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烤鴨加工技術(shù)
(1)配料。北京填鴨一只,重約2~2.5公斤,麥芽糖水適量。
(2)加工方法。 選料宰殺:選用人工填肥的北京鴨,以55—65日齡,活重2.5~3公斤最為適宜。將鴨子按常法喉部宰殺放血,用64℃熱水燙毛,用木棍翻動,半分鐘左右,用手試拔毛,如能輕輕拔下,撈出后投入涼水里,趁溫順羽毛生長方向,全部拔凈羽毛。注意不要拔破皮肉。 打氣掏膛:將光鴨放在案板上,從小腿關(guān)節(jié)下切去雙腳。割斷喉部食管和氣管,從嘴里拉出鴨舌。用刀輕輕剝離食道周圍的結(jié)締組織,將打氣筒氣嘴插入頸內(nèi)皮下,慢慢地將氣體充入鴨體的皮肉之間,使其呈現(xiàn)膨大外形。打氣后不能再用手拿胸脯,只能拿翅膀、腿和頭頸。打好氣的鴨只背朝下放在案板上,左手握住鴨脖子和右翅膀,右手中指伸入肛門,將大腸鉤斷。在右翅膀下切開5厘米長的刀口,拇指伸入刀口,推倒脊椎骨上附著的鋸齒骨,伸入食指掏出心臟,拉出食管和氣管,再將胃、肝、腸掏出,最后伸進食指,沿脊骨把兩肺剝離取出。 撐膛、洗膛;選用高梁稈一節(jié),長6.5~7厘米,一頭削成三面錐形,另一頭削成鏟形,撐入鴨膛內(nèi)。錐端卡在刀口部的脊骨上,另一端撐在胸部的三叉骨上,使鴨體胸部隆起。先用清水從翅下刀口處灌入膝內(nèi),將鴨體晃動幾下,把水從肛門放出,反復(fù)清洗凈膛。 掛鉤:將鉤子在離肩部約1寸的頸中線上,緊貼頸骨右側(cè)的肌肉穿入,使鉤尖從肩骨左側(cè)肌肉內(nèi)穿出,穩(wěn)定地掛住。然后,左手拎起掛鉤環(huán),胸購向外,右手拿水勺,舀開水在鴨皮上澆燙,以使毛孔緊縮,皮膚繃起,便于烤制。 打糖:用1份麥芽糖加6份水,熬成棕紅色,趁熱澆淋在鴨體上。 晾皮:打糖后將鴨掛在通風(fēng)處,使其表皮干燥。春、秋季節(jié)在8℃的室內(nèi),需晾10小時左右。晾皮時注意鴨體不能擠碰,以免破皮跑氣,更不能讓鴨體沾染油污。 烤制:烤制前,選用8厘米的高梁稈塞住肛門,有節(jié)處卡進肛門里,防止灌入的開水外流。然后,從翅下刀口處灌入開水70~80毫升,使烤制時鴨體內(nèi)外受熱,利于熟制。鴨體送入烤爐后,先掛在烤爐前梁上,使右背側(cè)刀口處向火,約經(jīng)6~7分鐘,鴨皮呈桔黃色時,翻轉(zhuǎn)過來使右背側(cè)向火,烤至同樣顏色。接著烤左體側(cè),燎左襠;再烤左體側(cè)、燎右襠,直至全身烤為桔紅色時為止。在烤制過程中,注意不要使胸脯直接對火烤,以免烤焦或起泡。烤爐溫度保持230~250℃,烤制時間約為30~50分鐘。 削片:烤鴨出爐后,拔出高粱稈,放出腹內(nèi)開水。食用時,需將鴨肉削成薄片。削片時,手要靈活,刀要斜坡,大小均勻,皮肉不分,片片帶皮。一般2公斤重的烤鴨,可削 90片左右。鴨肉片佐以甜面醬和羊角蔥,用荷葉餅卷食。 (3)產(chǎn)品特點。外皮金黃發(fā)亮,鴨肉雪白細膩,皮脂酥脆,肉質(zhì)鮮嫩,味道醇香。 烘烤設(shè)備。傳統(tǒng)的烘烤方法是用烘烤房及烘架,選用木材或煤炭作為熱源,直接對肉品烘烤。現(xiàn)代的方法是選用自動控溫的烘烤箱,用電力為熱源,電熱管輻射升溫烘烤。 北京烤鴨
