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股價高低相對論——我的《布林線》讀書筆記

 apollo 2009-06-19

再次閱讀《布林線》,適逢加入學習中心專家團,不由得想起在MACD獲取已然太多,應該有所付出了!然而我又心中惶惶,因為我只是學習中心的認證會員,而不是實戰(zhàn)的行家,實戰(zhàn)成績也很一般!現(xiàn)在還處于不斷的學習階段,因此,不敢說別的,只是把自己學習《布林線》的筆記打出來(我是在本子上做了筆記的),請大家批評指正!
    在寫這個帖子之前,我先在論壇上搜索了一下,也有朋友貼過《布林線》的讀書筆記,這些筆記大多講的是boll+kdj+……之類的,也有講什么提款機的,感覺不知道是這些朋友不肯說出自己的真實體會呢?還是真的沒有讀出《布林線》的精粹?談得最深奧的也就是關于指標陷阱,然而就我讀書下來的體會,這個不應該是布林線的精華!于是,也給了我貼這個讀書筆記的勇氣,希望與大家共勉。

這是我第二次看《布林線》,慢慢地讀,細細地品,記下來當作一個書簽,吸收了就是一個臺階!
前言
    布林格先生獨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市場分析方法,即理性分析,它是介于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之間,是兩者的有機結合,而布林線正是理性分析的最基本的分析工具。
   技術分析者認為,股票不等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不等于股票,兩者之間僅僅是邏輯上的聯(lián)系。
    理性分析則認為:上市公司的股價走勢也會對公司的經(jīng)營產(chǎn)生相當大的影響。因此,理性分析者即會了解股票,也會了解公司。
    布林線的定義:布林線就是圍繞股價的上下波動而劃出的一個通道。其目的是對股價設定一個相對高和相對低的界定,股價接近上軌,就顯示股價偏高;反之,股價接近下軌線,就顯示股價偏低。
    布林線的中軌,就是缺省的20日均線,寬度是2倍的標準差。
    從中可以看出,20日移動平均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而目前一般的分析軟件中布林線的中軌大多設定為26,應注意分析其差異。





第一部分:開篇
第一章基本介紹
    首先,我認為這是《布林線》這本書中提綱挈領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書中指出:“以相對論的觀點看世界和看事物已成為整個世界和社會的一種發(fā)展趨勢。”這是一種東方哲學觀的哲學思辨。“在證券市場,這種觀念的轉變同樣存在!”
    布林格先生提出了用相對論的觀點來分析證券市場和證券市場中的個股走勢的觀點,對于擺脫投資者在市場中常常遇到的兩種交易陷阱即:賣高陷阱和買低陷阱,布林線具有獨特的功能!
    布林格先生指出:“對于一個非線性的非常復雜的市場,能幫助人們認識的方法就是相對性工具!
    布林格以相對性的概念重新定義了高與低的概念:所謂的高,即在布林軌道的上軌上可以謂之高;所謂的低,在布林軌道的下軌線可以謂之低!這里明確的指出了在股票市場中所謂的高低的相對性的概念。
    賣高陷阱就是投資者在所謂的高點賣出之后,股價不僅不跌,反而繼續(xù)一路上漲。
    買低陷阱就是投資者在所謂的低位買進之后,股價不僅沒有止跌,反而繼續(xù)一瀉千里。
    這就是我們在看kdj等超買超賣指標時常常遇到的困惑,kdj明明已經(jīng)超買了,怎么繼續(xù)在高位鈍化了呢?明明已經(jīng)低位超賣了,怎么又深不可測呢?
    布林線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有效的工具!


