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美國屢次抓捕拉登失敗行動全記錄

 昵稱24695 2007-09-28

  在“9·11”事件6周年前夕,3年未露面的“恐怖魔頭”本·拉登終于現(xiàn)身了。在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播放的錄像片段中,只見他身穿白色長袍和米色外罩、頭戴白帽,在攝像機前侃侃而談。他挑釁般地將花白胡子剪短并染成黑色,向美國人展示他的精神狀態(tài)。

  拉登這次不再威脅攻擊美國,而是替他的“敵人”尋找解決伊拉克問題的方案:要么“我們在伊拉克的弟兄們”讓這場戰(zhàn)爭不斷升級,打死更多的美國人;要么美國人集體皈依伊斯蘭教。

  毫無疑問,拉登提供的兩種“解決辦法”,只會激起美國人更大的怒火,只會讓美國人更加堅決地展開捉拿他的行動。這還不夠,“9·11”紀念日當天,拉登再度“現(xiàn)身”,為“9·11”襲擊者大唱贊歌。拉登如此猖獗,難道不怕暴露行蹤嗎?鮮為人知的是,目前,美軍的一名特種部隊指揮官、中情局的一個高級特工和一名來自美國的“賞金獵人”,正各自率領隊伍游走在阿富汗的大山密林里,追尋拉登的足跡??他們的行動已經(jīng)持續(xù)6年之久。

  那么,美國為何總是抓不住這個“恐怖魔頭”呢?

  “破碎機”耳聞拉登吼叫

  ?本刊特約記者?王樹軍

  除了斯坦利中校的特種部隊,中情局“顎式破碎機”行動小組,也一直在阿富汗山區(qū)追捕拉登。即便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剝奪了中情局追緝拉登的“專利”,這支行動小組在組長加里·貝恩特森的率領下,仍沒有放棄努力。

  眼看著拉登溜之大吉

  2001年12月15日,貝恩特森和他的手下意外地截獲了一部“基地”組織的無線電接收裝置。

  幾天后的一個凌晨,貝恩特森保密電話的鈴聲突然響起。他的一名助手興奮地告訴他,通過那部接收裝置,拉登的一段通話內(nèi)容完全被錄音并抄寫下來。這證明拉登仍躲在托拉博拉山,但已有轉(zhuǎn)移打算。監(jiān)聽人員甚至聽到了拉登向隨從們發(fā)出的吼叫聲:“大家原諒我!”

  貝恩特森聽了一遍拉登的咆哮聲,然后迅速鎖定了拉登被困的具體方位,并立即請求軍方增派800名特種兵,前來“甕中捉鱉”。然而,美軍中央司令部駐阿富汗特種戰(zhàn)司令戴爾·德雷少將,一口回絕了貝恩特森的請求,只夸他“干得漂亮”,卻表示派那么多特種兵“會讓阿富汗盟友不高興”。貝恩特森氣得沖著電話怒吼:“我才不管什么盟友,我只想消滅‘基地’組織,把拉登的頭割下來送回白宮!”

  放下電話,他趕緊打通了他的中情局上司克魯普頓的電話。克魯普頓一刻也不敢怠慢,立即打電話給時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的弗蘭克斯上將。然而,弗蘭克斯告訴他,動用那么多兵力,需要好幾周的準備時間,更何況崎嶇多雪的山區(qū)將使士兵們面臨危險。

  克魯普頓無奈,只好跑到白宮去找布什總統(tǒng)。但布什顯然更認同軍方的說法??唆斊疹D只得無功而返。

  就在克魯普頓在華盛頓四處奔走的時候,貝恩特森已通過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鎖定了拉登藏身地的精確坐標。美軍第11特遣部隊兩人一組的狙擊小組也部署到了“基地”組織盤踞的山頭附近。只要援兵一到,好戲就能上場!

