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貼】養(yǎng)生秘方
人要善生,先要知道愛護身體,愛護身體的人才會注重修身,修身的人才會
治心,治心才能夠養(yǎng)心。 攝生之道,在于不要易怒,節(jié)制飲食,定時起居,減少思慮,注重營養(yǎng),使 得血氣平知,百病自然生不了,所以圣人攝生,最重治心,以保精神愉快以求心 氣平和。 老子說:“心為神主,動靜從心,心為根本,心為道宗,靜則心若泰然,百 脈寧謐,動則血氣錯亂,百病相攻。” 因此太白真人說:“欲治其疾,先治其心。” 治心從正心著手,除掉心中的疑慮、妄念、憤恨、抑郁種種不當?shù)男袨?,?br>持心地的光明、行為的磊落,不作損人的打算,不做虧心的事情,心氣平和,神 情安泰自然不要沾藥,卻病延年。 按中醫(yī)此理,甚合現(xiàn)代西醫(yī)的說法西醫(yī)根據(jù)科學研究得知“神經(jīng)緊張為百病 之源”,所以消除神經(jīng)緊張,增進精神愉快,確能預防百病,不藥益壽。 中醫(yī)所謂“治心,正心”,即是為人除去心中的疑慮、妄念、憤恨、抑郁等 等,改善不良的行為,以求神經(jīng)松馳,身心愉快,而達到防止百病,健身長壽的 目的,所以中醫(yī)的養(yǎng)生之道是合科學之理的。 臨川吳氏說,“仁者壽”,這是因為仁者懷仁愛之心,善于與人和平相處, 自己得保心氣平和,精神愉快,長年如此,自然健康長壽,這與上文所說的除去 心中的妄念,改善不當?shù)男袨橥灰馑肌?br> 吳氏又說:“天上的人,凡氣質溫和的長壽,性情慈和的長壽,聲音很寬洪 的長壽,神貌厚重的長壽,言語簡默的長壽。” 其實,氣質溫和,性情慈和,聲音寬洪,神貌厚重,言語簡默的長壽這都是 仁者之相,自然是長壽之征。 而猛烈的人,殘忍的人,偏狹的人,輕薄的人,浮燥的人不“治心,正心” 自然不會有仁者之相,因此外表也無長壽之征了。 由此看來,攝生之道的修身,不但要平日注重起居包含和衛(wèi)生,也要有道德 修養(yǎng)。 洪范說:“善于養(yǎng)生的人以氣來理形,以理來理氣,理順了氣也順,氣順了 則氣和,氣和了形也和,這樣形與天地萬物沒有不和的,我與人,與自然都調和 中和,也就修得生之道了。” 中醫(yī)論養(yǎng)生,論及道德修養(yǎng),這是中醫(yī)比西醫(yī)深刻的地方。 ●養(yǎng)生法 周禮上說:“樂以食。”也是說:在食的時候聽音樂可以幫助消化,因為耳 朵一聽到音樂,胃即開始運動,有助消化,夏季夜短,晚餐最好少吃,怕不容易 消化。 飲酒可陶治性情,疏通血脈,也容易招風敗腎,爛腸腐脅,所以還是少飲為 妙,飽飯之后,尤其不可喝酒。 酒質不可粗劣,飲酒不宜快速,恐怕傷肺,肺是五臟之精,尤其不可損傷, 酒醉未醒,口內大渴的時候,不可飲水及喝茶,水多會進入腎臟,成為停毒之水, 造成腰冷,腳重加重膀胱的負擔,并且會引發(fā)水腫和消渴等疾病。 關于喝茶,上時皆不宜多飲,因為茶令下焦虛冷,不過飽食之后,喝一兩杯 也無妨,因為茶能消食,肚饑忌喝茶,晨起飲空肚茶容易傷腎,最要忌避。 坐臥的地方如覺有風,要趕快避開,不可勉強忍受,尤其是老年人,身體衰 弱,易受風邪,開始不甚沉香時間一久必然成疾,因此就是在暑天,亦不可當風 取涼和醉后扇風。 從前有人苦患頭痛,彭祖看見他睡的地方有個洞正當腦后,叫他塞住,以后 就不頭痛了,所以俗話說:“神仙難擋腦后風”,就是由此而來的。 飲食清淡,令人神爽,多則傷臟腑,酸、辣、咸、苦、甜叫五味,酸味多傷 脾,辣味重傷肝,咸味多傷心,苦味重傷肺,甜味多傷腎,這是自然之理,初傷 不覺得,久傷累積成患。 凡人看久了傷精損血,坐久了傷脾損肉,臥時長了傷肺損氣,行多了傷肝損 筋,立時長了傷腎損骨,所以孔子說:“居必遷坐。”