[
第二章:基本數(shù)據(jù)及圖形
    在這里,開盤價重新獲得了重視,對數(shù)坐標得到布林格先生的推崇!布林格建議采用對數(shù)坐標和布林棒來代替普通的算術坐標和K線圖。
    分析價格走勢,離不開對應的成交量的關注,布林格先生提出兩點:1、最為典型的均量線是50日均量線。2、如何利用均量線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布林線創(chuàng)設了一種相對衡量指標:成交量/50日均量*100。
    體會:50日均量線是一條很平坦的線,要看出W、M形態(tài)比較困難,但是把K線突破中軌,而成交量在當日或次日突破50日均量線作為放量突破的指標,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至于布林棒,有點模糊,我覺得蠟燭圖就不錯。

第三章:確定時間周期
    不同的時間周期對于不同的投資者,有著不同的意義。時間周期按投資者的風格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不同的周期有著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能相互混淆。
    但是布林線可以用來短、中、長期的分析。經(jīng)驗表明,20日移動平均線作為布林中軌在許多金融分析中是最為有效的!
    你選擇不同的周期,你需要選擇不同的標準差。你應該根據(jù)你自己的投資習慣,選擇合適的時間周期和標準差!
    時間周期為20的布林線公式:
    上軌線=中軌線+2*標準差;
    中軌線=周期為20的移動平均線;
    下軌線=中軌線—-2*標準差;




第四章:沒有一勞永逸的投資建議
不存在一勞永逸的投資建議;
布林線能幫助你有效的判斷市場的風險收益特征!
應當把各種技術指標綜合應用!

第五章:讓技術分析為你所用
在領會《布林線》的分析理論的精髓后,獨立思考;
認識你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確立一套嚴格的投資紀律!并一直走下去!


第二部分:基礎
第六章:關于帶狀分析的歷史演變
    看這一章,使我想起原來我一直以為所謂的包絡線就是布林線,現(xiàn)在才知道,其實不然!在這里我看到了薛斯通道,J.M.Hurst在1970年創(chuàng)立一種叫等寬曲線的通道,來描述和分析股價運行中的周期性狀態(tài)。薛斯根據(jù)股價運行中兩種不同的時間周期畫出兩個曲線狀通道,其中一個通道套在另一個通道中,且在股價的關鍵點處,正是兩個通道相重合的點上,重合點對于股價趨勢變動的分析很有意義!
    這里,布林格提出了描繪布林線應該采用典型價格的問題,通常,我們都是采用收盤價來描繪布林線,但是布林格認為應該推薦使用典型價格,所謂的典型價格就是:

典型價格=(high+low+close)/3或者
               =(o+h+l+c)/4;

第七章:布林線的基本架構
    布林線的中軌為20日的移動平均線,以復雜的指數(shù)平均線和加權平均線與簡單的移動平均線相比,沒有更大的優(yōu)勢!

第八章:布林線的兩大指標
%b和布林帶寬
%b:主要表明當前價格在布林線中的位置,它是進行交易決策時的關鍵性指標。
指標的代碼是這樣的:(飛狐的)
%b指標:
MID :=  MA(CLOSE,N);
UPPER:= MID + P*std(c,n);
LOWER:= MID - P*std(c,n);
%b=(c-lower)/(upper-lower),colorwhite;
當最新價位于上軌時,%b=1;
當最新價位于下軌時,%b=0;
當最新價位于上軌之上時,%b大于1;
當最新價位于下軌之下時,%b小于1;
%b的大小可以看出當前價格所處于布林線中的位置,如,當%b=1.1時,表示股價超出上軌10%的幅度。當%b=-0.15時,表示股價跌破下軌15%。
%b的作用:
1、幫助你提供投資決策的分析依據(jù);
    當股價越過布林上軌,即%b大于1時,21日的Ⅱ指標卻是負值時,此時通常提示注意風險,考慮堅決賣出;
2、幫助你分析和識別股價走勢形態(tài);
    這里就是引用股價相對論的地方了。當你的操作原則是:股價二次探底成功,股價回升時邁進,此時運用%b,注意兩次探底前后%b值的變化,當?shù)诙翁降讜r,%b比前一次探底時大,表示探底成功,結合成交量,可以確認買點!