配料: 填鴨………………1只 精鹽………………2克 飴糖水……………35克 制作方法: ?。?、 鴨的處理 宰鴨:取碗一只,放入溫水100克及精鹽。把鴨的兩上翅膀并起,左手拇指和食指攥住鴨膀根部,鴨背靠近手背,小指勾起鴨右腿,再用或手捏住鴨嘴巴,脖頸向上彎,把頭送給攥鴨膀根的拇指和食指,捏在鴨頭和頸部之間,這時,呈現(xiàn)鴨脯朝上的姿式。用刀在鴨脖處切一小口,如黃豆粒大小,以切斷氣管為準。隨即用或手捏住鴨嘴,把脖頸拉成上下斜直,將血滴在碗內(nèi),斷滴至鴨子停止抖動,便可下鍋爐燙毛。 燙毛:水溫61℃時將鴨下鍋,64℃出鍋。根據(jù)燙鍋的大小,下一只至數(shù)只均可。下鍋后用左手拉動鴨掌,使鴨子在鍋內(nèi)浮動,右手用一木棍隨時撥動鴨毛快透水。 煺毛:鴨毛燙透出鍋后,趁熱開始煺毛。 煺毛順序:先煺脯、后煺脖頸、再煺背、抓下襠、揪尾尖。根據(jù)鴨身不同部位,左右手均可使用。 擇毛:先用鑷子刀刀頭一端,以拇指配合,貼近鴨毛捻撥,必要時用鉗頭扦撥,千萬不要把鴨皮擇破,尤其是鴨脯部位更要注意,以免開胚時漏氣,烤時出油,影響外形美觀。 打氣:將鴨洗凈放在木案上,從小腿關(guān)節(jié)下切去雙掌,割斷喉部的食管和氣管,從嘴進而拽出鴨舌。左手拿著鴨頭,右手從喉部開刀處拉出食管,左手拇指沿食管向嗉囊推進,使食管與周圍的結(jié)締組織分離。食管剝離后,不要抽斷,仍留在頸腔中。或手把氣泵的氣嘴由刀口插入頸腔,左手將頸部和氣嘴一起握緊,打開氣門,慢慢將空氣功充入鴨體皮下脂肪與結(jié)締組織之間,當氣充到八成滿時,關(guān)上氣門,取下氣嘴,用左手食指緊緊卡住鴨頸根部防止跑氣,拇指和中指握住鴨頸和右膀,右手拿住鴨的右腿,鴨脯向外倒臥,兩手向中間一擠,使氣體充滿鴨身各部。鴨子打氣后,不能再用手拿鴨脯,只能拿翅膀,腿骨及頭頸。因為手指碰著打氣的地方,就會有凹 陷的指印,影響烤鴨質(zhì)量。 掏膛:左手繼續(xù)握緊鴨頸和右膀,食指卡緊根部堵住氣,右手食指插入肛門略向下一彎,拉斷直腸勾出體外,以使掏膛時便于取出腸管。用右手拇指在鴨右腋下向后推兩下,以排出該處皮下的氣體,再用小刀開一個約長5厘米彎向背部的月牙形刀口。用右手拇指伸入刀口,將鴨脊椎骨上附著的鋸齒骨推倒,伸入食指緊貼鴨胸脯掏出心臟。再貼著背伸向頭的方向,拉出氣管、食管。食管取出后,交左手拉緊,右手食指再進去剝離聯(lián)接胗、肝周圍的結(jié)締組織,勾住鴨胗向外拉,同時左手放開鴨頸只拉住食管,軒同右手將鴨胗掏出體外。再用右手食指將肝、腸掏出。最后伸進食指沿著脊骨把兩肺與胸壁剝離取出。 內(nèi)臟全部掏凈后,用高梁桿1節(jié),一頭削成三角形,一頭削成叉形,做成"鴨撐"。然后,右的拿著三角形的一端,從體側(cè)刀口伸入鴨膛,把叉形的一端先卡在刀口部的脊骨上,再將三角形的一端向前一搬,使其直立起來,撐在胸脯的三岔骨上,這樣就能使鴨脯隆起,烤制時,體形不致扁縮。再從鴨膀根部第一并節(jié)下,剁去兩翅。 洗膛:左手拿鴨右膀,右手拿著鴨左腿,脯朝上,平放在清水池中,由刀口處灌滿清水。這時,左手拇指伸入體側(cè)刀口,壓在脊骨上,食指和中指夾住鴨頸,用手掌將鴨托起,使尾部向下,右的食指伸入肛門內(nèi)勾出回頭腸即掏膛時,在肛門端剩下的一小段彎曲的腸,把水從肛門放出。接著再將鴨灌滿清水,右的拇指伸入刀口,用手撐托起鴨背,頭朝下,使水從鴨頸口流出。