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期貨市場奧秘 在交易中認識自我 作者: 吉明 當我們面對期貨市場時,探究市場的奧秘似乎成了整個交易工作的重心所在。在人們孜孜不倦的追求下,市場的確誕生了不少有用且神奇的測市理論和工具,然而這一切真的這么重要嗎?我們在醉心研究市場的波峰浪谷之時,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是的,我們忽略了最重要之處:我們忘記了自己!事實上,我們自己才是整個交易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不能忘記自己,且處理好自己與市場的關系,投資最終才會成功。 一、成功在于正視錯誤 投資者當初參與期貨市場,無不認為自己能夠成功。然而,不論智商高低,多數(shù)人的最終結局是失敗的,而且很少有人能持續(xù)地體驗勝利的喜悅和交易的快樂。為什么呢?因為人們的眼中只注視成功而忽略失敗。思維出發(fā)點的偏差,必將導致結果的不同。 社會發(fā)展的本身就是在錯誤中尋找正確的途徑,同樣,投資也是一個從失敗、挫折中尋求真理的歷程。“失敗乃成功之母”,人人都知道這個真理,但如果說成功的原因在于正視自己的錯誤,那很多人對此又會感到不解,而事實的確就是這樣。 涉足期貨投資,大家都會有這樣共同的感受:正如星際之間存在萬有引力一樣,失敗猶如引力通過錯誤牽拉著每一個投資者;如果我們無所作為,就會被黑洞吸走卷入無底深淵;如果正視它、控制它,并配置有效的市場分析和決策把握,就能獲得足夠的能量和速度,徹底擺脫“錯誤引力”的束縛,從而使得資金的成長呈現(xiàn)出一種螺旋生長狀態(tài)。 投資必定伴隨著決策的正確與錯誤,其中錯誤和失敗像影子一樣跟隨著投資者,這是無法回避的事實。在一系列的交易中,當決策錯誤所導致的損失大于正確時所獲取的利潤,那么投資資金就會逐漸地被吞噬;當每次盈利總和大于虧損之和時,投入的資金將會日漸壯大。“善敗者不亡”,只有那些敢于直面失敗、坦然承認錯誤必然性的人,才會造就成功的基石。認識錯誤、減少錯誤,最終才會遠離失敗;沒有失敗就無所謂成功,失敗才是通往成功的階梯。因此,我們必須找到某種正確的方法來削弱錯誤的決策所產生的不利結果。 二、產生錯誤的根源 “我是誰”?投資者似乎無暇思考這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簡單地說,“我是人,不是神”。既然如此,在認識市場的過程中,“人”出現(xiàn)錯誤的判斷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也就是說,出錯是一種必然。 人類對于事物的認知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這就意味著“市場既可以被認識,但又充滿著未知的領域,市場是可知與不可知的矛盾統(tǒng)一體。正如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一樣,全部的知識相對于浩瀚的未知世界只是滄海一粟,那么,當投資者面對市場時又有什么值得驕傲與狂妄呢?人們追求成功,但是與生俱來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拒絕成功并趨于失敗的內在傾向。這些主要是指什么呢? 1.完美主義 在實際的期貨交易中,絕大多數(shù)人是以“智慧者”的身份來到這個市場,他們相信憑著自己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認識和把握市場,他們的工作目標就是追求完美。完美主義者在交易中的主要表現(xiàn)有: (1)不懈地追求投資利潤的最大化,不愿放過每一段可能的行情。 (2)熱衷尋找神秘的測市理論和方法,試圖精確地預知市場波動的時間和價位,尤其是頂部和底部。 (3)相信或認為自己已掌握了破譯市場的方法,并有厭惡風險、回避失敗的心態(tài)。 (4)處事準則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挑戰(zhàn)極限。 另外,在引導投資者方面,投資界還有一種不好的“造神”傾向。例如,有大量的書把江恩理論及本人奉為神明,但他本人所寫的書卻十分強調止損的重要;艾略特通過大量觀察和統(tǒng)計,以科學研究的態(tài)度寫出了《波浪原理》,但后人卻將之大大發(fā)揮,并視之為神奇的測市理論。這種對偶像的推崇是十分有害的,是完美主義者的變通。當人們把自己或他人置于神的位置時,失敗已在附近徘徊!