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年人學習外語吃力的另一原因是他們的語調(diào)已經(jīng)固定成型。講著一口韓式英語的人,他口中說的是英語,但語調(diào)卻和韓語一模一樣。經(jīng)常與外國客戶洽談生意的人說的英語就像一連串的謎語,實在是很難懂。再聽聽他們講韓國語,仍是一堆謎語。
對有方言的人來說問題就更加嚴重。特別是那些無法改變慶尚道方言的人則更是如此。慶尚道方言的特征是缺少幾個發(fā)音,及其獨有的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那些無法區(qū)分P和F,B和F發(fā)音的人,絕大部分都來自慶尚道。
不論怎樣,要學好英語,首先必須改掉原有的口音。不,與其說是改掉口音,不如說是學好標準的韓語更加確切。只有這樣,你說的英語才不會攙雜著慶尚道、全羅道或忠清道的口音。有一位韓國籍的美國國際律師,說韓語時帶著釜山口音、聽起來很是滑稽和有趣。但若我國的人講著帶慶尚道口音的英語那就更是可笑至極了。
那些沉默穩(wěn)重的人同樣也學不好英語。“那些家伙對年長之人都直呼其名,相互之間也從不使用敬語,簡直是等外之民”,有著如此念頭的人絕對學不好英語。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會去試圖弄明白,在英語中本就沒有韓語中所有的敬語,非敬語之分,這樣的人首先應該學習學習別的文化圈的禮儀,這是對異域文化的尊重。正如我們以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為榮一樣,同樣應該懂得尊重其它文化的生活方式。
這一點,是我們民族所欠缺的地方。甚至連TV 、廣播、報紙等大眾輿論媒體,對其他國家的“固有文化”,也常以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陌生為理由,把它視為笑柄或者投以輕視的目光,百般挑剔。對那些文明程度遠不如我國的國家,這種譏諷就更加露骨。這種令人厭惡的優(yōu)越感究竟源于何處?
回想一下我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這恐怕是維新獨裁時期“國民洗腦教育”所造成的后果。“韓國三千里錦繡江山有著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無法比擬的美麗景色。這個被印度詩圣泰戈爾譽為‘東方明燈’的國家,崇尚忠孝禮智信,堪稱全世界之楷模。他有著僅次于猶太人頭腦的優(yōu)秀基因,對他來說成為發(fā)達國家只是時間的問題。”這就是從小就被深深灌輸進我腦中的思想。連當時的媒體迫于權力的淫威,為當時的集體催眠戰(zhàn)略推波助瀾,以取悅上層。受過當時教育的人直到如今,對這種說法仍深信不疑。
世界上和我國一樣有著美麗山河的國家數(shù)不勝數(shù)。然而在世界原名的觀光地中,最最驕傲自大,常常出口不遜的就是我們國家。甚至連是否真地曾經(jīng)以世界人民為對象進行過智商檢測這件事本身也無從考證。
只有智商不低于80的人都會明白,在美國大學中以優(yōu)秀成績畢業(yè)的韓國人往往并不具有真正的代表性。不能完全地代表韓國。但那些智商高達120天才們卻以這些人為例,來證明我們國民非同一般。
最近的電視公益廣告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話“臨危不懼的韓國人”、‘危機中更顯智慧光芒的韓國人“。然而,這話無非是經(jīng)營不景氣的集團的一種催眠策略而已??纯催@些不爭的事實吧;市場上“集團性投機行為”滋生泛濫,只顧自己的生存,緊攥手中的美元不放,經(jīng)濟危機后進口車和洋酒的銷量反而增長……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地證明了,我們韓國的國民,和其他國民一樣平凡無奇。
雖然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了解歷屆政府實施這種“催眠”政策的意圖,但他們還不明白,這種政策的最終結(jié)果,必將導致整個國家危機的到來。一些有一定實力的媒體在每次爆出重大事件的時候總是把我國和世界上其他成功擺脫危機的國家一一對比 ,對我國的弊病進行尖銳的剖析并向廣大民眾大聲疾呼。然而即使這樣震耳欲聾的呼喊中,懵懂的大眾依然猶如大夢未覺??磥韼资陙淼募瘓F洗腦和催眠在人們大腦中的殘余,要比想象的還要根深蒂固。去年夏天,經(jīng)濟危機浮出水面后爆發(fā)的“樸正熙向往癥”便是明證。