如此反復(fù)清洗,直到洗凈為止。 掛鉤:是將鴨掛起,便于燙皮、打糖、晾皮和烤制。左手拇指在后握住鴨頭,將鴨提起,用右手拇拽和食指把鴨頸皮膚捏舒展,再用右手食指伸進體側(cè)刀口,挑著"鴨撐",其余手握住鴨右膀,使鴨體垂直,這時,左手放松鴨頭,順勢向下移,使手掌握住鴨頸1/2的部分,用拇指向上一挑,把鴨頸折彎,頭朝下,其余四指握穩(wěn)鴨頸;右手持鴨鉤,立即將鉤豎起,穿過頸背側(cè)約3.3厘米,再從頸骨內(nèi)側(cè)的肌肉內(nèi)穿出,使鴨鉤科穿于頸上。 燙皮:是將掛好的鴨子用100℃的開水在鴨皮的澆燙,以使毛孔緊縮,表皮層蛋白質(zhì)凝固,皮下氣體最大限度的地膨脹,皮膚致密繃起,油亮光滑,便于烤制。 燙法:左手提握鉤環(huán),使鴨脯向外,右手舀一勺開水,先洗燙體側(cè)刀口,使水由肩而下,封住刀口防止跑氣,再均勻地燙遍全身。 打糖:是往鴨身上澆灑糖水,使烤鴨具有棗紅色,并可增加烤鴨的酥脆性。糖水系用飴糖50克,摻清水450克稀釋而成。使用權(quán)烤鴨周身沾滿糖水,用澆的方法打兩次。然后,瀝凈膛內(nèi)的血水,持在通風(fēng)處晾干。如果當時不烤,可將鴨入在冷庫存內(nèi)保存,在烤制入爐前,再打一次糖,以增加皮色的美觀,并彌補第一次打糖不勻的缺陷。如在夏季進行第二次打糖時,糖水內(nèi)要多加飴糖5克。 晾皮:是為了把鴨皮內(nèi)外的水分晾干,并使皮與皮下結(jié)締組織緊密連起來,使皮層加厚,烤出的鴨皮才酥脆,同時能保持原形,在烤制時胸脯不致跑氣下陷。晾皮必須在陰涼通風(fēng)處只干,不能放在陽光下晾曬,以防表皮流油,影響質(zhì)量。 ?。?、 烤制過程 灌水:在烤鴨入爐這前,先在肛門處塞入長8厘米的高梁桿1節(jié),即"堵塞。"有節(jié)處要塞入肛門里,恰好卡在括允肌處,防止灌入開水外流。而后從體側(cè)刀口處灌入八成滿的開水。烤時,使鴨子內(nèi)煮外烤,熟得快,并且可以補充鴨肉內(nèi)水分的過度消耗,鴨肉外脆里嫩。 烤制部們:鴨進爐后,先烤鴨的右背側(cè),即刀口聽一面,使熱氣無從刀口進入膛內(nèi),把水烤沸。6至7分鐘,當鴨皮呈桔黃色時,轉(zhuǎn)向左背側(cè)烤3至4分鐘,也呈桔黃色時,再烤左體側(cè)3至4分鐘,并撩左襠30秒鐘;烤右體側(cè)3至4分鐘,并撩右襠30秒鐘;鴨背烤4至5分鐘。然后,再按上述順序循環(huán)地烤,一直到全部上色成熟為止。 ?。?、 片鴨方法 鴨烤好出爐后,先撥掉"堵塞",放出腹內(nèi)的開水,再行片鴨,其順序是:先割下鴨頭,使鴨脯朝上,從鴨脯前胸突出的前端向頸奶部斜片一刀,再以右胸側(cè)片三四刀,左胸側(cè)片三、四刀,切開鎖骨向前掀起。片完翅膀肉后,將翅膀骨拉起來,向里別在鴨頸上。片完鴨腿肉后,將腿骨拉起來,別在膀下腑窩中,片到鴨臀部為止。右邊片完后,再按以上順序片左邊。1只2000克的烤鴨,可片出約90片肉。最后將鴨嘴剁掉,從頭中間豎發(fā)一刀,把鴨頭分成兩半,再將鴨尾尖片下,并將附在鴨胸骨上的左右兩條里脊撕下,一起放入盤中上席。 注意: ?。?