布林帶寬:
指標公式:(飛狐)
布林帶寬指標
MID :=  MA(CLOSE,N);
UPPER:= MID + P*std(c,n);
LOWER:= MID - P*std(c,n);
bwidth=(upper-lower)/mid,colorwhite;
作用:
1、識別布林線收斂性的大小變化;
2、預示市場新趨勢形成的前期征兆;布林線越收越緊,意味著市場即將轉勢;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3、預示一波強勁趨勢的結束;

第九章:統(tǒng)計原則
    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股價的變化,呈非正態(tài)分布,即:股價大幅下跌和大幅上揚的時候比盤整的時候更多。
    回歸,當股價偏離均值達到一定程度后,他會向均值回歸。當股價處于上軌或下軌時,市場可能產(chǎn)生反向運動,促使股價向中軌靠攏。但是,這并不是立即就進行的,還需要結合技術分析指標的證實。
    布林線會呈現(xiàn)周期性的膨脹和收縮變動。低波動率之后將會出現(xiàn)高波動率。

至此,可以說布林格先生已經(jīng)為我們解剖了布林線的真正的精華!至于后面的形態(tài)、指標以及指標陷阱等都是源自于這個相對性的理論。
    因此,我們也可以掩卷沉思一番,何謂相對性?何謂高?何謂低?
    所謂的高、低,就是在布林線中的位置的高低。我們來看看圖例:




 




    為什么會出現(xiàn)絕對股價上漲了,然而在布林軌道中的相對位置卻低了呢?這是由于布林線的計算方法造成的。由于采用了標準差來界定軌道,所以才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我們看到,在M頭中,股價的相對位置低了,就會迎來一波下跌;在W底中,相對位置升高,就會產(chǎn)生一波上漲。至此,我體會到布林線中有最具有實用價值的兩個信號。
    第一就是背離。
   絕對價位升高了,而相對位置卻下降了。表明向上的趨勢正在削弱,買入的力道正在減退。我們再來看圖1:
    對于底部的W底,絕對價位降低了,而相對位置卻在升高了。表明向下的趨勢正在削弱,賣出的力道正在減退,買入的力量正在增加。我們再來看圖2:




 





今天又開盤了,暫停讀書。帖一個上證指數(shù)的布林線指標。




    書接前回!
    上回我們說到:我體會到布林線中最具有實用價值的兩個信號。   第一就是背離。第二個信號是我看了書后自己總結出來的,請允許我暫時保密,待到此貼加精再說。這個信號的實用價值在我最近的操作中,我抓住了幾個強勢股的所有的最凌厲的上漲,避免了上漲過程中的洗盤和回調!
接下來就是全書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布林線的形態(tài)分析
第十章:形態(tài)的識別
    布林格說:從本質上講,技術分析就是對技術形態(tài)的描述,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布林線來識別形態(tài)。
    W底的研判:這一部分可以合并到第十二章的W型形態(tài)一起講述。


第十一章:五點型形態(tài)
Robert levy認為:任何形態(tài)都可以看作由五點構成,而Arthur則認為,所有形態(tài)都可以歸納為兩大類,即M頭和W底,還可以進一步歸為:上升趨勢、下跌趨勢、頭肩頂或底,三角形態(tài)。
M頭和W底又可以各分為16種,見圖




 


 
第十二章:W形態(tài)
    W形態(tài)一般可分為三種:1、右底高于左底型;2、右底等于左底型;3、右底低于左底型。
如何利用布林線正確判斷和識別W形態(tài):
    通常認為:標準的W底是股價兩次探底,第二次探底的低點應該比第一次的低點高。而實際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相同或更低,從而導致誤判。
    布林線認為:判斷第二次探底時是否比第一次高,不應該以絕對價位來判斷,而應該以股價在布林線中的相對位置來判斷。如:股價第二次探底沒有像第一次探底那樣沖出布林下軌,那么即使第二次探底的股價比第一次更低,也可以看作右底比左底高。
    當W底形態(tài)確認后,一旦股價向上突破,而且成交量放大,就應該買入做多。
看圖:




 





圖片附件: W底左低右高1.gif (2006-12-2 22:48, 5.38 K)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shù) 3
http://bbs./attachment.php?aid=997120

 

