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利用地物判定方位
當旅游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時,尤其是天色陰暗,大霧迷蒙荒郊野外,有些人往往會頭暈轉向,辨不清東西南北,這樣會對旅游帶來困難,同時,也會發(fā)生危險。此時,如果無定位的專門儀器,可借助地物來判定方向:
1.獨立的大樹通常南面枝葉茂盛,樹皮光滑;北面樹葉稀疏,樹皮粗糙。其南面,通常青草茂盛,北面較潮濕,長有青苔。
2.建筑物和土堆等,北面積雪多融化慢,而土坑等凹陷地方則相反。
3.我國北方較大的廟宇、寶塔的正門和農村獨立房屋的門窗多向南開。
4.森林中空地的北部邊緣,青草較茂密。
5.樹樁斷面的年輪紋,一般是南面間隔大,北面間隔小。
6.在我國北方草原、沙漠地區(qū)刮西北風多,在草原附近常形成許多雪龍、沙龍,其頭部大尾部小,頭部所指的方向是西北。
7.草原上蒙古包的門多向東南開。
此外還有很多方法可判定方向。
怎樣在旅行中科學負重
外出旅游,很多人打包小箱不少肩扛手提之苦可想而知,為使您負重旅行時少受勞累,現(xiàn)在介紹幾種方法:
1.負重方式要科學:
應采用“雙單肩挎”,就是將重物分成兩件,用長度合適的繩、帶等系牢,前后搭在肩上,與我國褡褳的背法相似。實踐證明,這種負重方式比背、挑、手提分別能節(jié)省能量9%、29%和44%,并能騰出雙手照顧孩子、拿遞車票或提交輕物件等。
2.行走姿勢要合理:
1)腰直。人腰直,負重時會感到比較輕松舒適,消耗能量小,較能持久。
2)重心穩(wěn)。負重行走時保持重心穩(wěn)定,才能平穩(wěn)自如,避免摔跌扭傷。
3)擺手。負重行走時,最好能有一之手象平時走路時那樣,伴著腳步前后擺動,這樣較協(xié)調自然,利于減輕疲勞感。
4)勻速。負重行走最忌快一陣、慢一陣,緊幾步,停幾步,步幅和步速應盡量均勻。
另外,提取重物上肩時不要猛抄猛落;疲勞時,應適時休息一下,這樣能使人保持自信感,防止意外扭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