  然而,等待援兵到來的貝恩特森,什么也沒等到。其間,曾有狙擊小組要求孤軍深入,但被貝恩特森喝止。因為沒有強大的火力支援,狙擊隊員冒險出擊等于是送死。

  就這樣,拉登再次成功地銷聲匿跡。

  “把那小子給我綁回來”

  作為一個有20年經(jīng)驗的中情局老特工,貝恩特森曾被授予“優(yōu)異情報勛章”和“情報之星”獎章。

  在加入中情局之前,他曾當過空軍消防隊員,退伍后一邊上大學,一邊參加海軍陸戰(zhàn)隊的軍官輪訓計劃,希望畢業(yè)后能成為陸戰(zhàn)隊軍官。一天,校園里來了一名中情局特工。他是來招募畢業(yè)生的。貝恩特森有當過兵的背景,而且會說阿拉伯語,因此引起了這名特工的興趣。經(jīng)過一番考試、談話,中情局向他發(fā)出了熱情的邀請:“考慮一下我們提供的工作機會吧,別去海軍陸戰(zhàn)隊了!”貝恩特森接受了邀請。1982年10月4日,他正式出現(xiàn)在中情局的初級訓練學校里。10年后,他加入了中情局的“本·拉登小組”,專門研究“極端恐怖主義與拉登”。

  談到與“捉拉登”結(jié)緣,貝恩特森興致勃勃地說:“那是2000年的一天早上7點,我突然接到‘本·拉登小組’副組長打來的電話。他吞吞吐吐地問我:‘你的阿拉伯語怎么樣?你能過來一下嗎?我們有麻煩了!’我趕緊開車直奔他的辦公室。他顧不上寒暄,直接說:‘我們這里有一個行動小組,他們已受訓兩個多月了,馬上要去阿富汗執(zhí)行一項危險的任務??芍挥幸粋€人會講阿拉伯語,你愿意去嗎?幾個小時后就上路?!?/p>

  于是,貝恩特森來到了阿富汗。他和其他特工搭乘阿富汗北方聯(lián)盟的直升機,飛抵潘杰希爾谷地。那架老舊的直升機,“幾乎就是用鐵絲捆在一起的”,使他們緊張得幾乎要窒息??落地時,貝恩特森和同事們幾乎個個面無人色。但“厄運”還沒有結(jié)束,北方聯(lián)盟的領導人一見面就警告他們:“拉登知道美國人要來,已經(jīng)開出了懸賞金:每個中情局特工的人頭值300萬美元!”

  不過,他們還是硬著頭皮留了下來,開始與北方聯(lián)盟一起制定追捕拉登的方案。貝恩特森至今都記得,他的上司曾通過衛(wèi)星電話沖他吼叫:“你一定得把那小子(拉登)給我綁回來!”

  在接下來的兩年里,貝恩特森幾乎天天帶著“顎式破碎機”行動小組,奔波在阿富汗的大山里,希望能撞上拉登。

  貝恩特森表示,外界對拉登的隱身場所存在不少誤解?!案緵]有所謂的高技術山洞,只有少數(shù)幾個挖有通風井,而幾乎所有山洞的地上都散落著睡覺用的草席。我們從遺留在山洞里的手提電腦和文件中搜集了一些情報,并從他們留下的彈藥批號上獲取了一些信息?!碑斎?,“逃犯”拉登的生活也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艱苦。貝恩特森說:“拉登甚至在能俯瞰托拉博拉山峰的一個地方,建了一幢帶有簡易游泳池的房子。我后來還在那里泡過澡。真是不可思議!”

  現(xiàn)在,“顎式破碎機”行動小組仍在繼續(xù)追剿拉登和“基地”組織成員。不過,貝恩特森像斯坦利中校一樣,也有些情緒低落。他認為,“5000萬美元也買不到拉登的人頭”。

  為了追捕拉登,貝恩特森不得不與當?shù)氐牟孔彘L老們打成一片,其中,哈吉·扎希爾和哈吉·扎曼就是他最依賴的兩個長老。然而,恰恰可能就是這兩個人,一次又一次放走了拉登——他們會很痛快地收下中情局提供的上千萬美元的“活動經(jīng)費”,同時對拉登給的數(shù)百萬美元的“賄賂”也來者不拒。

  貝恩特森還發(fā)現(xiàn),阿富汗普什圖族人有一個禁忌:不能出賣在他們那里避難的客人。在他們眼里,拉登就是“客人”,所以,即使美國開出5000萬美元的賞金,也很難打動當?shù)厝说男摹?/p>

  中情局與美軍特種部隊的矛盾,也讓貝恩特森感到無可奈何。在他和其他中情局特工的眼里,軍方簡直一無是處:特工們的調(diào)兵請求經(jīng)常被拒絕;軍方的官僚作風也使他們屢屢錯失追剿良機。而在軍方看來,特工們提供的情報沒有一條是清晰、準確的,似乎是在耍弄軍隊!