、 鴨的處理階段,宰鴨時,脖頸皮捏的越緊越好,以利于鴨;燙毛時,根據(jù)透水情況進行翻轉(zhuǎn),使鴨毛透水均勻,達到頭部的鴨毛用手輕輕一推即可脫掉時,說明全身鴨毛燙的適度;打氣時不要過足,以免造成破口跑氣,相反,充氣太少會使外形皺癟不豐滿;掏膛過程中,鴨背要一直靠著木神機妙算以防鴨體跑氣變表;洗膛時不能側(cè)放鴨,以免把氣擠跑;掛鉤不要鉤破頸骨,或只穿過皮膚而沒穿上肌肉,以免頸折斷,在烤制時掉下來。燙皮時水不要澆的過多或過少,多則易使脂肪溶化,在鴨皮晾干后,從毛孔向外流油,油流過的地方不易著色,烤出來的鴨色澤不勻;水澆少則毛孔不能緊閉,容易跑氣,并且皮面松馳,外形不美,也不要將尾泡在開水鍋中,以免把尾部燙得抽縮難看。晾皮因季節(jié)而異夏季陰雨連綿,可在第一次要糖后,先放入冰庫內(nèi)保存,在烤制前2小時取出晾干,冬季須在0℃左右的室內(nèi)晾干;春、秋兩季在8℃的室內(nèi)晾約10小時左右即可。晾時鴨身不要互相擠碰,以免碰碎外皮而跑氣。 ?。?、 烤爐有掛爐、燜爐和轉(zhuǎn)爐,通常都用掛爐。掛爐烤鴨是依靠熱力的反射作用,即火苗發(fā)出熱力由爐門上壁射到爐項,將頂壁烤熱后,再反射到鴨身的結(jié)果,不完全領(lǐng)帶火苗的直接燎烤。爐溫要穩(wěn)定在230℃至250℃之間,避免過高或過低。過高,會命名鴨皮收縮,兩肩發(fā)黑;過低,會使鴨胸脯出皺褶??局茣r間要根據(jù)季節(jié)不同和鴨的大小、數(shù)量多少而定,不能地長或過短。一般說,冬季烤1只2000克的鴨子約45分鐘,夏季只需35父兄我克重的鴨子,冬季要40分鐘,夏季30分鐘。烤制時,注意不要使胸脯直接對著火烤,因此處肉嫩容易烤焦,甚至?xí)l(fā)生裂縫起泡現(xiàn)象。兩腿肉厚,最不易熟,烤時間長一些。鴨襠不易上色,須用人工來挑撩,方法是:將鴨挑起,在火焰上微微晃動幾下,把鴨襠燎上色,要注意,哪里缺色就燎哪里,不能影響其它部位,特別是胸脯肉。 ?。?、 片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皮肉不分,其本是片片帶皮,可以片片成片,也可片成條;一種是皮肉分開片,先片皮后片肉。通常都采用第一種方法,左手扶著鴨腿骨尖或鴨頸,右手持刀拇指可以活動地壓在刀刃的側(cè)面上,刀片進肉后,拇指按住肉片及刀面,把肉片掀下。 風(fēng)味特點: 1、"北京烤鴨"歷史悠久,早在南北朝的《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元朝天歷年間的御醫(yī)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中有"燒鴨子"的記載,燒鴨子就是"叉燒鴨",是最早的一種烤鴨。而"北京烤鴨"則始于明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后,明宮御廚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鴨制作菜肴,為了增加鴨菜的風(fēng)味,采用炭火洪烤,使鴨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膩,受到人們稱贊,即被皇宮取名為"烤鴨"。公元十五世紀初,明代遷都于北京,烤鴨技術(shù)也帶到北京,并被進一步發(fā)展。