可以肯定的是,人們真正懷念的并不是樸正熙本人,而是懷念當時國家給國人帶來的優(yōu)越感。這種情結(jié)就如同好萊塢電影中死了一千次也照樣能在續(xù)集中復生的幽靈一樣,以后也仍然會存在的。
我們還是回到英語學習上來。學好英語究竟意味著什么?按照常理,我們首先應該弄清楚這一點。為了升學、求職、早期教育,抑或是因為鄰居家的孩子在學……,這樣的理由和目的,對激發(fā)英語學習的興趣毫無幫助可言。英語是處于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國人所使用的語言,不論你喜歡與否,你都應該是冷靜地承認,并充分地認識到英語文化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我國國民在對衣食住行的追求上,追隨美國人的時尚,但在思想方式上卻因循守舊,沿襲朝鮮王朝時期“階級觀念”、“黨派之分”的陳腐傳統(tǒng),學好英語,將為徹底改變這些令人堪憂的社會現(xiàn)狀提供有力的工具。
我們國家的成年人至今還不理解青春。青年人是有著松軟頭腦組織的群體。在他們身上,那種合乎自然的天性,和對人性的敏銳感覺還沒有消退。當他們?yōu)?/span>Sen TaeJi(韓國當代著名歌手)獨特的音樂而瘋狂的時候,內(nèi)心深處,依然保留著對我國文化深奧內(nèi)涵的客觀感受性。
有人說,好萊塢電影的引進會加深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領域的奴役。還有人說,對日本文化的開放會招致新殖民時代的到來,這些都會對青年人健康成長帶來不良影響。事實上,做出此等判斷的所謂社會指導層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他們在大眾媒體的支持下對人們的生活指手畫腳,卻全然不顧及是否有人要求過他們的領導,更沒有人捫心自問:“我有當領導的資格嗎?”
或許只有年輕人才能以冷靜的視角來審視他們。正因為如此,英語對他們而言才更為重要。整個英語文明的基礎則是“人道主義”,是對“每個自然人個性的尊重”,而這也正是我國年輕人身上最欠缺的部分。從呱呱墜地之時開始,我國年輕人便無可奈何地生長在“勝者為王敗則寇”的環(huán)境中間。父母、老師、乃至整個社會都不斷提醒他們,一定要出人頭地。在這樣的氛圍里,別說是與眾不同的個性,哪怕是再小再單純的夢,也沒有其生長的土壤。
美國又如何呢?美國人眼中的優(yōu)等生,絕不僅僅是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而是那些有著實際才能和優(yōu)秀品質(zhì)的人。這些人被選入哈佛(Harverd)大學、伯克利(Berkeley)大學、斯塌福(Stanferd)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MIT)深造,在那里打下堅守的基礎,并最終成為美國社會的指導者。因此美國的領袖往往都很聰明,這一點,與我們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相比截然不同。他們的一生必須為贏得人民的選票而奔走,自然擁有非比尋常的能力。常駐國外的大使掌握對象國的語言,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對他們而言,像我國這樣,讓一個連本民族語言都說不好的人當一國的領導簡直是無法想象的屬,更不可能想象一國大使讓國人蒙羞的情形。正因為此,他們才值得美國人民的信賴。
我國的年輕人要學好英語的理由就在于此。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了解構(gòu)筑英語文明一切優(yōu)點的基石。有過國外生活經(jīng)歷的人回國后的述說,我國報紙電臺派駐的特約記者發(fā)回的消息都與實際實況大相徑庭。他們總是以自己的經(jīng)驗來解釋所見所聞。對他們來說,能否去除韓國教育造成的誤區(qū),真正融入當?shù)厣鐣?,是個很值得懷疑的問題。
學好英語,用英語去聽、去看,去感受,這才是了解美國的最好途經(jīng)。只有能用他們的語言,看懂他們的新聞、報道和電影,才能更真切地體驗他們真實的一面。在這一過程中,如果能由此而自然而然的推翻20多年我國教育體系中消極的一面,無疑會帶來更大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