  如今,貝恩特森似乎醒悟了:若想抓住拉登,美國需要在很多方面進行改革——也許包括戰(zhàn)術、戰(zhàn)略,甚至包括外交。

  拉登可能的藏身地

  ?阿富汗托拉博拉山以南的斯潘加爾地區(qū)

  2001年11月,美國內(nèi)布拉斯加大學地理學教授約翰·施羅德,通過分析錄像畫面上拉登身后巖石的構成及其可能的分布地區(qū),斷定拉登最有可能藏在托拉博拉山以南的斯潘加爾地區(qū)。德國的一位鳥類學專家,根據(jù)錄像帶中的鳥叫聲,也分析認定拉登可能藏在斯潘加爾山區(qū)。

  ?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境的部族地區(qū)

  有分析認為,阿富汗戰(zhàn)爭爆發(fā)后,拉登很可能直接潛入該地區(qū),并通過手下與當?shù)夭孔宄蓡T聯(lián)姻,獲得了該地區(qū)部族長老的庇護。美國和阿富汗一直斷言,拉登就在巴阿邊境的部族地區(qū)。

  ?阿富汗與伊朗接壤的地區(qū)

  該地區(qū)一直活躍著一支名為“哈立克圣戰(zhàn)組織”的反政府力量。該組織成員與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部族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因此有分析認為,拉登有難時,可能前往該組織的控制區(qū)避風。伊朗政府曾在這里拘禁過拉登的一個兒子,及“基地”組織的一些重要成員。
 

  ?本刊特約記者?余?東

  6年來,恐怕沒有哪個美國軍人能比斯坦利·麥克克里斯托爾中校更接近本·拉登了。“9·11”事件發(fā)生后不久,他就帶著一隊美軍特種兵,在阿富汗山區(qū)追捕這個“恐怖魔頭”。鮮為人知的是,斯坦利曾數(shù)次與拉登近在咫尺,但最終都失之交臂。然而,他沒有時間為此唏噓,因為抓住拉登的任務遠沒有完成。

  曾經(jīng)闖到拉登身邊

  2004年歲末的一天,拉登和他的保鏢們,正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界的一處山腰歇腳。突然,不遠處的一個暗哨發(fā)來緊急信號:一隊美國特種兵正猛撲過來,“老大”(指拉登)恐怕已來不及轉(zhuǎn)移!情急之下,暗哨發(fā)出了“末日警告”。40余名保鏢的手指立即放在了扳機上,準備隨時槍擊“老大”,然后自殺!拉登曾下過一道死命令:“如果斷定我逃不了的可能性達到99%,就殺了我。我決不做美國佬的俘虜,只能成為烈士!”但最終,保鏢們沒有扣動扳機,因為暗哨很快又解除了警報——美國特種兵突然向另一個方向跑去??

  這是塔利班官員奧馬爾·法魯克,向美國《新聞周刊》講述的當年的“險情一幕”。這一說法得到了退役美軍特種兵庫凱克的印證。

  庫凱克回憶說:“法魯克的話應該屬實,因為那段時間,斯坦利少校正帶著我們在當?shù)匮策?。我們曾接到情報,說是那個地方有‘阿拉伯武裝人員’出沒,于是便趕過去搜查。追捕行動持續(xù)了十多天,在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的掩護下,我們重點搜索了那個地區(qū)的密林和山洞,發(fā)現(xiàn)了一些蛛絲馬跡:一些可疑的腳印、生火后留下的灰燼、阿拉伯紙煙的盒子??就連斯坦利也念叨說:‘感覺獵物就在附近,卻找不到目標!’”

  這只是斯坦利與拉登很多“親密接觸”中的一次。

  布什親授“尚方寶劍”

  畢業(yè)于西點軍校和美軍特種戰(zhàn)學校的斯坦利,在2001年阿富汗戰(zhàn)爭爆發(fā)前,就以特工身份秘密潛入阿富汗。當時,他更像是一個“保鏢”——為整天拎著成箱的美元,四處撒錢,懇請當?shù)氐能婇y合作的中情局特工提供保護?!澳菚r候,我覺得自己就像個馬仔??追捕拉登跟我并沒有直接關系。”

  2004年10月,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勸說布什總統(tǒng)下了一道命令:駐阿富汗的中情局戰(zhàn)地情報官與陸??杖娞胤N部隊,聯(lián)合成立一個專事追捕拉登的特種單位——聯(lián)合特種作戰(zhàn)司令部。斯坦利少校因“對當?shù)厍闆r了如指掌”,被任命為該司令部的最高指揮官。當時,拉姆斯菲爾德曾握著拳頭對斯坦利說:“你們是21世紀的騎士,一定能將拉登繩之以法!”

