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樓聽風(fēng)雨。
這僅僅五個字,卻會令人浮想聯(lián)翩,該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 設(shè)想了許多,總之該是很美的吧? 三月的煙雨江南,沉魚落雁的女子,獨倚在竹樓的窗邊。 眉,如河畔的柳葉,目,似深宮的寶石。 略帶慵懶的、淡含哀怨的,倚在窗邊,望著風(fēng)夾雜著雨水,從天空傾瀉而下,打在清澈的河面上,泛起漣漪。 聽著雨聲,一動不動,一語不發(fā)的靜坐著。 怎一幅嫻靜而美麗的圖畫呵! 只是這只該是夢中的畫了吧?現(xiàn)在雖說也是三月,卻是在寒冷的北方喧囂的城市,雖說也是倚樓,倚的卻是這城市的高樓,雖說也是女子,卻遠不及想象中的那樣美麗,而那窗外雨水,也是打在堅硬的水泥路上。 勉強算得“倚樓聽雨”罷。 沒有古人瀟灑的文筆,也不及古人的多愁善感。 這時候,自是寫不出詩的,卻想到了首古人的詩。 宋朝時有個叫蔣捷的人寫過一首《虞美人·聽雨》 極好的句子。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短短幾十個字,便道出不同時代,不同的心境。 想起轉(zhuǎn)瞬即逝的時光,不禁有些感慨,一種莫名的悲戚。 雨。下一瞬間反映到腦海的鏡頭便是夏日在老家鄉(xiāng)村的那一場雨。 曾靜靜地坐在老房堂屋前的門檻上聽雨,看雨水洗禮著眼前的一片翠綠,稻田,樹葉。 空氣中散發(fā)著泥土的氣息,清新而自然。 紅磚砌成的房子,一棟一棟的掩映在青翠欲滴的綠色當(dāng)中。 人們都在房中,極少有人頂著斗篷,行色匆匆的走在田間。 就那樣靜靜地坐在門檻上望著外面,世界安靜的似乎只有雨水滴落帶來的聲響。 靜謐而沉寂。 突然發(fā)覺雨中的城市也憑添了幾分溫婉,看著細雨,忽然什么也不愿想了。 就這樣,安靜地,聽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