父親墳前鋪擺出千年變遷后的痛哭失聲,讀書于司馬,有不可承受之重,但,他選擇了一肩挑起,自此,世間多了一部無韻之離騷……
挑起書本的還有蕭繹,這舍身的皇帝,身未舍入空門,肩上書,終究舍入火獄,劫難一場,傷了一個朝代,傷了萬卷書的聲名。讀書至于傷人亡國,罪歸何處,書本無語……
怨氣在無語中積蘊,直至那個秀口一張的人,吐出盛唐!
天縱之英,或者天譴之靈,正是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正是他,“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書本,原本可以化沉重而輕靈。碧落黃泉,傳著一個讀書人的名號——李白。
讀書好玩,如不好玩,何至于仰天大笑出門去;讀書好玩,如不好玩,何至于天子呼來不上船……就這樣,玩并且讀著,讀并且寫著,盛世光陰凝結(jié)為紙箋,寫滿退蠻的狂草,寫滿無敵的清新……
皇宋,有讀書人好泛舟赤壁,幾卷妙法,一盞青燈,就是他的十方世界。這世界,有驚鴻的孤高,有錦帽貂裘的曠蕩,有花非花的似醉而醒的惝恍,有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的執(zhí)拗,那一肚皮的不合,從此成為書生的宿醉,而所有人的眼角,自此,掛著淚痕。
所謂逝者如斯,正因為有不逝者如彼吧。
荒唐,十年的荒唐成就一個金玉的夢境。讀書人,蹣跚至于大清。造化,或者氣運,鐘于雪芹。雪中本無芹,正如世間本無清夢。只是,那石頭還在,那株草上依舊有淚珠,于是,有了長長的訴說,有了真真假假的情仇。
自有書,就有讀書人的嘆息并狂歌,山河入夢,清風入夢,七十二子的風姿,漢唐的袍袖,一并入夢,自此,只愿長醉不愿醒……
2008,首善的京華。無休的喧囂擾攘內(nèi),行走著疲倦的人群,醉客,
何在? (語文老師 孫玉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