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琳:虎照門始于作偽終于無恥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9日08:10   珠江晚報  作者:王琳 "虎照門"在網(wǎng)上最熱鬧那會兒,我曾引用嚴復的"始于作偽,終于無恥"來預判它的結局。經(jīng)歷了漫長的等待,旬陽法院用毫無懸念的一審裁判為此作出了最后一個注腳。 我不知道為何"跑龍?zhí)?的周正龍會堅持造假是其一人所為,但這種"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的個人英雄主義,足以讓那三級政府相關部門的干部無地自容。他們的沉默,襯托出的是一個"超級騙術家"的形象——一個連電腦都沒摸過的獵人,一個長期與大山為伴的向導,一個只知道村里那點"屁事"而不知"PS"為何物的農(nóng)民,居然以極其簡陋的方式(按官方公布的信息,即僅靠折疊年畫拍的虎照),騙過了三級政府相關部門大大小小數(shù)十名官員。這是一個人間奇跡,更是"老千界"的經(jīng)典范例。周正龍有"英雄"事跡如此,足以擔當騙術界的盟主之位。當務之急,應從獄中向同道中人廣發(fā)英雄貼,上書:此地錢多,官傻,速來。 我其實也佩服這些"戒急用忍"的一眾官員,他們寧愿選擇污辱自己的智商,也不愿承認自己內(nèi)心里其實早已識破了"虎照"的真假——這是何等的"大智若愚"!若承認自己明知周正龍的"虎照"為假,那就等于承認了自己與周正龍合伙詐騙的共謀身份。只不過,周欲詐騙的是2萬賞銀,而官員想要詐騙的,卻是上千萬的國家配套資金。這樣的大案要案,即便是詐騙未遂,在刑法上也夠受的了。兩害相權取其輕,只要能過關,就算要官員把自己自貶為白癡,他們也會心甘情愿。 因而從一開始,我對旬陽法院的一審就沒有任何期待。事實上,旬陽法院在開庭前也已解釋得非常清楚,"周正龍案只是一個普通的詐騙案。"甚至還有知情者在早幾天就公開聲稱,周正龍案極有可能當庭宣判。我寧愿相信這是一次有意的放風而不是一次合理的推斷。"虎照門"案件雖小,影響卻大。循中國司法的潛規(guī)則,即便是注定的結局,一審法院的最佳選擇仍是暗中逐級報送請求上斷。"先定后審"那點事,并非自周正龍案始,也絕不會在周正龍案終。若按"南京彭宇案"中的斷案邏輯,我們也可以說:依常理推測,周正龍案一審裁判文書上那些署名的法官們,其實也跟周正龍同病相憐。他們不過只是一些出現(xiàn)在前臺的替身而已。 媒體報道打虎斗士郝勁松在庭外撐開了一把傘,上面寫著"周正龍=替罪羊"。也許,對于一個"跑龍?zhí)?的替身演員來說,他的歸宿只能是"羊"。在這個權利貧困而權力無限富有的時代,作為個體的我們其實和周正龍一樣,常感無從選擇。 周正龍一開始就走了這條不歸路,他走得義無返顧。他在"羊的門"后逐漸消失的背影,令人無限唏噓。 作者系大學教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