  沒過多久,拉姆斯菲爾德向布什抱怨說,中情局提供的情報“根本沒有實用性”。于是,2005年7月,布什簽署了一份“總統(tǒng)行政令”,授予斯坦利少校“尚方寶劍”,使他集“情報搜集”、“直接斬殺”、“協(xié)調(diào)作戰(zhàn)”等大權于一身。同時,他的軍銜由少校升至中校。走馬上任之初,斯坦利曾拍著桌上的一部黑色電話機,得意地說:“這部電話機可直通五角大樓和白宮。理論上,我可以跟總統(tǒng)直接對話!”

  頂頭上司貽誤戰(zhàn)機

  但斯坦利很快就發(fā)現(xiàn),雖有“尚方寶劍”在手,但他對拉登的威脅并沒有得到質(zhì)的提升。

  2005年底的一天,斯坦利接到了一份情報:扎瓦赫里、拉登的另一名得力干將,以及其他“基地”組織骨干,將在靠近巴阿邊界的巴基斯坦境內(nèi)的一處房屋內(nèi)開會——可信度達80%!

  斯坦利當時就懷疑,拉登可能也在其中。他立即召集聯(lián)合特種作戰(zhàn)司令部的主要成員,很快擬定出作戰(zhàn)方案:急調(diào)30名“海豹”突擊隊員,搭乘C-130運輸機,連夜飛抵巴阿邊界地區(qū),在距目的地約80公里處的上空盤旋待命;為防恐怖分子們聽到飛機的轟鳴聲,突擊隊員將靠滑翔傘飛越阿巴邊境,悄無聲息地降落在那座房屋附近,然后迅速撲向目標,生擒“基地”組織要員;緊接著,兩架直升機從天而降,突擊隊員押著恐怖分子凱旋而歸??

  幾個小時后,斯坦利就將作戰(zhàn)方案上報給了五角大樓。與此同時,他親率突擊隊,向巴阿邊境飛去。

  五角大樓內(nèi),拉姆斯菲爾德和他的幕僚們圍坐在一起,審閱斯坦利的作戰(zhàn)方案。他們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情報是否足夠準確?美軍是否值得冒這個險?如果行動失敗,會否對巴基斯坦局勢產(chǎn)生不利影響?拉姆斯菲爾德甚至還問:“兩架直升機能把所有的突擊隊員運回來嗎?直升機被擊落或出現(xiàn)故障怎么辦?”為確保行動取得成功,他要求將突擊隊的人數(shù)從30人增加到150人。

  但幾分鐘后,拉姆斯菲爾德又有了新的顧慮:這么多的美軍士兵進入巴基斯坦,應該征得巴總統(tǒng)穆沙拉夫的同意,最起碼也應該通報一聲。可這樣一來,會增加行動計劃被泄漏的危險??

  五角大樓的高官們?nèi)栽诩ち业貭幷撝4藭r,斯坦利他們已在巴阿邊境上空盤旋了很久,突擊隊員甚至做好了跳傘的準備。但在最后時刻,拉姆斯菲爾德下令取消行動計劃:“如果能確定拉登在那里,我們就干了,可現(xiàn)在什么也不能確定?!庇谑?,斯坦利只好命令運輸機返航。

  事后,不同的情報來源證實,“基地”組織的確在那里開了一次會,研究來年的“作戰(zhàn)計劃”。

  斯坦利再一次與拉登擦肩而過。

  如今只能徒呼奈何

  如今,斯坦利中校仍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嶺中尋找拉登。但他越來越感到,這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不計其數(shù)的山洞和幾乎一模一樣的泥土房,斯坦利無奈地承認,美軍特種兵的作戰(zhàn)技能在這里根本派不上用場。更讓他感到無奈的是,他的士兵只能說“站住”、“滾”、“舉起手來”等幾句當?shù)赝琳Z,根本無法與那里的人進行交流,更何況他們還不懂當?shù)氐暮芏嘟?。反觀塔利班和拉登,他們早就與當?shù)厝恕按虺梢黄绷恕?/p>

