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就像早晨可以推測中午,幼年時代可以預示成年。 彌爾頓(英國) l 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 陶行知 l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樂府·長行歌》 l 少而不學,長無能也。 荀況 l 青年之文明,奮斗之文明也,與境遇奮斗,與時代奮斗,與經驗奮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 李大釗 l 青年富有革命生氣,是旺盛生命力的主人。 池田大作(日本) l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孔丘 l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毛澤東 l 青年長于創(chuàng)造而短于思考,長于猛干而短于討論,長于革新而短于守成。 培根(英國) l 年輕一代正因為年輕氣盛,所以從其天性來說,他們對真理的敏感程度往往比成熟以后更為靈敏。 雅斯貝爾斯(德國) l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 陳獨秀 l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 朗費羅(美國) l 青春是人生之花,是生命的自然表現(xiàn)。 池田大作(日本) l 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 屈復 l 青春是為一生奠定基礎的時期。 池田大作(日本) l 青春不能用年齡來衡定。 奧鏗(德國) l 所謂青春,就是心理的年輕。 松下幸之助(日本) l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 孔丘 l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壯心不已。 曹操 l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劉禹錫 l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 l 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tài),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里,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代里。 林語堂 l 使老人充滿活力的真正途徑是永葆思想上的青春。 莫·柯林斯(英國) l 青春是敢作敢為的時期,暮年是思想凱旋的歲月。 洛·史密斯(英國)
命運及其他 l 命運是有某種巧合。 切斯特菲爾德(英國) l 人有時必須順從命運,但絕不能屈服于它。 哈里法克斯(英國) l 人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創(chuàng)造者。 塞萬提斯(西班牙) l 我們是自己命運的創(chuàng)造者。 愛默生(美國) l 有勇氣主宰自己命運的人才是英雄。 海塞(瑞士) l 勇敢的人開鑿自己的命運之路,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開拓者。 朗費羅(美國) l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能讓命運使我屈服。 貝多芬(德國) l 性格是命運的主宰。 普·緒儒斯(英國) l 一個明智的人總是抓住機遇,把它變成美好的未來。 托·富勒(英國) l 人雖智,而不遇時,無功。 呂不韋 l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張九齡 l 永恒的東西每個人都會碰到,有限的東西只有某些人才能碰到。 皮爾士(美國) l “偶然”不會幫助準備不周的人。 巴斯坦(德國) l 機遇偏愛訓練有素者。 路易斯·巴斯德(法國) l 當取不取,過后莫悔。 施耐庵 l 善于捕捉機會者為俊杰。 歌德(德國) l 只有愚者才會等待機會,而智者則造就機會。 培根(英國) l 如果良機不來,就親手創(chuàng)造吧。 斯邁爾斯(英國) l 智者創(chuàng)造的機會比他得到的機會要多。 培根(英國) l 幸運女神也不摟抱那遲疑不決、懶惰、相信命運的懦夫。 《五卷書》(印度) l 時運亨通時趾高氣揚的人,在時運不濟時就會萎靡不振。 博恩(英國) l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聃 l 災難是人的真正試金石。 包蒙(英國) l 在厄運中滿懷希望,在好運中不忘憂慮。 賀拉斯(古羅馬) l 許多的苦難是你自擇的。 紀伯倫(黎巴嫩) l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晉書·羊祜傳》 l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魯迅 l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 l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文天祥 l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羅懋登 l 記住,時間是金錢。 富蘭克林(美國) l 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 魯迅 l 沒有人不愛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視他的時間。 梁實秋 l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莊周 l 時間即是生命。 梁實秋 l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jié)約時間。 培根(英國) l 生命是一支箭——因此,你必須知道瞄準什么目標和如何運弓——然后把弓弦拉足,讓箭飛射出去! 范戴克(美國) l 死是另一種生的起源。 蒙田(法國) l 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莊周 l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也。 孟軻 |
|
|
來自: qingkokukyo > 《名句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