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那是更逼近真實的南京
作者:小米的小米 出自:至遠至近東西,至深至淺清溪。日期:2009年5月5日 20:36 也許最初,陸川是想冷靜清醒的審視和和敘事,揭示一些仇恨和殘暴背后的東西,不知他是否真正以為自己做到了。
據(jù)說從他構(gòu)思到完成這部片子整整用了四年,其實又何止四年,從懵懂時,仇恨、激烈就幾乎在每個國人血液里流淌。沒有辦法平靜。陸川也一樣,他或許想站的高一點,反思而不是僅僅展現(xiàn)這場戰(zhàn)爭,然而他的冷靜和反思也不過是強抑洶涌后的冷靜和反思,他想表達的東西太多:怯弱與尊嚴,獸性與人性,殘暴與溫情,絕望與希望,女人與孩子等等。
不能否認他做到了也表達了很多,然而短短的一部電影不可能讓他做的更深刻和細膩,我們也就因此看到了一部凌亂的破碎的甚至所有故事都倉促的,有悲憤然而沒有震撼和缺少宏大的1937年的南京。
然而即便如此,我個人以為還是無妨這部影片的價值。因為,我想,是了,這就是南京吧,陸川的南京, 1937年的南京,更逼近真實的南京。那些人,我相信,真是有的,甚至還有好多。
挹江門前,一隊兵想逃命,另一隊攔住,拼死的奮力的踩著同胞的身軀過去,只為逃亡。是的,這令人不爽,好多人罵怎么可以這樣拍中國,可是,那就是更真實的中國軍人,更真實的中國,中國的英勇與怯懦,中國的榮光與悲哀。
比如唐先生,該對他恨還是悲憫?他非大奸大惡,更沒有大智大勇,他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兵荒馬亂中還惦記著晚上和老婆怎么睡的飲食之男。當恐懼與絕望一天比一天逼近、強烈,為保全家人自己,他選擇了背叛,成為漢奸。然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出賣良心、國家的結(jié)果仍是幼小的女兒慘死,小姨慘遭蹂躪。。。。。。,在最后,或是覺醒或是痛悔、仇恨抑或絕望,雖明知會死,他還是決然留下,平靜的不失體面和尊嚴的死去。是啊,他也本算的個體面人,是戰(zhàn)爭的恐懼讓他喪失了尊嚴和體面,活的尊嚴和體面,而戰(zhàn)爭的慘烈、親人的痛苦,又把這一切給了他。
當時,有千萬個這樣的唐先生吧?
“你曉得啵?我太太又懷孕了。”唐先生平靜含笑說出這話的時候,不由淚出。那是希望,是黑暗中的微光。所謂生生不息就是這樣吧?
還有小豆,看他稚氣、純真、又堅毅的眼神與臉龐,是否也讓你感到心疼?見過一張小戰(zhàn)俘的照片,與小豆極似的面容與神情,挺著小小胸脯無畏的站立在日本人面前。是,好一個小英雄,但更是,好一個可憐的孩子。他背的本該是書包,而不是幾乎與他身高等長的槍,本該是天真爛漫,甚至在父母前撒嬌耍賴的小少年,卻在戰(zhàn)火硝煙中承受了不該承受的殘酷與沉重。
想起女兒的一篇小作文:如果我會變,我要變成仙女,施展法術(shù),把所有的壞人都變成好人,讓孩子不再害怕走夜路。要把所有不誠實不孝敬的人變成誠實孝敬的人,讓人們互相信任,讓老人不再孤單,讓世界更美好。我還要變成食物,讓無家可歸的人,讓流浪的小狗吃,讓可憐的小貓吃。。。。。。。。。
孩子向往世界總是那么簡單、美好,孩子的心總是那么柔和、純真、善良,可是戰(zhàn)爭撕裂了每一個孩子的夢,他們拿起槍,目睹、經(jīng)歷鮮血與死亡。
角川呢?你相信會有這樣的日本兵嗎?角川的愛情你相信嗎?可以不信。角川們戰(zhàn)場外的嬉戲、思鄉(xiāng),你相信嗎?我相信。角川的恐懼、悲傷、自我毀滅你相信嗎?我相信。角川們在走上戰(zhàn)場之前,也是正常的青年,也有純真、熱情、好奇,你,可以相信嗎?
陸川或許是怕觸怒國人的神經(jīng)吧?讓角川說了好幾遍“我是在教會學校讀書的”。是讓人認為因為這樣角川才與眾不同,人性未泯的嗎?
可是人們還是抗議:日本兵怎么可以會有良心的呢?
好多年來,日日本鬼子在人們心中是臉譜化的,眾多國人堅信,他們猶如禽獸,嗜血成性,沒有一點人性的。
然而稍稍看過中國史書,翻過戰(zhàn)爭篇,從白起坑殺40萬降兵,到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到國共戰(zhàn)爭。我們最??吹降氖鞘裁??是“屠城”二字,是“奸淫擄掠“四個字,血光蓋過日光,即使是中國。
戰(zhàn)場上的人,從走上戰(zhàn)場的那一刻,他們就不同了吧,因為他們的職責就是殺人和避免被殺。在死亡、鮮血和恐懼、仇恨中掙扎的人,心態(tài)會怎樣的壓抑和暴烈呢?我不知道。我看到的只是人變成了獸。即使是中國人。
我們明白,可日本人給我們傷痕還未完全愈合,傷痛還未徹底消失,沒有忘也無法忘。屈辱和仇恨讓我們無法高姿態(tài),把罪責主要歸于戰(zhàn)爭。
可是,終究,終究還是戰(zhàn)爭讓一切面目全非吧?那是整個人類的痛苦和悲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