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也許不是一個太長的時間,不過已足以讓許多人品味逝去。如果非要找一個人讓我懷念的話,那么我選擇黃霑。
第一次知道黃霑是一曲《我的中國心》,“長江、長城,黃山、黃河”,簡簡單單而又力蘊千斤的詠嘆調(diào)讓無數(shù)人心潮澎湃。
了解一個人,該先了解他做過些什么。黃霑,人稱“不文霑”,文采飛揚,個性灑脫,和金庸、倪匡、蔡瀾一起并稱為四大才子。而他尤被人目為“鬼才”,想法、創(chuàng)意總讓人拍案叫絕。常言非凡之人,也有非常脾性。黃老爺子常常大庭廣眾之下調(diào)“情”談“色”,據(jù)說一開口就能讓很多女星們下不來臺,所以號為“不文”也??墒恰安晃摹钡狞S霑卻又不止“不文”而已,博學廣識、仗義執(zhí)言、可愛有趣、至情至性……林林總總地摻和在一起,才合成了一個真正的黃霑。
金庸筆下《射雕英雄傳》里有一位東邪黃藥師,非湯武而駁周孔,卻又驚才絕羨、滿腹經(jīng)綸。若到了現(xiàn)實中,便就是黃霑當?shù)闷疬@個黃老邪的名號來了?,F(xiàn)在網(wǎng)絡發(fā)達,霑叔生卒何年何月,娶妻生子,學過什么,教過什么,成敗得失,榮辱繁華,上上谷歌、百度,自然一搜一大把,毋庸我牢騷。不過我喜歡的,卻是把通俗做到不俗的他。霑叔雖然才華橫溢,卻不高高在上,終究是個也喜歡做個凡人,當年青衫落魄也曾男兒膝下?lián)Q黃金,教過書,卻也演過三級片,填詞作賦,也不為改善社會風氣提高青少年素質(zhì)乃至普渡眾生那么多偉大目標,自得自樂,然后賺份奶粉錢罷了。
一個人提筆就為了寫文學作品,那是矯情。莎士比亞寫作是為了興趣,為了給群眾欣賞,同時也為了生活,但是莎翁也是大文豪,他在當時就有了他的群眾基礎(chǔ)。李白、杜甫,莫不如是。作家絕對不能脫離群眾而創(chuàng)作的。為什么要文窮而后工?文富而后工不行嗎?
霑叔自己就說:“我擺明是要賺錢的,我喜歡賺錢,也喜歡花錢!我喜歡看書,要買資料,要買齊全的資料,便得有錢!他媽的,以前我教書的時候,為了買一套參考書,足足供了三年!”他理直氣壯,理屈也氣壯的說,“With money I can buy the luxury of time!要我做個窮文人受苦,我才不干!我一定走商業(yè)路線,我注重群眾,我是為人民服務,我寫的一定要popular,我也會利用文字作為medium說大道理,但我能使人人都看得懂,都喜歡看!”通俗而不庸俗,通俗也要不俗,霑叔是也。
黃霑著作甚豐,他的《不文集》,時至今日仍是香港最暢銷的單行本,創(chuàng)下香港暢銷書重印最高紀錄。但帶給黃霑最高聲譽和最大影響力的,依然是他的音樂。從上世紀70年代末,一首首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主題曲讓他的名字家喻戶曉?!都易儭贰ⅰ犊癯薄?、《強人》、《大亨》、《抉擇》、《風云》、《射雕英雄傳》、《上海灘》等等這些電視劇的主題曲都是黃霑的佳作。那個時期,可以不夸張地說,香港的每個角落、每個人唱的都是他填詞的歌。從此他走上了自己填詞生涯的高峰,漸漸開始為電影作詞作曲,伴隨著香港電影《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青蛇》、《黃飛鴻》等陸續(xù)走紅,黃霑的詞曲也傳遍了華語地區(qū)。黃霑的詞作品是他俠義精神與人生哲學結(jié)合的最佳體現(xiàn),詞壇后進林夕在點評黃霑時就說:“以文言筆法寫詞有如行鋼線,一不小心便會一面倒。只有學貫五經(jīng)才能欣賞。”至今,他仍然是香港歌壇公認的“詞壇教父”。
