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 路 (散文) 我越來越發(fā)覺自己變得沒有出息起來。 我工作的場所離家僅不過幾百米之遙,當(dāng)晚上一人回來時,卻將其視為畏途。 盡管這段路從來沒發(fā)生過搶劫類的刑案,但每晚走過這段路時,總是心驚肉跳。本想趁這夜深人靜之時,看看星星賞賞月,悠閑一把,但每每都是急行軍,怕前懼后,很不爽。 記得小時候一個人走夜路,最怕的是鬼。 姥爺家住在相隔二里多路的另外一個村子。姥姥去世得早,孩子又在外地,姥爺只一個人過。每當(dāng)家里做點什么好吃的,媽媽總是讓我送去。白天還好說,晚上,我就有些打怵了。 在來去的路上,有一道山岡,靠姥爺家那側(cè)的岡下,有一大片墳塋地。墳丘一個挨著一個,有的上面還長滿了荒草,寒風(fēng)中,發(fā)出凄厲的聲音。 當(dāng)?shù)厝苏f,那里有鬼,有人還看見過,臉是綠的,紅眼睛,大牙露在外面。有的后人經(jīng)常不燒香、不燒紙、不上墳,其中不少是餓鬼、凍鬼。如果你拎著好吃的,路過那里最危險。 每次路過那里,一想到這些,我就膽突的,兩腿直打摽兒。冬天還好說,草木蕭條,能看到前村后屯的燈光,心里稍踏實一些;如果是趕上夏秋,茂密的莊稼、樹林遮擋了視線,一陣風(fēng)來,我仿佛聽到刷刷的腳步聲。盡管人們說,鬼是飄的,沒有聲響,但那聲音還是讓我有些毛骨悚然。 特別是每到正月十五夜里,村里人要到自家的墳塋地送燈,說是給先人們照亮抓虱子。人們在墳頭用四塊磚壘起一個小房子,將小蠟燭點著,放掛鞭,燒點紙,再磕三個頭,然后就回家了。 當(dāng)我晚上路過那里時,看到一個個墳頭前,微弱的燭光在寒風(fēng)中忽閃忽閃的,好像年看到一雙雙忙碌的手影,可怕極了。 有一次,我路過那里已經(jīng)很晚了。為了壯膽,便哼起小曲。走著走著,看到點點火星在前方的墳丘上忽隱忽現(xiàn)。頓時,渾身漲熱,毛發(fā)直豎。返回去,不可能,只得硬著頭皮,眼瞄著那時斷時續(xù)的火星,大步往前闖。這時,我感到有沙沙的聲音跟著我,我快,那沙沙聲也快,最后,我變得撒起腿來,一口氣跑到家。家人告訴我,那是鬼火。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知道,世上根本沒有什么鬼。所以后來,當(dāng)我夜深人靜路過那里時,再也沒害怕過。同樣,走其它的夜路,也沒有害過怕。 那時,那里還是個夜不閉戶的地方。 不曾想,現(xiàn)在倒對走夜路變得打怵起來,而且還是這么短的路。 愛人說,晚上你最好別一個人去散步,出去身上什么也別帶。前兩天就在附近的河里撈上一個人,說是晚上被搶后打死的。 媽媽說,你晚上早點回來。電視說,哪哪兒有人專門半夜盯著走夜道的人,用布蒙著行人的頭搶東西。 剛開始,我對家人這些善意的叮囑還不以為然,但一次親身經(jīng)歷,竟讓我真的警覺起來。 那晚,我一人在小區(qū)附近的河邊散完步往家走,在踱到一片小樹林時,聽到后邊有輕微的腳步聲。我下意識地轉(zhuǎn)過頭來,只見離我五六米遠(yuǎn)的地方有個身影倏地向一側(cè)躥去,鉆進(jìn)樹林里。我立即打了個激靈,環(huán)視了一周,看看是否有前后呼應(yīng)。一看沒有,我立刻快步回到了小區(qū)。 我猜想,一種可能是那個身影確實在盯著我,想慢慢地靠近,當(dāng)看到我一轉(zhuǎn)身,便向一側(cè)逃去。也有可能,人家就是想到那片樹林里,我回頭時,正趕上了他轉(zhuǎn)身的節(jié)骨眼上,純屬巧合而已,我只是自我虛驚罷了。 但我更相信的是前一種。從此,恐懼再次回到我的夜路上。 小時候走夜路,怕的是鬼,而鬼是虛無縹緲的;現(xiàn)在走夜路,怕的是人,而人是實實在在的。 呵,夜路! |
|
|
來自: 小雅九如 > 《經(jīng)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