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我也就以我的認識來談談對SNS的幾個要素的理解。
個人網絡檔案的重要性,SNS之所以能陡然火熱(見調查數(shù)據(jù))。 從某種意義上,SNS類似當年的email,具備個人ID的屬性,所以吸引用戶的爆發(fā)力是如此強勁。與E-mail不同的是,SNS的Profiles似 乎第一次直接、公開、完全的收集用戶更全面的信息,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可以不斷收集用戶數(shù)據(jù)信息的容器。而現(xiàn)有的互聯(lián)網的實際情況是,每個人在互聯(lián)網上有一大堆網絡身份,而用戶最終真實只需要一個身份,起碼這可以節(jié)約用戶很多時間填寫重復的內容,以及同時記憶多個賬號和密碼。但這點很難實現(xiàn),特別在中國。但這種理想在國外已經有實踐了,比如google這頭大鱷。比如Automattic旗下的Gravatar。統(tǒng)一整個產品線的身份系統(tǒng)都難,想在中國一統(tǒng)天下,還是難于上青天啊。 最可行的辦法只能是開放和兼容,這也需要利益雙方的權衡利弊。以郵箱為核心單元注冊是最可行,對用戶也是最友好的。Chaelene也提到希望能集中于email和/或手機號碼,但從中國的國情來看,手機號碼作為注冊單元不及E-mail。也許哪天國外真能弄出一個公用用戶數(shù)據(jù)庫出來,設置條款來規(guī)定開放的等級和讀入輸出的權限。跑遠了。
從現(xiàn)有的各大SNS看來,并不能很好的體現(xiàn)真實的關系圖譜。現(xiàn)在主要集中在同學、同事,而親人、朋友等各個不同層級的好友關系如何控制好相互訪問權 限。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比如:其實我很不情愿讓我的同事和以前的同學甚至我的家人發(fā)生一覽無余的聯(lián)系。我對不同好友關系的維護和訴求也有很大不同?,F(xiàn)存 的SNS沒有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活動的社會環(huán)境,從最近APP的分析不難看出,凡是受大眾歡迎的玩法或者行為,幾乎都有如出一轍或是似曾見過的社會場景。在不同的場合和場景,每個 用戶體現(xiàn)出來的活動影響力不盡相同,這些社會化行為可能很大程度影響在一邊瀏覽的用戶對產品、品牌、服務的認知,尤其是好友關系鏈上的用戶的看法,將會產 生很大的影響,而這些數(shù)據(jù)能夠取出呈現(xiàn)在內容傳播平臺上,無疑資訊的權威性或者說服力會倍增。從這點上看,門戶傳播的方式和效率不會被社會化網絡顛覆。關 鍵看能夠獲取足夠多和準確的基于關系的數(shù)據(jù)。就像上文說的,SNS是組織和分發(fā)信息的平臺,制造內容的事情讓UGC系統(tǒng)去做吧。(CMS、blog、BBS…)
Facebook 的活躍用戶已達1.5億,涵蓋35種語言170多個國家地區(qū)。但這樣的帝國,據(jù)說商業(yè)收益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facebook目 前仍寄希望于在線廣告。看了幾份統(tǒng)計,以及我個人對SNS前景的展望,我覺得商業(yè)模式的想象力絕對不能停留在廣告層面,也許很多人都笑話我隨口打哇哇。但 從最近的幾個細節(jié)可以看出,SNS營銷的策略應該和SNS的特征結合方是根本。關系網絡的相互觸動的爆發(fā)力,有人形容為核裂變毫不夸張。以用戶檔案為核心 關系,如何更好更切實際的幫助用戶解決生活問題,以及APP靈活的小眾營銷,都是及其可能的。就像我以前說過的牛奶直銷計劃,現(xiàn)在是幻想。但我相信用戶期 待著這一天??吹絧layfish做的一系列游戲,我反倒覺得app上探索出來的商業(yè)模式,遠比SNS平臺的商業(yè)模式更有參考性。虛擬物品的消費帶來的增 值服務,圍繞APP內容做的針對性銷售營銷。比如CEOchallenge,在游戲中插入匹配內容關鍵字的Google adsense廣告。 看到facebook在為自己的盈利狀況發(fā)愁,而APP的各個開放商,最近笑得合不攏嘴的不在少數(shù),playfish和iLike以及socialreach.side
這些公司在短期內獲得了巨額的流量和投資收益。 Playfish的收入來源之一是游戲內的廣告,它已是Google
Adsense游戲類廣告平臺中最大者。另一個收入來源則是讓使用者以小額費用購買游戲內物品。以
PetSociety為例,在游戲內透過Paypal小額付費機制, 可用4.99美元購買2500個游戲金幣,使用者只需花少少 關于我設想的基于SNS關系的電子商務以及生活服務,還沒想太好,后面慢慢整理吧。 最后,時間不早了,就此打住吧,歡迎有想法的朋友交流。此文希望僅以理解SNS作為根本,理解上的膚淺還請各位看官睜開慧眼,更不愿意誤導新人,真相越辯越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