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餡做法
大包的陷料
料:
豬肉 300 克 ,切片 雞肉 300 克 ,切片 冬菇 6 朵 , 浸軟,切片 油 3 大匙 姜 1 片 , 切碎 沙葛 200 克 , 切小片 熟蛋 6 粒 , 去殼, 切半
腌料:
生抽 2 大匙 蠔油 2 大匙 雞晶 / 味精 1 小匙 米酒 / 御膳酒 1 大匙 麻油 1/2 大匙 胡椒粉 1/4 小匙 糖 1 小匙 薯粉 1 1/2 小匙
做法:
1. 將豬肉、雞肉、冬菇和腌料拌勻腌半小時。熱油,爆香姜碎,加入腌好的肉片和冬菇炒勻至香,加入沙葛炒勻,燜煮5分鐘至軟,試味,盛起待冷,放入冰箱冷藏3小時,分成 12份。
生肉包的陷料
料:
豬肉 / 雞肉 300 克 ,切小片 姜 、小蔥頭汁 1 小匙 沙葛 100 克 , 切小片 蔥花 2 大匙
調(diào)味料:
鹽 1/2 小匙 生抽 2 大匙 雞晶 / 味精 1 小匙 米酒 / 御膳酒 1 小匙 麻油 1 小匙 胡椒粉 1/4 小匙 糖 1 小匙 薯粉 1 大匙 水 3 大匙 爆香蒜頭的油 1 大匙
做法:
1. 將所有的料和調(diào)味料用同一方向攪拌均勻,冷藏 3-4 小時才用。
鮮菇雞肉包的陷料
料 :
雞肉 300 克, 切小片 鮮菇 100 克, 切片 ,蒸熟 臘腸 1 對,蒸熟, 切小片 蔥花 2 大匙
調(diào)味料 :
鹽 1 小匙 幼糖 3 小匙 生抽 1/2 大匙 蠔油 1 大匙 雞晶 / 味精 1 小匙 麻油 1 大匙 胡椒粉 1/4 小匙 薯粉 2 大匙 油 1大匙
做法:
1. 將雞肉片加入調(diào)味料拌均勻,加入其他陷料充分攪拌均勻,最后加入薯粉及油拌勻,分成 24 份。
上海菜肉包的陷料
料 :
肉碎 250 克 黃芽白 / 大白菜 500 克,洗凈, 燙過 鹽 1 小匙 青蔥 2 條, 切粒 姜茸 1 大匙
調(diào)味料 A:
鹽 1/2 小匙 生抽 1 大匙 雞晶 1/2 小匙
調(diào)味料 B:
米酒 / 御膳酒 1 大匙 麻油 1/2 大匙 胡椒粉 1/2 小匙 糖 1小匙
調(diào)味料 C:
上湯 3 大匙
做法 :
1. 將黃芽白切絲,加入鹽拌勻,放置 30分鐘,包入干凈的布中,然后擠干水份。
2. 將肉碎和調(diào)味料 A 用同一方向攪拌至很黏性,加入調(diào)味料 B 再繼續(xù)攪拌,慢慢加入調(diào)味料 C 攪拌至均勻。
3. 加入黃芽白絲、青蔥、姜茸拌勻,然后放入冰箱冷凍 3 小時才用。
粟米奶油包的陷料
牛油 80 克 普通面粉 50 克 鮮奶 500 ml 吉士粉 / 蛋黃粉 3 大匙 糖 100 克 罐裝奶油粟米 4 大匙
做法 :
1. 熱溶牛油,加入面粉炒至香,慢慢倒入鮮奶吉士粉混合物,攪拌成光滑的面糊,加入糖、奶油粟米拌勻,離火待冷。放入冰箱冷藏 3-4 小時。
天津狗不理包子
主料:面粉600克
配料:酵面375克,豬肉(肥3瘦7?。矗玻悼?/span>
調(diào)料:蔥末55克,姜末5克,醬油85克,味精5克,芝麻油60克,堿面5克,骨頭湯適量
用料: 豬肉300克、切碎的皮凍150克、水面150克、發(fā)面150克、鹽5克、嫩姜絲100克、蔥姜水45毫升、淡色醬油30毫升、麻油15毫升、豬油15毫升、酒30毫升、醋30毫升、醬油15毫升
做法: 1)在豬肉中加蔥、姜水、淡色醬油、鹽、麻油、豬油、酒用力攪拌均勻,再將皮凍切成小粒放入,仔細調(diào)勻,放并行冷凍1小時。 2)將水面和發(fā)面混合揉好,分成50粒(份),每個搟成薄皮,包進肉餡少許,擺在小籠屜內(nèi),上過大火開蒸 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完整制作配方與工藝“狗不理”包子在天津負有盛名,已有100多年歷史。相傳該包子因創(chuàng)制人天津德聚號包子鋪店主高貴友的乳名狗不理而得名。狗不理包子以較好的豬肉,加姜,醬油、湯、香油、味精、排骨湯等拌餡,包上外皮后蒸制而成。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個個呈菊花形狀。其風味特點是選料精良、皮薄餡大、口味醇香、鮮嫩適口、肥而不膩。1956年春天,定名為天津包子。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制作技術(shù)不斷改進,已成津門一絕,聲譽遠揚海外。
