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鐘書和夫人楊絳
北大教授錢理群
中國人說"錢"
________淺論“笑貧不笑娼” 二十一世紀(jì),中國人最害怕說的一個詞,應(yīng)當(dāng)是“貧窮”。 “笑貧不笑娼”,成了當(dāng)今一些“職業(yè)人士”的口頭禪了。 七八十年代,那種以無產(chǎn)階級為榮的窮人理念,以雷鋒精神代代傳為榮的社會風(fēng)尚,在今天,似乎有明顯與有些“現(xiàn)代年輕人”的觀念格格不入了。 無論走到哪里,充斥滿耳的盡是“股票”、“上漲”、“看盤”、“買房”、“賺錢”這樣的字眼。 人們津津樂道的盡是,某某某因?yàn)槌垂砂l(fā)了大財了,賺到一輛小汽車了;某某某傍了大款了,大款為她買了別墅了;某某某升了大官了,大官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外國去留學(xué)了。 商店超市的各類大甩賣,大洗貨,無不張開迷人的大眼睛望著你;酒店茶舍的各類大打折,大優(yōu)惠,無不打開鱷魚的大嘴巴咬著你。
昨晚在一家超市門口,忍不住又買下一件打折的衣服,掏錢的時候,很痛快。掏過之后,摸摸空空的錢包,靜靜一思,2001年國際大專辯論賽上,武漢大學(xué)中文系的袁丁同學(xué)說過的話復(fù)又回響在我耳邊了。 “金錢,有多少罪惡,因你而生。 金錢,有多少盛世,因你而亡。” 中國人,其實(shí)是忌諱說“錢”字的。倒是妓女和娼婦,反倒堂而皇之,大搖大擺在出入在燈紅酒綠之地,妓女賺錢的手段和技巧,反倒令許多工薪階層望塵莫及,自嘆弗如了。 中國人說錢,有中國人的特色。殊不知,錢其實(shí)還有很多好聽的文雅的別稱。如“手頭緊”、“囊中羞澀”、“腰包軟”、“拮據(jù)”、“手頭不寬裕”等。當(dāng)然,也有不太好聽的,如“阿堵物”、“孔方兄”。 如今的中國人,“笑貧不笑娼”,已成一種新時尚。追本溯源,是從西方衍化而來的。 在西方,貧窮是一種恥辱。西方人,避免“貧窮”直露,喜歡用委婉語。如“badly off ”, “less welloff”, “in difficulties”, “in reduced circumstances”等。 最近20年,出現(xiàn)很多新單詞,來代替“poor”,其中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下面這個句子了:
“At first I was poor, then I became needy ,later I was underprivileged, now I ‘m disadvantaged. I still don”t have a cent to my name,but I sure have a great vocabulary.”
這是一個不幸的人自嘲的話,有意思吧。我的英語水平一般,博客日報的哪位同仁,幫我翻譯翻譯啊。
中國人以“錢”字作姓的姓名,自然也非常之特別。 如浙江思想家、文字學(xué)家,國學(xué)大學(xué)錢玄同,幽默小說《圍城》的現(xiàn)代作家錢鐘書,北京大學(xué)研究魯迅的知名學(xué)者錢理群,這些人物的名字都跟“錢”字有關(guān)。乍一看,自然是別有一番“書香”風(fēng)味在里頭。猛一念,自然是另有一番“金錢”韻味在口頭。 “錢”字,押的是“an”韻,讀起來必得淺淺地微笑,必得牽動臉部的各塊肌肉,只有這樣,才能準(zhǔn)確無誤地念出“錢”音。 “前”“錢”諧音,提前快樂,在某種語境下,聽起來象是“提錢快樂”。 念著“錢”字,“貧窮”似乎離我們離得遠(yuǎn)了,心里似乎也舒坦陽光了。就是不知,前一陣子那個搶劫銀行5100萬圓的兩位“哥哥”,當(dāng)他們抱著滿屋子堆成山的百圓大鈔的時候,是否找到了“提錢快樂”的感覺? 5100萬圓?什么概念?無法想象?天文數(shù)字! 金錢,與跫音無緣! 跫音沒錢,不過倒是落了個“窮開心”。是個開心的“窮光蛋”。是個快樂的“女單身”。 去罷,金錢,去罷,金錢,連著我的博客和鍵盤! 讓世人去盡情恥笑跫音的“窮”音吧! 在頓悟之際,“刷”“刷”“刷”疾筆寫下一篇博文,以此作為湖南跫音“五一”節(jié)的獻(xiàn)禮。 湖南跫音劉詠梅 2007、4、2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