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提倡科學、認真和客觀地分析和研究市場,但反對將其結論在具體運用時絕對化、教條化和神秘化;我們承認世界的神奇,但反對自我神話。 一方面,市場是完美的,但人的認識帶有片面性、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另一方面,市場的表現(xiàn)呈現(xiàn)混沌而有序的波動,這的確有點像量子力學中測不準原理的描述。依此,當人們試圖在模糊的市場波動中尋求精確的定位,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同時,市場有序的波動也決定了人們可以宏觀地把握行情的發(fā)展趨勢。 如果說市場有思想和智慧,那么人與之相比似乎并不處在一個層面上;然而,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人完全可以成功,那是因為他只做自己能夠認識的那段行情,也許為此而放棄了許多看似波瀾壯闊的大行情。事實證明:當我們以智慧者(聰明人)出現(xiàn)在市場時,失敗與我們相伴;當我們以謙卑、愚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市場時,成功、運氣與我們相隨??傊?,讓我們做個實實在在的人,把成功留給自己,把完美留在市場,而不是與之相反。某一天,當交易變成一件愉快的事情時,也許你會感悟出: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 2.貪婪的驅動 設想一下,在一個沒有法律約束的環(huán)境里,人們會看到什么景象呢?罪惡會漫延至整個社會。在一個缺乏規(guī)則的市場里做交易,操縱的災難會凌駕于弱者。同樣,一個沒有健全的自我約束機制的投資者,在貪婪的驅動下必將在恐懼中毀滅。 貪婪,這個詞在投資領域并非完全貶義。人們提倡合理、合法地追求最大的投資利益,這不為貪;但當貪婪超出一定限度并可能導致重大失敗時,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貪婪了。貪婪的投資者在市場中的主要表現(xiàn)有: (1)在沒有充分了解市場的各方面情況下,就貿然地介入。 (2)沒有詳細的投資計劃與風險評估,并隨意地擴大保證金的投入。 (3)對可能遭遇的重大損失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制定必要的應對措施。 (4)認為自己已達到“刀槍不入”的境界,不需要什么止損了。 (5)上面討論的完美主義亦是貪婪的一種表現(xiàn)。 總體而言,貪婪的內在含意是:只知道索取,沒學會放棄。在缺乏有效防范制度的約束下,人成為心魔的奴隸,當市場的變化使投資陷入危險的境地時,又更多地表現(xiàn)為逃避錯誤,最后在損失的擴展中落入恐懼的深淵。 在期貨市場我們要學會割舍眼前的利益和抵制行情的誘惑,例如,放棄看似行情很大但難以分析和把握的市場,放棄一些不確定因素較多或是條件不夠成熟的投資機會;在交易不利的局面下隨時做好止損離場的思想準備;在交易有利的局面下,如果市場的前景顯得難以揣測,那么也要選擇主動性離場,等等。所有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個:保存自己。放棄眼前的得失,是為了今后在市場中贏得更大更穩(wěn)定的收益。沒有放棄就不可能得到,也就談不上在期貨市場上的生存與發(fā)展。 期貨投資較之證券、現(xiàn)貨投資更容易失利,其原因并非市場風險更大,而仍然是源于人們心中的惡——貪婪。因為期貨投資的保證金制度給人以最大的選擇自由,其他市場則有限。如果人們?yōu)E用這種自由就意味著很可能失去金錢的自由,而當人們堅守制定的原則時,卻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建立系統(tǒng)性的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制度,這或許是克服交易中貪婪的有效辦法;而信念則是身處危險境地和不確定環(huán)境中擺脫恐懼的良方。但必須記?。翰荒苡眯拍钐娲瓌t。 三、結束語 在期貨交易中,市場分析與風險管理缺一不可,如果投資者僅僅專注于市場的研判,那么即便是水平很高,但仍然擺脫不了失敗的可能,并總是處于成功的邊緣。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認識自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