原料配方 面粉750克 凈豬肉500克 生姜5克 醬油125克 水422毫升 凈蔥62.5克 香油60克
制作方法 1.豬肉肥瘦按3∶7匹配。將肉軟骨及骨渣剔凈,用大眼篦子攪碎或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攪肉過程中要加適量生姜水,然后上醬油。上醬油的目的是找口(調(diào)節(jié)咸淡),醬油用量要靈活掌握。上醬油時要分次少許添進,以使醬油完全摻到肉里,上完醬油稍停一會,如在冰箱內(nèi)放一會更好。如有拌餡機攪餡,上完醬油的肉不用停,緊接著上水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許添進,否則餡易出湯。最后放入味精,香油和蔥末攪拌均勻。
2.和面時面與水的比例是2∶1,用老肥和堿的比例成正比。一般說面粉25公斤,冬季用老肥20公斤左右,堿面190克,春秋兩季用老肥10公斤左右,堿面135克。夏季用老肥7.5公斤左右,堿面130克。和面后要揉均勻,避免出現(xiàn)花堿現(xiàn)象。放劑子時要揉出光面,750克水面出劑子40個,每個劑子重18.75克。
3.把劑子用面滾勻、滾圓,雙手按搟面棍平推平拉,推到頭、拉到尾,用力均勻,搟成薄厚均勻,大小適當,直徑為8.5厘米的圓皮。
4.左手托皮,右手撥入餡15克,掐褶15~16個。掐包時拇指往前走,拇指與食指同時將褶捻開,收口時要按好,不開口,不擁頂,包子口上沒有面疙瘩。
5.包子上屜蒸。用鍋爐硬氣一般需4~5分鐘;用煙煤蒸灶需5分鐘;用家庭煤球火,上屜時火旺、水開,汽足需6分鐘,如蒸過火,飽了癟,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則發(fā)粘,不能吃。
此面點采用水打餡,半發(fā)面。面嫩,味香。
首先告訴大家就是,網(wǎng)上的配方其實只是做包的表面方法,訣竅是沒有說出來的,首先你得懂得怎么發(fā)酵,發(fā)酵到什么樣的程度才行,你也不知道,還有沒有說明怎樣讓你蒸出來的包子更白,色澤好!需加入什么才能讓你的包子更好看,也沒告訴你,所以你懂得這個配方是沒有用的,就好像你的電腦少了個CPU,配件給你裝錯,讓你動不了!誤導你走入如何做好包子的歧途!還有蒸的訣竅,也沒有說,大家不要以為放鍋里一放,一開火就行了,不是這樣的,這是訣竅,告訴你,你就會搶他的生意! 哈哈,我不是瞎說的,只有了解才有發(fā)言權(quán)!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配方只是說加入酵面,而省略了如何發(fā)酵這個步驟嗎.不信的話,你做做看,因為你就算從別人那兒要到酵面,但你一開始就會遇到了不會對堿的麻煩的!還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加皮凍的,該加多少,才正確,而不會遇到蒸后,包子因為凍融化,而使包子形狀變形!等等太多了!通常你們看到什么加入少許,在這兒就是蒙你了,有比例的!還有就是制餡,怎樣讓豬肉沒有那股怪味,也沒說! 所以沒有人教,你肯定是學不會的,因為這里面都是訣竅經(jīng)驗比例的結(jié)果! 多做一下實驗,多品嘗一下!找到一個好的配方!以上只做參考,要試做一下! 成功了請我們大家吃包子,呵呵!每人半個!就不吃餅了!呵呵 祝您成功,有空多上來侃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