第十五章:M型形態(tài)
    頭肩頂形態(tài)實際上是由很多M型形態(tài)組成的。采用布林線可以幫助識別頭肩型。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頭部分成若干個小的組成形態(tài),拆解成一系列的M型逐一分解、分別判斷。
頭肩形態(tài)與布林線的關系:
    一般左肩會越過布林上軌,回落時僅觸及布林中軌,然后反彈。如果,股價創(chuàng)出新高,而在布林線中的相對位置卻越來越低,(即由超出上軌——摸上軌——低于上軌),成交量也逐步萎縮,即為多方力量逐步衰減的跡象。
    識別頂部形態(tài)時,應與M型相聯(lián)系,而不要考慮W型。
    看圖:




 



 





在下圖的頂部形態(tài)中我們還可以繼續(xù)分解成若干個M形態(tài)




第十四章:行走在布林線上
    我們常??吹接行┧^的布林線“使用技巧”上說到:股價碰到布林上軌就拋,股價觸及布林下軌就買進等等。然而,在實戰(zhàn)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股價碰到了上軌,kdj也見頂,但是股價不但沒有回調,反而一路高歌猛進,把你拋在地板上,痛苦萬分!如果你看到股價觸及到了下軌而貿然買進,那么有很大的可能是你要開始經(jīng)受股價沿下軌滑落的痛苦!
    為什么會這樣?
    布林格先生告訴我們:股價在軌道線上的觸點不代表任何東西,僅僅只是一個信號而已,不能夸大其決策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股票指數(shù)越出軌道外,很多時候只是一個趨勢持續(xù)的信號,而并非反轉的信號。需要等待其他指標的確認。
    判斷股價是否會沿上下軌道持續(xù)運行,較有效的指標是vol,AD%,%Ⅱ等指標。




 



 



 

第十五章:布林線的收斂與放大
      也許,這是布林線分析中最為有用的一個概念了!在討論布林線的帖子里,也有很多人談到這個技術,以前,本人使用布林線主要也就是看的這一點,然而,這一章里還是有很多細節(jié)問題是很多帖子所沒有談到的。
      布林帶寬的收斂狀態(tài)的定義是:當股價的波動下降到六個月來的最低點時,收斂狀態(tài)也就發(fā)生了。
      當市場進入橫向整固狀態(tài)時,股價的波動區(qū)間會迅速收窄,均線走平,布林帶寬開始收緊,緊緊的擠壓價格。此時,我們應該應該對此加以密切關注,因為布林線收窄到了極點,表示股價處于波動率極低的狀態(tài),波動率減小到一定程度,必定會迅速放大。有可能是上漲,當然也有可能是下跌!
      此時我們應該看看:成交量是否放大?集散量指標是否回升?股價下跌時,當日價格區(qū)間是否收窄?開盤價與收盤價的關系如何?
      此時,還應該留意假突破現(xiàn)象。
 
 
 

 


這里提出了兩個通常被忽視的關于布林軌道收斂的問題,一是時間上,當布林軌道收縮到6個月以來的最窄處;二是空間上,當布林帶寬收斂到10%以下,預示著變盤的到來。這兩點,有助于我們對波動率的判斷!
布林帶寬:
MID :=   MA(CLOSE,N);
UPPER:= MID + P*std(c,n);
LOWER:= MID - P*std(c,n);
bwidth:(upper-lower)/mid,colorwhite;
INPUT:n(21,1,100),p(2,1,10);

當日成交密度Ⅱ%指標;
v1:=(2*close-high-low)/(high-low)*vol;
ii:dma(v1,1/n),colorstick;
ii,colorwhite
布林線的15條基本運用規(guī)則  