  五角大樓的官僚作風,也讓斯坦利“吃了不少苦頭”。比如,一旦他的特種兵的行動范圍超出5公里,斯坦利就得填寫一份作戰(zhàn)申請表,內(nèi)容包括行動時間、地點、原因、目標等;如果在行動中需要開火,則必需由一名三星將軍在申請表上簽字同意??在一般情況下,申請遞交上去后,往往幾天后才會有回應。而此時,被鎖定的目標早就消失了!

  斯坦利自己也說,他像一只貓,而拉登則像一只疲于奔命的老鼠。但現(xiàn)在,“老鼠”似乎變得比“貓”更聰明了——盡管他的指揮部里擺滿了各種先進的偵聽設備,但收效甚微;盡管他的手下個個身懷絕技,但拉登卻能來無影、去無蹤。

  不過,斯坦利已經(jīng)習慣了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他說,這也許恰恰反映了反恐戰(zhàn)爭的復雜性和艱苦程度。
 

  本刊特約記者?余春雨

  當美國國務院將捉拿拉登的賞金漲到5000萬美元后,越來越多的美國退伍兵、雇傭軍和私家保安擁向阿富汗,希望能擒獲拉登,成為最成功的“賞金獵人”。美國退伍軍人喬納森·伊德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阿富汗山區(qū)里的“獵犬”

  “三四十歲,留著小平頭,駕駛深色車窗的多功能越野車,經(jīng)常跟當?shù)氐能婇y頭子和指揮官喝茶,操美國南部和中西部口音。若問他們是誰,到阿富汗干什么?他們準會傲慢地大笑,接著會一本正經(jīng)地告訴你:‘觀光!難道你沒聽說,阿富汗已經(jīng)重新對游客開放了?!’”在阿富汗喀布爾的一間咖啡屋里,伊德馬肆無忌憚地調(diào)侃著他的同行們。

  “在阿富汗,真正在追捕拉登的人無非有三類——特種兵、特工和‘賞金獵人’。600多名特種兵,每6人一組,五角大樓特批他們可以留大胡子、戴阿拉伯頭巾、穿阿富汗傳統(tǒng)大袍、開無牌照的越野車;150人的中情局‘特別行動處’,由退役特種部隊軍官、飛行員和各種專家組成;還有就是像我這樣的‘賞金獵人’,人數(shù)有數(shù)百。這三種人的共同目標就是拉登和他的‘重臣’。如果你是西方人,戴墨鏡,腿肚子上別著小手槍,開的車沒有牌照,那么肯定沒有人敢問你是誰。因為你不是特種兵,就是中情局特工,或者是背景很深的‘賞金獵人’。這些人可都不好惹!”伊德馬說起這些,滿臉都是得意。

  伊德馬堪稱阿富汗知名度最高的“賞金獵人”。他曾是美軍“綠色貝雷帽”部隊的特種兵,美國《匕首特遣隊:緝拿拉登》一書的頭號主角就是他。

  2001年,阿富汗戰(zhàn)爭打響后,伊德馬從印度偷渡到阿富汗北部,一度加入北方聯(lián)盟的部隊,參與攻打塔利班和“基地”組織。他自稱“與美國各級官員都有合作”,還是阿富汗總統(tǒng)卡爾扎伊任命的阿富汗政府軍顧問。但了解他的人知道,事實上,伊德馬來阿富汗就是為了捉拿拉登。

  “就像嗅覺靈敏的獵犬,我們一直都能嗅到拉登的氣息。”伊德馬自己也承認,“在追捕拉登方面,我們比特種部隊和中情局特工更有效率——6年來,我和同伴至少五次差點逮著拉登。最近一次是在今年5月,我們總共20人,在巴阿邊境的一個村落設伏。‘基地’組織高層經(jīng)常在那個地區(qū)活動,與留在那里的妻兒會面。那天,我們看到有15個全副武裝的人從村后下山,有的騎驢,有的步行。眼看他們就要進‘口袋’了,我們的一個阿富汗同行沉不住氣,提前開了槍。結(jié)果,他們轉(zhuǎn)眼間就鉆進了密林。我們追過去,跟殿后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交火。后來,從一名被打死的武裝分子身上搜到的東西表明,他是拉登的一名貼身 保鏢!”

