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度阻擋線
談到三分法,我們不妨再看看另一種將趨勢線和百分比回撤融為一體的新技巧—速度線。它是埃德森·古爾德開創(chuàng)的,實質(zhì)上也屬于趨勢三分法的具體應用。它與百分比回撤概念的最大的差別在于,速度阻力線(或稱速度線)測繪的是趨勢上升或下降的速率(或者說是趨勢的速度)。 在作牛市速度線的時候,首先要找到當前上升趨勢的最高點(見圖4. 21)。在圖表上,從這個最高點開始,向下作一條垂直線,直達趨勢起點所在的水平位置。然后把所得的豎直線段三等分。通過趨勢起點以及上述兩個三等分點,我們可以作出兩條趨勢線,它們分別代表三分之二速度線和三分之一速度線。在下降趨勢中,只要把上述程序相應地調(diào)整一下即可。也是先作出從下降趨勢的最低點到趨勢起點的水平位置的垂直線段,然后從趨勢起點起,通過該線段的三等分點分別作出兩條直線(見圖4. 2lb和C)。 每當上升趨勢出現(xiàn)新的最高點,或下降趨勢出現(xiàn)新的最低點之后,我們都必須重新作出上述一系列直線〔因為趨勢已經(jīng)有了新的高點或低點)。因為速度線是自趨勢起點出發(fā)通過那兩個三分點作出的,所以,這樣的趨勢線或許會從某些價格線段中穿過。這種趨勢線沒有畫在低點或高點上,而是從價格變化中間穿過,是趨勢線的一種特例。 速度線方法的理論依據(jù)同前面的33%和66%回撤的類似。如果上升趨勢正處于調(diào)整之中,那么它向下折返的余地通常是到上方的速度線(2/3速度線)為止;如果它又被超越了,那么,價格還將跌到下方的速度線(1/3速度線);如果下方的速度線也被跌破了,那么價格就可能一路而下,直致原趨勢的起點的水平。在下降趨勢中,下方的速度線如果被突破,那么價格很可能上沖到上方速度線處。要是后者也失守,那就意味著價格將會漲到原趨勢的起點的水平。 正如所有的趨勢線一樣.速度線一旦被突破,角色也會反串。這樣,在上升趨勢的調(diào)整過程中,如果上面的線(2/3線)被突破,價格則跌到1/3線,再從后者上面反彈。這時候,上面的線已演變成阻擋障礙了。僅當上面這條線被重新穿回,那么價格才可能向原高點挑戰(zhàn)。同樣的道理在下降趨勢中也成立。 扇形原理 數(shù)字“3”的重要性(2009-04-18 14:05:21)
扇形原理
- 數(shù)字“3”的重要性 趨勢線的相對陡峭程度(斜率) 趨勢線的相對陡峭程度也很重要。一般來說,傾斜角度約為45°的趨勢線最有意義。某些圖表分析家甚至簡單地從圖上某個顯著高點或低點引出一條45°傾角的直線,作為主要趨勢線。W·D·江恩對所謂45°線技術就特別垂青。這樣的直線反映出的價格隨著時間上升或下降的速率,恰好從價格、時間兩個方面處于完美的平衡之中(江恩非常注重幾何角度,而45°線又是其中最重要的。附錄3對江恩的幾何角度有進一步的介紹)。 怎樣調(diào)整趨勢線 在有些場合,有必要對趨勢線加以調(diào)整,以適應趨勢放緩或加速的要求(見圖4.13和圖4.14a和b)。正如前面的圖例所示,在陡峭趨勢線被突破后,我們可能有必要作出新的較平緩的趨勢線。如果原先的趨勢線過于平緩,或許也有必要畫出新的更陡峭的趨勢線來。如圖4.13所示,在陡峭趨勢線(1線)被突破后,必須作出較平坦的新直線(2線)。在圖4.14中,原先的趨勢線(1線)過于平緩,所以有必要作出更陡峭的新直線(2線),因為此時上升趨勢已經(jīng)加速了,必須用較陡峭的直線方可描述新的市場情形。要是趨勢線距離當前價格變化過遠的話,則它對追蹤當前趨勢的變化幫助不大。 在趨勢加速的情況下,有時我們需要按角度依次增加的順序作出好幾條趨勢線。某些圖表分析師提倡利用彎曲的趨勢線刻畫這種情形。依據(jù)我個人的經(jīng)驗,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采用另一種工具——移動平均線,它與彎曲的趨勢線異曲同工。同時掌握數(shù)種技術工具的好處,就在于可以得心應手地根據(jù)不同場合選擇最合適的工具。本書所介紹的所有技術都不例外,在某些特定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良好的,在有些條件下可能就很差。如果技術分析師能掌握充分的后備手段,就能揚長避短,在各種特定環(huán)境下,分別選擇最適合的工具。在加速的趨勢中,如果用移動平均線來代替一系列越來越陡鞘的趨勢線,就更為有效、可靠。這是個很好的例證。 事實上在任何時刻,市場上總有好幾種不同時間規(guī)模的趨勢并存,因而我們有必要相應地采用不同的趨勢線來分別描述各個等級的趨勢。比如,主要上升趨勢線系由主要上升趨勢的低點連結(jié)而成的。同時也可以用較短的也較靈敏的直線描述中等的價格擺動。另外,還可以用更短的直線來描述短暫的運動(見圖4.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