1、布林線在定義高低點時,采用了相對的概念;
2、在投資決策時,關于高低點的相對概念不僅可以用于價格的變化當中,還可以用于其它指標的分析中;
3、從動量、成交量、心里狀態(tài)、跨市場的交易數(shù)據(jù)等可以引申出諸多有用的分析指標; 4、在構造布林線時,引入了易變性和趨勢的概念;
5、兩個相互印證的指標間必須是不相關聯(lián)的。如果采用兩個同類指標進行比較分析,相互佐證,極易造成多重共線性陷阱;
6、布林線可以用來簡單明快地勾畫價格的走勢形態(tài),如M形、w形等;
7、價格可以運行在布林線的上軌區(qū)域和下軌區(qū)域;
8、價格越過布林線之外時,并不一定是反轉信號,而可能是持續(xù)性信號;
9、移動平均線的周期缺省值是20,布林線帶寬的平均差缺省值是2。這些參數(shù)可以根據(jù)具體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10、均線能反映市場的中期運行趨勢;
11、平均周期和標準差是同向變動的。當平均周期為20天時,標準差是2;當平均周期為50天時,標準差是2.1;
12、布林線是建在簡單移動平均線上的;
13、在構造布林線時,要謹慎進行統(tǒng)計假設;
14、指標可以用%B進行標準化;
15、當價格觸及布林線上下軌時,并不是立即表明這是買入或賣出信號。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布林線與指標分析

第十七章:布林線與其他技術指標
兩種狀態(tài):
1、確認狀態(tài):
     即當股價不斷的觸及上軌線(或下軌線),而技術分析指標也同時顯示為強勢(或弱勢),兩者相互確認,即為確認狀態(tài)。
     此時,當股價觸及布林上軌,如果你在考慮出貨時,不妨等一等,先參考一下指標的當前狀態(tài)再做決定。若為確認狀態(tài),則不妨繼續(xù)持有一段時間。反之,則該采取行動了。
2、非確認狀態(tài):
     即當股價不斷的觸及布林下軌時,技術指標卻發(fā)出積極信號,這就是說,股價觸及下軌沒有受到指標的確認,為典型的買入信號,它意味著股價下跌的空間有限,止跌回升已經(jīng)為期不遠了。


 
 
第十八章:運用成交量指標
布林格先生說:如果你想要運用好本書所傳授的分析方法或者是用好你自己獨創(chuàng)的分析方法,你就必須認真研度本章內容。掌握了本章的內容,你在運用具體的分析方法時將會感到更加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成交量指標是技術分析指標當中最重要的指標群,它引入了一個獨立的變量即成交量,通過各時段成交量的變化,直接反映了市場的供求平衡關系。成交量指標背后的重要理論基礎就是量為價先。實踐中,通常的表現(xiàn)是:當股價還處于筑底階段時,部分具有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在股價還處于筑底階段時,部分具有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在股價回升之前在悄悄吸納,此時市場成交量已先于股價在溫和放大;而在一輪升勢的后期,一部分敏感的投資者在頂部來到之前就提前撤離,此時,成交量也先與股價而見頂。觀察市場中的量價關系的變化,是成功投資的關鍵。
要用好成交量指標,就要透徹地了解指標本身,不僅要熟悉成交量指標的計算方式,而且要了解創(chuàng)立此指標的分析動機是什么,即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只有這樣方能活學活用。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四大類成交量指標,即周期性價格變化指標;周期性成交量變化指標;區(qū)間結構指標;成交量權能指標。

一.     周期性價格變化指標
     此類成交量指標包括很為人推崇的OBV指標,此類指標的特征是通過計算分析各個時段上的價格變化情況 ,即以幾個變化來詮釋成交量的變化。
     然而,布林格先生卻并不十分看好它。

二.     周期性成交量變化指標
     此類指標主要包括正量指標(PVI)和負量指標(NVI)。
     此類指標布林格先生也不十分看好它。

三.     區(qū)間結構指標
     此類指標主要是指按單一時間區(qū)間內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的分析指標,也就是說此類指標中的數(shù)據(jù)不含有跨期數(shù)據(jù),而僅有當期數(shù)據(jù)。
     它包括當日交易密度指標和集散量指標。
     當日交易密度指標是基于某一區(qū)間內收盤點位;當日交易密度II=(2X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最高價—最低價)X成交量
     集散量指標是基于某區(qū)間內最高價與最低價的關系而得。 集散量AD=(收盤價—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X成交量


