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格式 y-m-d,y為年份數(shù)(y>1582),m為月份數(shù)(0<m<13),d為日數(shù)(0<d<28、29、30、31)。y、m、d為整數(shù)。例如2008-8-1,各變量分別是y=2008,m=8,d=1。
1、常用公式 W = [y-1] + [(y-1)/4] - [(y-1)/100] + [(y-1)/400] + D 式中變量說明:W為星期數(shù),y為年份數(shù),D為該日期在該年中的排序數(shù);[X]為對X取整,下同。 2、蔡勒(Zeller)公式 W=Y+[Y/4]+[C/4]-2C+[26(M+1)/10]+d-1 公式中的符號含義如下: W為星期數(shù);C為世紀(jì);Y為年(兩位數(shù)); M為月數(shù)(M=m(當(dāng)m>2);M=m+12(m<3));d為日。 相比于通用通用計算公式而言,蔡勒(Zeller)公式大大降低了計算的復(fù)雜度。 3、基姆拉爾森計算公式 W= (d+2*m+3*(m+1)/5+y+y/4-y/100+y/400) mod 7 在公式中d表示日期中的日數(shù),m表示月份數(shù),y表示年份數(shù)。 注意:在公式中有個與其他公式不同的地方: 把一月和二月看成是上一年的十三月和十四月,例:如果是2004-1-10則換算成:2003-13-10來代入公式計算。 4、蔡勒公式一種改進 相比于另外一個通用通用計算公式而言,蔡勒(Zeller)公式大大降低了計算的復(fù)雜度。不過,另外有一個似乎更加簡潔更簡單的改進公式,提出這個公式的人是馮思琮: W=[y/4]+r(y/7)-2r(c/4)+m’+d 下,其他符號與蔡勒公式中含義相同。r(X)為對表達式X取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