明萬歷年間的太監(jiān)劉若遇在其撰的《膽宮史•飲食好尚》中曾寫道:"……本地則燒鵝、雞、鴨。"說明那時烤鴨已成為北京風(fēng)味名菜。早年,在北京經(jīng)營烤鴨店有便宜坊、全聚德、六合坊、禎源館等,其中以便宜坊、全聚德兩家名氣最大,至今興盛不衰。便宜坊開業(yè)于(清)咸豐五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以經(jīng)營燜爐烤鴨而馳名。全聚德創(chuàng)立于同治三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以經(jīng)營掛爐烤鴨而著稱。新中國成立后,這兩家烤鴨店發(fā)展較忸。現(xiàn)北京已有八家全聚德,三家便宜坊。在菜品上也由初期"烤鴨"等數(shù)菜,發(fā)展到利用鴨身的各個部們制作多種涼熱菜,與烤鴨一起上席,這就是"全鴨席"、。"京師美饌,莫過于鴨,而炙者成佳。"這就是前人給"北京烤鴨"、的美好評價,而外國朋友則稱它為"世界第一美味。"凡來北京旅游的國內(nèi)外賓客,都以一嘗"北京烤鴨"為快事。甚至在北京流傳這樣一名話:"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1986年,原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第五屆國際烹飪專業(yè)技藝表演大賽"中,"北京烤鴨"榮獲金牌。 2、"北京烤鴨"有掛爐烤、燜爐烤和叉燒烤。掛爐和燜爐烤最普遍。掛爐烤與燜爐烤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一般以棗、桃、杏等質(zhì)地堅硬的果木為燃料,關(guān)上爐門用暗火烤,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烤鴨選用北京填鴨,在其養(yǎng)到四斤左右進,強制喂食,經(jīng)六七十天的填喂,體重即可達3公斤,且具有體軀肥壯,皮薄脯大的特點,特別適于烤炙。北京鴨最初是飼養(yǎng)在玉泉山水紗的河流這中,入冬不凍,喝的是礦泉水,吃得是礦泉魚蝦和水草。 3、"北京烤鴨"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zhì)19.2克、脂肪41克、水分36.2克、維生素B1、B2和鈣、磷、鐵、銅、錳、鋅等微量元素,及18種氨基酸。 4、"北京烤鴨"吃法多樣,最適合卷在荷葉餅里或夾在空心芝麻燒餅里吃,并根據(jù)個人的愛好加上適當?shù)淖袅?,如蔥段、甜機醬、蒜泥等。喜食甜味的,可加白糖吃,還可根據(jù)季節(jié)的不同,與以黃瓜條和青蘿卜條吃,以清口解膩。片過鴨骨架加白菜或冬瓜熬湯,別具有風(fēng)味。烤后的涼鴨,連骨剁成0.6厘米寬、4.5厘米長的鴨塊,再澆全味汁,亦可作涼菜上席。 5、烤成的鴨比生鴨重量減輕1/3左右,色呈棗紅,油潤發(fā)亮,皮脆肉嫩,腴美香醇,處焦里嫩,香氣撲鼻。一般成品重2公斤左右,用刀片成柳葉片,以108片為合格,趁熱上席,當客片下,下刀快如閃電,片片帶皮,令人吧為觀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