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飲用弱堿性水可促進身體健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17:19 新浪健康
飲用水真的可以影響人體體液的酸堿度,進而影響人體健康嗎? 這是近期某瓶裝水商家宣傳的賣點。 不少人提出疑問:胃酸(主要為HCl)的pH值只有2左右,弱堿性的飲用水(pH值為7.3上下)一碰到胃酸,立即就被中和,根本難以起到“中和體內(nèi)有害酸性物質(zhì),維護體液酸堿平衡”的作用。 那么,飲用水的酸堿度真的可以影響體液的pH值,還是這僅僅是商家的炒作呢? 有關(guān)專家表示,健康狀態(tài)下,人體最重要、占絕對量的體液——血液的pH大約在7.35—7.45之間,低于7.30即可視為體液的酸化。人體體液的酸化確實可以帶來一系列的疾病。 國內(nèi)外的研究表明,體液的酸化可以導致癌癥、中風、風濕等近600項疾病,而所有的癌癥、SARS、中風等病人的體液都是酸化的。 因此,維護血液的弱堿狀態(tài)就是維護健康。 在所有影響體液酸堿度的因素中,飲食的影響最巨大,也最明顯??梢哉f,我們的日常飲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健康。健康問題首先是飲食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食用堿性食品確實可以維護人體酸堿平衡,促進人體健康。通常,蔬菜、水果都是堿性食品,肉類則是酸性食品。食物酸堿的劃分依據(jù)不是口味的酸和澀,而是看其被人體吸收之后對體液的最終貢獻。比如大部分水果都是酸的,但經(jīng)過消化系統(tǒng)燃燒后,對體液最終的貢獻是堿性的,因此水果是堿性食品。 飲用水則略有不同。水可以直接為人體吸收,不需要經(jīng)過“內(nèi)燃”的過程。因此它對體液酸堿度的影響可以說是直接的。 那么,弱堿的水遇到胃酸之后是否會被中和而不再具有堿性效果呢? 答案是,胃酸并不會中和飲用水的堿性。 因為水中并沒有純粹的堿,含有的是強堿弱酸鹽。胃液不能和這些鹽類發(fā)生中和反應。這些鹽類可以在弱堿性水被吸收時順利地進入血液循環(huán)。血液中,這些鹽類水解,并參與復雜的生物反應,最終對人體體液呈堿性貢獻。 所以說,弱堿性水不會完全被胃酸中和,對人體的體液確實存在著正向的影響。 相反,酸性水中的強酸弱堿鹽進入人體之后,則可以使體液變酸。 當然,這種影響在單次飲水時是極其微小的,但長期呢? 我們可以這樣想,拔一根頭發(fā),不會變成禿子,拔兩根、三根……還不會變成禿子。但如果無止休地下去,再濃密的頭發(fā)也會稀疏。人體的體液也是一樣,無數(shù)次地飲用酸性水完全可以導致人體健康出現(xiàn)問題。 此外,從700萬年人類的進化史看,人類一直飲用自然界的弱堿性水,只是在最近一百年時間里,因為水質(zhì)受到酸化污染,才不得不部分地飲用酸性水。因此從生物適應自然的規(guī)律來看,人類也應該飲用弱堿性水。 這也是為什么世界上的飲用水專家推薦人們飲用弱堿性水的真相。
|
|
|
來自: 洛書河圖 > 《醫(yī)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