就是這個道理。 睡覺最好保持側身彎膝的姿勢,可以益心益氣。睡時不說話,可使五臟休息, 睡覺最好熄燈,以免心神不安,春夏易早起,秋冬任宴眠,有去風明目的效用, 所以道家每天早上梳頭一百二十下,我們可以模仿。 夏天是人消耗精神的季節(jié),心旺腎衰,腎化為水,到秋天才能凝聚,冬天才 堅固,尤其要好好的保護愛惜,到秋天就不會患霍亂和吐瀉,腹中常保暖和,諸 疾自然不生,這是血氣壯盛的緣故,促夏之月,不妨齋戒,不暴怒,不暴食,保 平和,節(jié)制嗜欲,平走心氣,盡管盛暑很熱。如果用冷水洗面洗手,也會令人五 臟干枯,津液缺少所以不宜用冷水沐浴,腦袋枕在冷物上面,會損眼睛,冬月, 天地閉,血氣藏縱然有病,亦不宜出汗。 古人以色欲之事,比為羽包蓄火,也要謹慎行事,溺色縱欲是會損精耗氣, 傷害身體的。 ●養(yǎng)心法 心為人的精神、理智與一切行動之主宰,養(yǎng)心之道在平靜,靜可以養(yǎng)成,心 靜如水不憂,久而澄清,洞見其底,靜可以固元氣,元氣固則萬病不生,壽命長。 一有妄念則神馳以外,良沖突則氣散于內,血隨氣行,營節(jié)昏亂,于是百病相攻, 屏息妄念,節(jié)制沖動,就沒有這些毛病,所以說:“心靜可以通神明。” ●導引法 1、閉目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 聞。 解說:眼睛半閉,盤跌而坐,而手指交叉握著,放在頸后,作九次呼吸,不 要令耳聽到,再用兩手掩住兩耳,以第二指壓中指,以中指彈擊后腦左右各二十 四次,這時的呼吸聲也不可讓耳朵聽到。 2、微擺憾天柱 解說:向左向右擺頭,眼睛顧盼,肩膊隨動,各二十四次,手要握固。 ?。场⒊帻垟囁?,津液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解說:赤龍者,舌也,以舌頭攪口齒和左右頰內壁,待津液生,分三口作汩 汩聲廁因下,則猶如虎奔。 4、閉氣搓手熱,背摩后精門。 解說:用熏吸清氣,停一會兒,把手搓得極熱,鼻子徐徐放氣,用手心摩精 門,即腰后外腎,摩完了后收回來握固。 ?。?、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輔。 解說:閉住口鼻不使出氣,想著用心火下燒丹田,感到熱極時,接著做后面 左右轉的動作。 ?。?、左右轉 解說:勾著頭,左右單關、雙關各三十次,想火自丹田透雙關八脈,鼻戶吸 清氣閉一會兒。 ?。贰赡_放舒伸,儀手雙虛托。 解說:兩腳放直,儀手相交,向上托三次或九次。 ?。浮⒌皖^攀足頻。 解說:身體端坐,彎下頭去,兩手伸向前去攀腳,作十三次。 ?。埂⒁院蚰嫠?,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咽下沮沮響,百脈自 調勻,河車般動訖,發(fā)為遍燒身,邪魔不敢近,夢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災病 不能逆,子后午前作,造化合乾坤,循環(huán)第次轉,八卦是良因。 解說:要喉中口內生津液而未生,再用舌頭急舐口腔內部牙齒,取口水吞3 6如前法,百脈調勻后擺肩膀和身體24,再轉24次,愈著丹田的火自下而上 遍燒全身體,想的時候口和鼻子都閉氣一會兒。 訣曰:其法于甲子日的半夜子時起來,開始做的時候口中不要出氣,只有鼻 孔微微呼出清氣,每日子午前各做一次,或晝夜共做三次,久而自知疾病盡除, 斷覺身輕,若能助練有恒,則離側道不遠了。 ●去病延壽六字訣 吹、呵、噓、吃、呼、嘻為延壽六字訣,做法是口吐鼻取。 1、總訣 肝若噓時目爭精,肺知曬氣雙手舉,心呵頂上連儀手,腎吹抑取膝頭平,脾 病呵時須攝口,三焦各熱臥嘻嘻。 ?。病⒋的I氣 正坐,以兩手舉起從耳朵左右引三度或是反手拋射,左右同轉身三五度即可, 以足前后逾左右各十數(shù)度,此法能去腰腎膀胱間積聚的風邪,其余如上法,如果 要修煉要在靜室里焚香,順溫涼之宜,明燥濕之異,每夜半后生氣時,或五更睡 覺,先呵出腹內濁氣,或一到九止,或到五止,定心閉目,叩齒三十六通,以積 心神然后以大拇指背試眼睛九遍,并按鼻左右七遍,把兩手擦得很熱,閉住口, 先要呼吸然后到摩面,不論次數(shù),為真人起居法,再以舌尖抵著上腭,口中內外 津液滿口。分三次咽下,令人胃存神受。這樣作三度九咽,得以深深灌溉五臟光 澤。 ?。?、呵心氣 坐正,兩手握拳,用力左右互相筑各六度,又坐正,一手按另一手的腕上, 另一手向下拓空如重石,又以兩手相儀,用腳踏在手中各五六度,能去心胸間風 邪諸疾,關氣為之,閉目良久,三咽,三叩齒才停止。 ?。?、噓肝氣 坐下正,以兩手相重按下,將身體向左右各慢慢移動三五度,又坐正,兩手 泄相儀翻覆向胸三五度,此舉能夠化除肚內郁積的風邪毒氣。 ?。?、吃肺氣 坐正,兩手抵地,縮身曲脊向上舉三次,可以消除肺部的風邪和積勞,亦可 反手用掌頭輕打脊上左右各三五下,閉目咽液叩齒三下才停止,此舉能消除胸臆 間的風毒閉氣。 ?。?、吸脾氣 大坐,一腳伸,一腳屈,兩手向后反擊各三五度,亦可跪坐,以兩手抵地, 眼睛顧盼虎視各三五度,能去脾臟風邪增加食欲。 ?。贰⑽埂?br> 平坐,昂頭,兩掌向上,以兩手挽腳腕,搖動三五度,或大坐,兩腳向左右 伸開,以兩手扣地,舉身腰脊三五度,能去腎內的風毒邪氣。 ●陶真人養(yǎng)生訣 服靈丹,餌仙藥,白日飛成仙的事,只聽說沒有見過,至于連氣之術,甚近 養(yǎng)生之道,人稟血氣而生,所以攝主之要道,無非除去有害的生命種種,真人所 編的去病歌,采納各家養(yǎng)生的要訣為言,如果依照行事,可獲得安樂,若盡其妙, 可望長生,今錄其歌于后,供世人參考。 萬物惟人為最貴,百歲光陰如旅寄,自非留意修養(yǎng)中,未免病苦為心累,何 必食霞餌火藥,妄意延齡守龜鶴,僵于瓷食嗜欲間,去其甚者將安樂,飯后徐徐 行百步,兩手摩脅并腹肚,片刻轉手摩腎堂,謂之運動水與土,仰面仍呵,自然 食毒深消磨,醉眠飽臥俱無益,渴飲餓食猶戒多,食不欲粗并欲速,只可少食相 后續(xù),自死牲牢皆勿食,慢頭閉氣宜少食,生會偏招脾胃疾,炸醬胎卵兼油膩, 陳臭淹菜盡陰類,老衰莫欲更食之,是借寇兵無以異,炙專之物須冷吃,不然損 齒傷血脈,晚食常宜申酉前,向夜徒勞滯胸隔,飲酒莫教令太醉,大醉傷神損心 志,渴來飲水并喝茶,腰腳自然成腫腿,嘗聞避風如避箭,坐臥切記預防患,況 因食后毛孔開,風線一入成癱瘓,視聽行座不可久,五勞七傷從此有,人體亦欲 礙小勞,暫如戶挖終不朽,臥不厭側覺貴舒,飽則入浴饑則梳,梳多浴少益心目, 默寢暗眠神宴如。四時惟夏難將攝,伐陰在內腹冷滑,精腎藥湯不可無,飯菜稍 冷休哺吃,心旺神衰何所忌?特忌蔬通泄精氣,寢處尤宜綿密間,夜宴靜慮和心 氣,沐浴洗擦宜暖水,匱冷枕涼俱勿喜,瓜果生菜不宜吃,不獨秋來多瀉痢,伏 陽在內三冬日,切忌汗多陽氣泄,不聞四時俱熱酒,大藥不須難入口,五味貪多 不益人,感隨臟腑成殃咎,陰霧之中無遠行,暴雨震雷宜速避,道家更有頰生旨, 第一令人少生怒,秋冬日出始求衣,吸新吐故無人悟,口咽玉泉還養(yǎng)胎,置摩手 心燙兩眼,頻頻指擦額與面,兩手時將摩鼻莖,左右耳根全數(shù)遍,更能乾絡遍身 間,按時須紐兩肩脅,縱有風勞諸冷禁,何尤腰膝復拘舉,行行之人分六字,稍 知尊節(jié)乃無衍,閉精息氣宜聞早,莫使羽苞火中燒,有能操履存方正,功名無貪 利無競,縱向坎中未能行,百行周身亦無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