四.     以成交量為權重的指標
     此類指標是以成交量為主要分析數(shù)據(jù),她包括資金流指標(the Money Flow Index),相對強度指標和以成交量為權重的MACD指標。
MFI=100—100/(1+上漲時成交金額之和/下跌時的成交量金額之和)
VM—MACD的信號線=時間參數(shù)為9的指平均MACD


第三、第四類指標得到了布林格先生的推薦。

我們對這兩類指標作重點介紹。

當日成交密度II(Intraday Intensity)

當日成交密度主要是反映當日交易的分布情況。當股價報價收于當日成交價的高位區(qū)域時,當日交易密度的計算值為1;當股價報收于當日成交價的中位區(qū)域時,當日交易密度值為0;當股價報收于當日成交價的低位區(qū)域時,當日交易密度值為—1。
當日交易密度指標是基于這樣一種市場現(xiàn)象而創(chuàng)立:交易者總是在實現(xiàn)設定好是做多還是做空,隨著當日交易時間的推進,交易者越來越急于完成當日的交易指令,于是就出現(xiàn)了助漲而助跌現(xiàn)象。這樣一來,空頭交易者如果在當日交易的中段時間內不完成做空交易,他常會在交易臨近結束的最后時間急于做空,從而將當日的股價推向低位,使收盤價以當日最低價報收,同時也將對應的指標推向低位。
當日交易密度指標提前反映股價走勢的趨勢。
當股價創(chuàng)出新高時,而當日交易密集指標卻并為響應地創(chuàng)出新高,預示著股價升勢將盡,將進入下跌狀態(tài)中。
集散量指標(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從集散量指標的計算公式中,我們就能看到,集散量指標重點是強調當日開盤價與收盤價的關系。
集散量指標認為,當某股票處于強勢階段時候,它就會跳空高開,而且不管是高開幅度有多大,其后仍會一路持續(xù)走高,呈現(xiàn)強者恒強的局面;但是,如果離開后,沖高回落,則表明此股強勢不濟。而當某股票處于弱勢時,它會跳空低開,而且不管其低開幅度有多大,其后仍會一路持續(xù)下跌,呈現(xiàn)弱者恒弱的局面,但是股價低開后,能低開走高,則表明市場力量由弱轉強。
K線圖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人們利用K線圖組成的各種形態(tài)來判斷和分析市場的未來運行趨勢?,F(xiàn)在,人們又學會利用K線圖的基本原理,即利用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和最低價與成交量間的關系,通過計算分析,創(chuàng)立各種指標來預測市場的未來走勢方向,而這在集散量指標中反映得最為突出和明顯。
當日交易密度指標和集散量指標可以采用兩種不同的形式來表示。一種是以廣義的形式來表示,即以雷擊成交量來計算指標值,其結果在圖表上通常以線來表示。另一種是以變動速率形式來表示,即以n期內的平均成交量來計算指標值,n通常采用10日或20日。具體采用那種2形式。則視投資者的偏好而定。有的投資者喜歡以指標線的形式,認為這種方式簡單,直觀;有的投資者則喜歡以計算值的形式,認為這種方式簡單,直觀;有的投資者則喜歡以計算值的形式。不過相比較而言,采用計算值的形式時,此兩個指標與布林線配合使用則更容易一些。
無論是II指標,還是AD指標,都可以標準化,即將其計算值再除以計算期內的成交量之和,結果均是以百分比來表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是其具有可比性,便于將不同個股上的同一指標值進行橫向對比。

先進流量MFI(Money Flow Index)
現(xiàn)金流指標MFI是RSI的擴展指標,它們的計算原理是相同的,韋爾斯。沃德(Welles Wilder)創(chuàng)立的RSI指標是指兩個指標平均的比率,即上漲時的指數(shù)平均與下跌時的指數(shù)平均之比,而MFI指標則是用成交金額替換了指數(shù)平均,MFI指標是指某一時期內上漲時成交金額之和與下跌時期成交金額之和的比率,其中的原始時間參數(shù),短期為9日,長期則是14日。(注:也有采用短期為3日,長期為12日)
也許人們會問,用成交金額計算出的MFI是否能反映時常2的運行趨勢呢?答案顯然是肯定的。股市上,漲時放量,跌時縮量,通過張跌時成交量的增減變化,往往能更好地反映市場的運行趨勢。因此,MFI較RSI指標在趨勢分析和預測上更敏感一些。
一般來講,MFI指標較RSI指標更平滑一些,上下拓展的區(qū)間也大一些,它常以指標值80和20來判斷趨勢的變化,而RSI則是以指標值70和30來判斷趨勢的轉向。

