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個微觀經濟學的論證都是建立在三個基本的假設條件之上的,即完全理性、完全競爭、完全信息。而這三大假設都與事實難以相符。
首先,完全理性不可能。對于微觀經濟學研究的兩大行為主體:居民戶和廠商,雖然他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追求自身最大化的效用和利潤,但在現(xiàn)實經濟生活中,他們的理性都只是有限的。居民戶在日常的消費活動中難以實現(xiàn)效用的最大化;廠商也不可能把生產活動總是安排在利潤最大化點上進行。其次,完全競爭不現(xiàn)實。西方經濟學對完全競爭具有嚴格的限定,包括市場上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市場上每個廠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質的;所有的資源具有完全流動性;信息是完全的。條件如此之苛刻,以致很多西方經濟學家也坦言:在現(xiàn)實經濟生活中,真正符合這四個條件的市場是不存在的。再次,完全信息不成立。完全信息假設在微觀經濟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信息是完全的,那么市場價格機制才會是有效的,資源就能實現(xiàn)最優(yōu)配置。但是,現(xiàn)實經濟生活中的各種信息往往卻是不完全、不對稱的。在這種情況下,信息經濟學家們預言,價格機制的作用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結局,市場就會是無效率的??梢?,假設不同,結論就完全不同了。西方經濟學精致的理論大廈卻是建立在這樣一些脆弱的假設基礎之上,它的科學性自然就會遭到嚴重的損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