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數(shù)期貨投資者都會有這樣的體檢:在期貨市場上做成一筆成功的交易并不難,但要長期穩(wěn)定地獲利卻非常困難。
大家可能也都有這樣的經歷:你做多一種商品(比如天膠),它連續(xù)上漲到阻力位附近時,各項指標已顯示嚴重超買,當你理所當然地把它平倉時,它卻放量突破阻力位加速上行,你失去了一次主升浪的羸利機會,你非常懊悔;然而又有一次,你遇到了與上次同樣的情形,你決定吸取上次的教訓,堅定地持倉準備享受主升浪時,遺憾的是,它卻下跌了,你遭受了和上次同樣的失敗,你是否覺得市場有點不可捉摸? 事實上,當一個合約連續(xù)上漲進入超買區(qū)時,會發(fā)生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它會像我們眾多的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的那樣出現(xiàn)理所當然的回調,另一種則會出乎大多數(shù)人意料地放量突破阻力位加速上行。前一種情形可以通過技術指標(擺動指標)的提示及時獲利了結,后一種情形則是大資金和投資者的博弈行為,沒法用技術分析的方法解決,投資者要做出正確的選擇非常困難。 你可能還會有這樣的經歷:你做多一種商品,它沒有像你想象的那樣上漲而是下跌了,這是一次正常的回檔還是反轉?此時無法通過技術分析得到答案,因為這是投資者和市場之間的博弈,只有它跌破下檔重要支撐位時,你才認識到這是反轉,這時你的資金已經損失了不少。在這種情形下的投資結果是虧損和蠃利一樣容易,我們像鐘擺一樣在蠃利和虧損之間來回擺動,但不能獲得穩(wěn)定的收益。 傳統(tǒng)的技術分析方法無法讓你穩(wěn)定地獲利,它在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又不斷地制造出新的問題(比如上述矛盾),而這種現(xiàn)象是傳統(tǒng)的技術分析方法自身結構造成的,永遠不可能得到解決。 眾多的市場分析人士無法讓你穩(wěn)定獲利,因為他們僅僅擁有基本的技術分析方法而沒有實戰(zhàn)的經驗,他們可以告訴你某種商品可能要漲,卻無法告訴你能漲多少,何時進場,何時獲利出局,如何獲得最大蠃利,他們似乎也不用考慮出現(xiàn)意外情況將如何控制風險。 理性無法讓你穩(wěn)定的獲利,所謂理性是基于對市場公開信息的認識通過邏輯思考達成的共識,但期貨市場是群體博弈的場所,大眾的投資動機和投資行為直接造成商品價格的變動,如果大多數(shù)投資者都認為某商品極具投資價值,那么此時的價格已反映了它本身的價值,它可能不會上漲了;反之某商品(天膠)已連續(xù)上漲了很大幅度,大多數(shù)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已經漲得過頭了,應該調整了,而它偏偏還要大漲,這一切說明嬴利不基于邏輯而基于超邏輯,成功的投資并不基于理性,而在于對理性的超越。 如果我們建立一個數(shù)學模型來分析市場,把市場看成一個四維函數(shù)F=f(x.y.z.k),其中X代表時間,我們可以用江恩循環(huán)理論來分析;Y代表空間,我們用艾略特波浪理論來分析;Z代表基本面,我們用所獲得的基本面的信息來分析;這里還應加上一個變量K,也就是市場的混沌狀態(tài)或測不準原理,它表明市場并不遵循上述的各項傳統(tǒng)理論而自由地運動,處于一種無序狀態(tài)。我們經??梢钥吹交趥鹘y(tǒng)分析模型上的技術底(頂)并不是市場底(頂),這一切告訴我們:市場的變化是永桓的,而不變只是相對的,這種無序是市場自身較高層次的秩序,是市場所以存在的根本因素,沒有任何分析工具能夠預測它,只有具備了較高的境界才能把握它。 我的好幾位朋友都先后退出了期貨市場,他們以前都是職業(yè)的投資者,自以為很熟悉各種技術分析方法,但就是無法長期穩(wěn)定地獲利。事實上,技術分析只是一種工具而已,學會了它并不等于就能夠長期穩(wěn)定地獲利。打個比方說吧,“學習技術分析”就好像是“學漢字”,“在期貨市場上穩(wěn)定地獲利”就好像“用所學的漢字寫成一篇美妙的文章”,而這篇文章會給人以美的享受;你學會的技術分析方法越多,只代表你學會的漢字越多,但并不代表你能夠寫出好的文章來。華爾街有句名言:“平庸的交易者用技術交易,頂尖的交易者用信念交易。”這句話說明,平庸的交易者和交易大師之間的差異并不在技術方面,而在投資理念方面。因此,要穩(wěn)定地獲利還要把你所學的技術分析方法經過長期實踐變成你自身可用的投資方法,形成你自身的投資理念,進一步升華為一種境界,只有這時你才能穩(wěn)定地獲利。 在期貨市場上,沒有人能夠輕易地成功,成功需要長期艱苦地磨練,穩(wěn)定的獲利是一種境界。 |
|
|
來自: 耍庫 > 《吳延峰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