以成交量權數(shù)的MACD指標(volume-Weighted MACD)
MACD是指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Divergence。MACD指標主要是一種趨勢指標,它由兩條線組成,一條線是MACD線本身,另一條是信號線。MACD是兩個平均值的差,信號線則是指MACD的指標平均。
MACD是采用指標平均計算出來的,而VW—MACD中則是成交量為權重計算出來的,這就是兩者的差別所在??梢哉f,VW—MACD是從MACD指標中延伸出來的,在VM—MACD中,其信號線與MACD中的一樣,仍是采用指標平均得來的。像MFI指標與RSI指標間一樣,VW—MACD指標較MACD指標更敏感一些,更能有效地反映市場趨勢的變化。
在VW—MACD指標中,價量關系至關重要。當成交量足以支持上升趨勢時,VW—MACD會表現(xiàn)出強勢,當成交量不支持上升趨勢時,VW—WACD指標則能反映出市場底氣不足的狀況。
通常,在機構投資者成為市場主流的情況下,VW—MACD指標相當有效。
我們講述了四大指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它們之間的關聯(lián)度并不是太大。AD和II指標是僅采用某一段時期的數(shù)據(jù)計算而得,且使用的變量不同,計算方式也不同。MFI和VW—MACD指標則都是根據(jù)成交量為主要變量計算而得,但它們之間也有所不同,前者是動量指標,后者卻是趨勢指標。在具體使用過程中,當此四指標相互印證,所示結論一致時,它們又是一體的。當它們所示結論存在差異時,我們就要作進一步深入的分析,分析每種指標背后所指示的真實含義。

應當謹記的關鍵點

一.     成交量是一種獨立的變量,是投資分析最重要的因素。
二.     根據(jù)計算方式的不同,成交量指標可以歸納為若干種類。
三.     重點關注四大指標:AD,II,MFI和VW—MACD,它們是成交量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標群。
四.     AD,II指標能夠顯示股價趨勢的上升和回落。
使用布林線分析的三種方法:
     今天我們綜合起來,學習布林格先生運用布林線分析的三種方法。布林格先生說,這三種方法是以三種截然不同的哲學方法論為基礎的,究竟哪一種方法適合你,需要你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嘗試。

方法一:利用波動率異動分析市場趨勢。
      這是布林線的最基本的運用規(guī)則,即:股價處于上軌帶時賣出,處于下軌帶時買入。這種方法也稱為擠出法。主要是利用波動的周期變化特征來預測波動率的高點和低點。這里,我們主要是要看一旦平均線、布林線和包絡線等同時靠攏收緊之時,波動率體系就發(fā)出了突破信號。
     使用擠出法要防止兩種情況造成的障礙:
     1、平行型布林線;
     2、假突破;
     應結合其他指標,印證分析結論,如成交量指標等。

 
方法二:對趨勢進行跟蹤分析。
     這種方法主要是講如何根據(jù)股價與指標間的強弱關系預測市場趨勢的形成和如何對趨勢進行跟蹤分析。判斷依據(jù)是價格走勢的轉強是否得到技術指標的印證。如果股價逐步上移,分析指標也同時呼應轉強,那么可以判斷上升趨勢的形成。反之亦然。
     采用的指標有b%和MFI。

 
方法三、如何識別趨勢反轉。
     方法三主要是講述如何通過指標分析與布林線的對比分析來預測市場趨勢的反轉。這個方法我認為其實就是股價高低相對論的字面理解的應用,位置高低與指標分析的相互配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