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股市牛熊史
第一次牛熊市
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上交所正式開業(yè)以后,歷時兩年半的持續(xù)上揚,終于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 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沖動過后,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 第二次牛熊市 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漲更爽,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386點到1558點,只用了3個月時間。 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后,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fā)行,股指回到325點。 第三次牛熊市 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為了挽救市場,相關(guān)部門出臺三大利好救市,一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1995年5月17日,股指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牛熊市 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受到管理層關(guān)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 ?br> 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短暫的牛市過后,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yōu)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輪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牛熊市 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崇尚績優(yōu)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在深發(fā)展等這些股票的帶領(lǐng)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br> 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這輪大調(diào)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yōu)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股指已經(jīng)跌至1047點。 第六次牛熊市 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網(wǎng)絡(luò)概念股的強勁噴發(fā)將上證指數(shù)推高到了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 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5·19”行情過后,市場最關(guān)注的就是股權(quán)分置的問題。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 第七次牛熊市 牛市(2005年6月6日至今)經(jīng)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diào)整,市場逐漸回暖,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啟動。股指于2006年11月20日突破2000點整數(shù)關(guān)口,隨后加速上揚,于2006年12月14日突破歷史最高點2245點。此后又連續(xù)突破3000點、4000點大關(guān),可謂牛氣沖天。最近開始又有動蕩 6月1日滬指開于4120.63點,盤中最高4181.28點,收于4000.74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