  沒人能證實伊德馬所說的是真是假,但事實是,他總能“挖”出一些“基地”組織成員演習和訓練的錄像帶,讓中情局特工如獲至寶。他也因此撈到了不少好處。

  “賞金獵人”胡作非為

  在賞金的誘惑下,伊德馬組建了一支專門搜捕拉登和恐怖分子的隊伍。很快,這支私人武裝得到了一個綽號:“匕首特遣隊”。如今,這支隊伍仍在阿富汗山區(qū)四處尋找拉登。

  伊德馬曾夸口說,他的“匕首特遣隊”是“無需美國政府支持、不要政府資金支持”的“超級反恐隊伍”。但實際上,伊德馬與美國政府的關系異常緊密。有一次,他在自我炫耀時說走了嘴:“我們也跟美國的反恐小組合作,與五角大樓和其他聯(lián)邦機構合作??跟我們聯(lián)系的有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負責情報的美國助理國防部長,以及四星上將凱文·安德森。我們之所以不愿意跟美國政府簽合同,是因為我們想能隨心所欲地行動?!?/p>

  不少人相信,伊德馬的話并非都是夸口之詞,因為“匕首特遣隊”確實有過很“輝煌”的戰(zhàn)績:發(fā)現(xiàn)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暗殺阿富汗教育部長和安全部長的陰謀、揭露恐怖分子和軍閥??笋R蒂亞爾聯(lián)手暗殺阿富汗國防部長的計劃、破獲恐怖分子準備用油罐車襲擊美軍和北約駐阿富汗總部的圖謀??

  但阿富汗人了解得最多的是,為了追捕拉登,伊德馬無所不用其極。2004年7月5日,阿富汗安全部隊和國家安全情報局的特工突襲了伊馬德的住所,逮捕了他和其他15名美國退役軍人、兩名阿富汗翻譯和一名清潔工。原來,有人舉報稱,伊德馬“私設公堂,濫用私刑,擅扣阿富汗平民”,以逼問關于拉登的線索。

  在法庭上,證人們聲淚俱下地控訴起伊德馬的種種劣行——當?shù)刈诮填I袖烏拉赫說,為了逼問拉登和塔利班成員的行蹤,伊德馬一行將他綁架后,剝光了他的衣服,讓他當著其他被俘者如廁;喀布爾小商販謝伊則控訴說:“因為受不了毒打,我只好胡亂說教育部的一個官員是塔利班分子?!?/p>

  面對這些指控,伊德馬滔滔不絕地為自己辯解了兩個多小時,甚至要求法官允許他打電話給阿富汗的多個部長、將軍、美國駐阿富汗大使和其他要員,好讓他們出庭作證??審判最終不了了之,伊德馬不到三周就出獄,離開了阿富汗。

  不過,他不久就“殺”了回來,重新出現(xiàn)在喀布爾附近的山區(qū),繼續(xù)他捉拿拉登的“大業(yè)”。

  了解伊德馬的人說,他是不會離開阿富汗的,因為美國今年已將懸賞捉拿拉登的賞金,由2500萬美元提高到5000萬美元。對“賞金獵人”來說,這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美國退伍老兵吉姆·莫利斯表示,他與伊德馬相識12年之久,很了解這個人。“伊德馬就是一個生意人——靠捉恐怖分子,或者說捉拉登掙大錢。在阿富汗,訓練有素的‘賞金獵人’有許多正規(guī)軍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他們無需官僚機構的批準就能迅速行動;他們不怕死,也不存在與烏紗帽有關的各種擔憂。事實上,像拉登那樣的人,在一個地方呆的時間從不會超過12小時。依照官僚機構的工作效率,永遠也別想逮著拉登,而伊德馬卻有創(chuàng)造奇跡的可能?!?/p>

