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都很喜歡牛群,不管是說相聲的那個牛群,還是搞攝影的那個牛群,因為我覺得他對于攝影和相聲都付出了最可貴的真誠。他的攝影之所以出名,難道僅只是因為拍的是名人的原因嗎?我看不全是。全國靠拍明星掙錢的人多了,可沒有誰象牛群拍的影響這么大的,也沒有誰象他那樣大搞展覽,而搞攝影的人都知道,要想通過辦展覽賺些錢可不是太容易的事。可牛群就作了,他圖的是什么,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出名嗎?難道說這不值得深思嗎? 搞攝影不是人人都能成名的,這不僅僅是拍的好不好的問題,出名涉及到好多方面,但對于攝影,不能出名就不去拍了嗎?我想不是,世界上好些成功的人,最初并沒有想過要去成名成家,而是一心一意,踏踏實(shí)實(shí)去作了,而且作得一天比一天好,名氣只是副產(chǎn)品。 象所有的藝術(shù)門類一樣,攝影是需要真誠的藝術(shù),要是在拍的時候只考慮照片賣不賣得出去,那可真就拍不出名堂了。對我來講,攝影就是一種語言,象圖紙一樣,光看照片就能一目了然,不需要再去解釋什么。好的照片是會自己去告訴讀者的。 看牛群的照片,更多的是詼諧的一面,可能少了深沉,但攝影也是需要幽默的,這符合牛哥的職業(yè)習(xí)慣,不是講攝影要關(guān)注自己身邊嗎?在別人到外地采風(fēng),千里迢迢的時候,牛哥把相機(jī)對準(zhǔn)的是自己每天接觸的人,而這些人,在一般大眾眼里是名人,藝術(shù)家,所以會更容易吸引人們?nèi)タ矗吹臅r候會生出許多想法,這沒有什么不好,拍出照片就是讓人去看的,別人如何去說是另外一回事,拍了,展出了,這就足夠了。 藝術(shù)作品的價值在作者所處的時代往往沒有“好價錢”,藝術(shù)家的生活甚至非常困苦,這并不好。牛群的攝影,無論是出于什么目的,總算沒白拍,沒放在自己抽屜里孤影自戀,可能還因此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了,觀眾也從中得到了一些樂趣,鏡頭中的演員和大家更加面熟了,這不是很好嗎? 喜歡牛群,只要他一直用心拍照片或當(dāng)縣長或者別的什么,在我眼里,他依然是那個“領(lǐng)導(dǎo),冒號”的牛群。
原 作 者: 王育林 文章來源: 中國攝影報<<廣場>>版"爭鳴角"欄目"2001年114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