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又和去年一樣回唐山農村的姥姥家過年。在今年拜年的時候,我又發(fā)現了一些新鮮事。 大年初一這天,我和表哥一塊去拜年。過年時在姥姥生活的這個村莊里,差不多每一家都用瓜子和糖招待前來拜年的晚輩。我們每到一家,那家的家中老人都會說:“快,嗑嗑子兒(或嗑子兒),化糖!”,有的時候,我坐在炕的某一角落,老人會說:“這兒腌臜,坐在那兒。”我聽了,大惑不解:這是什么意思? 回到姥姥家后,我問媽媽:“‘化糖’是什么意思?‘嗑子兒’和‘嗑嗑子兒’是什么意思?還有‘腌臜’又是什么意思?”媽媽說:“‘嗑子兒’和‘嗑嗑子兒’都是吃瓜子兒的意思,‘化糖’是吃糖的意思,而‘腌臜’是臟的意思。”我一聽,覺得這方言挺好玩的。你看,“嗑子兒”既是動詞,也是名詞。在單獨說時,是吃瓜子兒的意思,再加一個“嗑”還是吃瓜子兒的意思。不管是幾個字,都是吃瓜子兒的意思。 在我知道的方言中,“腌臜”是最古老的了。在《水滸傳》這本書的《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這一章里就出現了。沒想到姥姥家的方言既古老,還挺有學問。 拜完年,過了幾天,我又知道了 “新鮮”這個詞在唐山方言中的意思。在《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本〉》里,“新鮮”有四種意思,但沒有一種是方言的解釋;在我的眼里,“新鮮”是海鮮還活著的時候;而在姥姥家的方言中,則是“容光煥發(fā)”的意思。 最后,我祝大家每天都“姥姥家版的‘新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