  真的抓不住本·拉登嗎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所反恐中心主任?李?偉

  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本·拉登與“基地”組織,似乎還將占據(jù)各類媒體頭條新聞的位置?!盎亍苯M織之所以具有這樣的新聞價值,是因為它仍在國際上不斷組織、策劃、實施重大恐怖襲擊事件,且危害越來越大。但令世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主導的“反恐聯(lián)盟”長時間高壓打擊下,美國等西方國家情報機構最近的評估竟然認為:眼下,“基地”組織恢復到了“9·11”前后最強大的狀態(tài)。在此情況下,作為攪得世界不能安寧的“恐怖魔頭”拉登,其生死存亡自然引起多方關注。能否抓到他,什么時候、由誰逮住他,自然成為國際焦點。

  實際上,早在“9·11”事件前,拉登的知名度還不高。但那時,這個被國際反恐人士稱為“恐怖大亨”的人,已經(jīng)被美國盯住。這個上世紀80年代美國人在阿富汗一手培養(yǎng)出來的“抗蘇圣戰(zhàn)”斗士,在蘇軍撤出阿富汗后回到了沙特。第一次海灣戰(zhàn)爭期間,拉登由于激烈的反美、反沙特王室言論,被沙特取消國籍并驅(qū)逐出境。他自此成了美國的敵人。

  既然拉登與美國為敵,日子自然就不好過,其一舉一動都在美國人的監(jiān)視之下。無論他走到哪里,美國的壓力就跟到哪里,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敢收留這個“恐怖魔頭”。最終,拉登只有再次回到他的恐怖大本營——阿富汗,當時國際上很少有國家承認的塔利班政權收留了他。此后,1998年美國駐東非兩個國家使館被炸,2000年在也門海域的美國軍艦遇襲,更是讓美國人視其為“心腹大患”,大有誅之而后快的想法。

  “9·11”事件使拉登一舉攀上了國際恐怖史的“最高峰”,同時也使美國從聯(lián)合國那里得到了“尚方寶劍”。美國人憑借“世上無人能敵”的軍事實力,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阿富汗。然而,被“勝利”沖昏頭腦的美國人立刻“劍走偏鋒”,沒多久轉(zhuǎn)而攻打另一個敵人—— 伊拉克??墒?,此后,“越反越恐”的局面,讓美國人百思不得其解。特別是美國的死敵拉登至今仍然逍遙法外,更是讓美國政府難以向美國人“交差”——為反恐,花了美國納稅人3000億美元;為反恐,派出的軍隊一增再增;為反恐,投入最為領先的高科技;為反恐,軟硬兼施拉“盟友”??可越是如此,世人就越難理解: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為什么就是抓不住“窮途末路”、有病在身的拉登?

  國際上曾盛傳的 “陰謀論”認為,美國人不是抓不住拉登,而是有意不為之。放著拉登,美國政府便更有理由在國際上“借反恐之名,行謀霸之實”。但有分析指出,“9·11”事件后,美國打下阿富汗,隨即匆匆對伊拉克開戰(zhàn),拉登并不是其中的決定性因素,“基地”組織本身才是。因此,拉登的存亡已不是國際恐怖主義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反恐只是給了美國一個更好地在全球謀求霸權的理由而已。也就是說,即使拉登不存在了,國際恐怖主義活動仍然會繼續(xù)橫行,美國依然可以“既反恐又謀霸”。因為美國自身在國際上的作為,就是產(chǎn)生恐怖主義的一個很重要的根源,不用把拉登當作一個“借口”。

  也有人認為,美國之所以抓不住拉登,巴阿邊境復雜的地形地貌是一個客觀因素。這的確是一個客觀因素,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美國曾以強大的人力、物力資源和超群的科技水平,輕而易舉地抓了拉美某國的總統(tǒng),也不費吹灰之力就將薩達姆生擒。由此看來,巴阿邊境環(huán)境的復雜,根本就阻止不了部署在巴阿邊境、配備高科技裝備的美國特種部隊。更不用說,還有一幫訓練有素、靈活機動的“賞金獵人”。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只要美國下決心,就能將拉登擒獲。

  也有分析認為,美國之所以還未抓到或打死拉登,人為的因素才是決定性的因素。與美國以往所抓獲的人物相比,拉登被眾多的恐怖分子當作“精神領袖”,被他的支持者、同情者視為“反美英雄”,被一些宗教信仰者視為抗擊“異教徒”的“圣戰(zhàn)斗士”。因此,拉登并不是躲藏在山洞里,也不是隱蔽在樹林中,而是潛伏在“人墻”后。如此來看,美國人抓不住本·拉登,也就不難理解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