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愛紅樓――黛玉的身份
書中的黛玉身份是賈母的外孫女,賈敏的女兒。但是從書中的字眼分析,似乎另有曲折。 第一段是介紹如海時對黛玉的描述,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 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 偏又于去歲死了.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賈氏, 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無子,故愛如珍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yǎng)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那一句假充養(yǎng)子之意,有些心驚。 我們知道書中讀書的女子很多,寶釵是,賈家的四春是,包括妙玉寶琴岫涸。別人都沒加這幾個字,只有黛玉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yǎng)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這特點的養(yǎng)子之意,令人疑惑。 而回目也是驚訝,惜外孫賈母接孤女,在別的版本上還見過一個榮國府收養(yǎng)黛玉的回目,一個孤字一個收養(yǎng),都不合理,黛玉進京時,其父尚在,用這樣的詞明示對如海不恭。而作為掌上明珠的黛玉,作為千金小姐,隨行的人不過是一個奶母一個丫環(huán),而這兩人在賈母眼中,一個甚小,一團孩氣,王嬤嬤又極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忙另派了自己的丫環(huán)去照管。按說賈敏出閣自然是帶了陪房過去的,這些人其中必有賈府的家生奴才,必然會護送黛玉而來,可是沒有。我們看府中三春的丫環(huán),都是極多,如何黛玉反到如此簡單。令人不解,與前文中對如海的交待不符。而且王夫人和鳳姐多次說起過賈敏當年的排場,是如今的小姐不能比的。怎么出了閣的賈敏同樣嫁進了門當戶對的官府之家,對女兒反到如此簡樸呢。 寶釵生日,黛玉因湘云說出戲子的模樣像她,而生氣了。寶玉勸解時,黛玉又道: "這一節(jié)還恕得.再你為什么又和云兒使眼色?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頑, 他就自輕自賤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貧民的丫頭,他和我頑,設(shè)若我回了口,豈不他自惹人輕賤呢.是這主意不是?這卻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個偏又不領(lǐng)你這好情, 一般也惱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說我小性兒,行動肯惱.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惱他.我惱他,與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與你何干?"這一段質(zhì)問有理有據(jù),令寶玉無言可說。那一句我原是貧民的丫頭,聽起來奇怪,一向門第清貴的黛玉,如何會有此語。若說是氣話,也不合理,她是書香門第的出身,自然也不會生氣給自己改了門楣。 而且后來如海過世,黛玉回去,按說黛玉是能分到家產(chǎn)的,可是金蘭契一節(jié)中,黛玉說自己一草一紙皆用的這里的,可見她沒私房錢。那她的錢哪里去了。有人說是讓賈府或者賈璉鳳姐給吞了。這是猜測,一則黛玉隨行,若有些事必是知道的,她畢竟是如海唯一的女兒,家中分錢,即使不參加,事后,也必有家中的人告訴她情形。若讓賈府使了,自然會理直氣壯的,不會因一碗燕窩,而不想麻煩這里??芍煊駴]有得到家中的財產(chǎn)。 所以推想起來,她不是如海的親生女兒,若非如此,如海不會舍得在妻子死后,急急的打發(fā)她上京,而且進京多年并不去探望這唯一的明珠,她是真的養(yǎng)子,如海無子,才過繼了她,而原是賈府族中孩子,其父母也許也賈敏關(guān)系很好,賈敏心疼這個孩子,自然黛玉孝順配人疼。賈敏擔心自己死后委屈了黛玉,所以才把黛玉托付給母親,知道母親心疼女離子,連惜春那樣的都給抱了過去。所以才有賈府派了船支來接,而賈母自然是接受了女兒的安排,見了黛玉傷心是自然的,必竟這是女兒的托付。 如海過世,黛玉因是賈府過繼來的,所以沒能得到財產(chǎn),這樣的解釋就合理了。黛玉為什么后來會在賈府小心謹慎。她也是知道了身世,所以才深感,除寶玉外并無所托。這也是黛玉進賈府,賈赦賈政并不相見的緣由! |
|
|
來自: chuwuchuwu >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