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里長江匯集了千流百川,穿過無數高山深谷,浩浩蕩蕩,從四川盆地向東奔瀉而去,不料遇到巫山山脈的阻擋;長江猶如一把利斧,開山劈嶺,橫切巫山,在萬山叢中奔騰而過,形成了雄偉、壯麗、險峻、驚人、也是整條長江風光最為旖旎迷人的三峽。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jié)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包括大寧河寬谷和香溪寬谷,全長193公里。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引述前人描寫三峽道:“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羲月”,把三峽的壯麗風光描寫得淋漓盡致。峽內激流翻滾,驚濤拍岸,寬谷地帶又有富饒的村莊、翠綠的梯田,把三峽裝點得更加生機盎然,組成了一條絢爛多彩的百里畫廊。即使185米高的三峽大壩建成以后,主要景點并不被淹沒,一些被淹沒的景點也將移建,所以三峽主體風景依舊。讓我們沿江而下,飽覽一下三峽的風光吧。 從白帝城扣開夔門東行,8公里后至巫山縣的黛溪,叫瞿塘峽,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但它卻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雄偉嵯峨。南岸白鹽山拔地而起,北岸赤甲山從天而落,江面僅有百把米寬,“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全川之水齊匯于此,奪路爭流,激起洶涌的浪濤,故有“瞿塘天下雄”之稱。瞿塘峽西口的長江江心,橫臥著一堆大礁石,方圓二十丈、高近10丈,這就是有名的滟澦堆。“滟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這首民謠話出了昔日船工的恐懼,因為滟澦堆掀起的狂濤巨浪,不知吞沒了多少舟船,沖散了多少木排!1959年,航道工人一舉炸除了滟澦堆這個長江航運的攔路虎。 出了瞿塘峽,便是大寧河寬谷地帶,轉眼間迎來了小巧玲瓏的巫山縣城。它位于大寧河注入長江口的西側。大寧河上的小三峽,有“不是三峽、勝似三峽”之譽,大寧河支流馬渡河上還有小小三峽。如果將長江三峽比喻為一部交響樂,那么小三峽是其中一個精彩的樂章,而小小三峽則是一個美妙的插曲。 巫峽是三峽第二峽,起自大寧河河口,止于湖北巴東縣官渡口,綿延45公里,橫跨重慶直轄市和湖北省。屹立在巫山南北兩岸的巫山十二峰,是巫峽風光中的勝景,其中俏麗動人的神女峰最為迷人。神女峰雖只是巫山上的一片奇石,但歷代多情的文人墨客為她注入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靈魂,使她深深地吸引著古往今來的游人。 出了巫峽,江面頓然開闊,視野舒展,是有名的香溪寬谷。寬谷地帶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古代出過兩位傳誦千古的名人,一為屈原,一為王昭君。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戶曉,因屈原自沉汨羅江而逐漸形成的端午節(jié)則沿襲至今。 從秭歸香溪河口到南津關,全長74公里,是三峽中最長的西陵峽。西陵峽可分東西兩段,西段依次包括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和崆嶺峽,東段則分黃牛峽和燈影峽(即明月峽),兩段峽谷之間為廟南寬谷,峽谷、寬谷各占一半。峽中有川江五大險灘之二的青灘和崆嶺灘,峽岸有黃陵廟、三游洞等名勝古跡。 當萬里長江劈山開嶺、沖過激流險灘,出南津關后即進入極目楚天舒的江漢平原,江面由300米一下子擴寬到2200米,展現(xiàn)在您面前的是一幅千舟競發(fā)、綠野無垠的美麗畫卷。 巫 峽 主要景點:三峽大壩、豐都鬼城、石寶寨、張飛廟 美食提示:到三峽游玩用餐多在船上,在五星級游輪上,川鄂美味應有盡有,但在船上用餐一般價格不菲 旅游佳節(jié):游三峽最佳的季節(jié),每年4——5月或9——10月期間,如果你想看別樣的風景可以選擇11月20日到12月10日游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