黃霑的音樂有如金庸古龍的作品,錚錚鐵骨,熱血肝腸,以詩的語言寫歌詞,意境化的江湖就在只言片語中躍然而出。豪氣吞吐風雷,一聲笑傲江湖。遙想當年一部《黃飛鴻》,令得所有華人地區(qū)響徹《男兒當自強》!金鼓齊鳴,弦瑟蕭殺,歌聲所及,將軍令一起,不論三教九流、達官市井,人人都仿佛平添了一身俠風傲骨,大家都來爭當做棟梁?!短忑埌瞬俊?,又一首《兩忘煙水里》,笑莫笑,悲莫悲,喚得多少人心醉朱顏?《倩女幽魂》里的人間路,多岐途,常帶風與霜,一唱自然眼前就浮現(xiàn)起張國榮那一路泥濘倉惶奔向蘭若寺的影像來。而午馬那瘋道人一首除魔天地間,我自求我道的《道道道》,又把大俗大雅演繹得這般狂放不羈!《東成西就》里的《誰是大英雄》,問世間幾個能上高峰,隨手拈來?!读鹤!防锱c君分杯水,又極盡哀婉纏綿。更莫說《青蛇》里的《流光飛舞》、《人生如此》更是空靈幻滅得不似人間,看浮生如斯,抱一身春雨綿綿,什么千帆過盡,什么滄海桑田,都不過如此,不過如此……
當然,個人以為黃霑成就最高的,還是那首不世出的《滄海一聲笑》。這也是武俠電影《笑傲江湖》中最具武俠意境的一幕。曲陽和劉正風躲過追殺,泛舟于江海之上,取出《笑傲江湖》曲譜,琴簫合奏,縱情高歌,一旁的令狐沖亦彈琴相和。船外滄海笑,白浪滔滔,蒼天笑,白鳥遨翔。所謂“笑傲江湖”之意,于此成矣。不過單就這一曲《笑傲江湖》,最好、最傳奇的版本并非是當時電影里的版本,而是出現(xiàn)在后來電影原聲音樂中,由三位也稱得上是當今世上真正笑傲江湖,又同樣以卓異不群著稱于世的絕代奇才黃霑、徐克和羅大佑演唱的版本。
再聽一次這《滄海一聲笑》吧。琴聲乍起,幾下轉(zhuǎn)撥,忘情于山水的氛圍已點染而出,然后笛聲跟上,由悠揚而清越,直至聲破兩岸。領(lǐng)唱的是黃霑,“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第二句是徐克,“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再下來是羅大佑,“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事知多少”。黃霑狂放,徐克灑脫,羅大佑的則是厚重粗豪,但三人卻是同樣的豪放不羈。到最后兩句,已是三人合唱,聲破云霄,再分不出你和我。或許徐克的唱功不算專業(yè),但聽到這樣感動的音樂,誰又太在乎呢?笑傲江湖的灑脫,滄海桑田的閱歷,高山流水的相知,天地悠悠的悲愴,在三個熱血而滄桑的男人嘶啞的嗓音里,盡付于斯。
據(jù)說寫這首《滄海一聲笑》時,霑叔已經(jīng)不惑之年了。滄海蒼天的萬里豪情,成就了徐克的光影江湖。江湖如何笑傲?不計成敗,何論恩怨,只須一壺濁酒,縱情唱。李白的詩是這個味道,蘇東坡的詞是這個味道,古舊的東西總是多些蒼涼和悲郁。徐克的戲,霑叔的詞,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感動,這才是江山淘盡,萬古長空,英雄余留了一襟的晚照。
要記得一個人,總因為他留下些什么。記得黃霑自刻過一方印,上書“不信人間盡耳聾”,我也相信,每個時代,總有他的知音人。
“浪奔,浪流……”,就這樣唱吧,也莫管成功失敗歡笑悲憂,給我一段音樂,我們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