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科學理論中,還沒有哪一種像進化論那樣處境尷尬,一方面被科學界普遍接受,另一方面在科學界之外卻
遭到眾多反對。這主要是由于宗教因素,但也有一部分是出于對進化論的誤解和濫用引起的反感。比如有相當多的人反對達爾文進化論,其實是反對主張人類社會應
該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這真是天大的誤會。
社會達爾文主義并不是由達爾文進化論引出的,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于1851年出版的《社會靜態(tài)學》一書中就已系統(tǒng)地提出了其核心觀念,此時距達爾文出版
《物種起源》還有8年之久。斯賓塞后來將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拉來做依據(jù),但達爾文本人并不贊同斯賓塞的社會觀。所以它的確切稱呼應該是斯賓塞主義。
生物學理論并非總能推廣、應用于人類社會。而且現(xiàn)代進化論也告訴我們,生物之間的競爭并非總是你死我活、弱肉強食,在許多情況下,和平共處、相互合作是更為穩(wěn)定、更為適宜的策略,因此斯賓塞主義并無科學的依據(jù),從根本上就誤解、歪曲了達爾文進化論。
但是像斯賓塞那樣歪曲、濫用進化論的人文學者至今并不罕見。最近有國內(nèi)學者反對“保護環(huán)境只能從人的利益出發(fā)”的主張,斥之為人類中心主義,并稱:自達
爾文進化論以來,科學家已經(jīng)認識到,人類已經(jīng)不再是特別的“高級”物種,進化不等于進步,人類中心主義與進化生物學相矛盾云云。(見蘇賢貴、田松、劉兵、
劉華杰《“敬畏自然”與“以人為本”》)
現(xiàn)代進化論的確認為人類并不是進化的目的,人類和其他現(xiàn)存生物都是進化大樹上的一個個分支,很
難說哪一個分支更高級。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中心主義的世界觀是與進化論相沖突的。這種世界觀在人們發(fā)現(xiàn)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之后就已經(jīng)難以成立。但是,這
并不等于人類就不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正如沒有誰是世界的中心,但是誰都有權(quán)利為自己謀福利。
事實上,在進化論看來,自身的生存、
繁衍是生物的第一要義,自私正是生物的本性。有時生物也能表現(xiàn)出似乎是無私的行為,但是在這種行為的背后,仍是隱藏著為了傳播自己的基因的自私目的。生物
為了生存、繁衍而去破壞環(huán)境、消滅其他物種,乃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因此,某些環(huán)保人士聲稱自己愿意以身飼虎,如果不是虛偽的話,從進化論的角度看,絕對是一
種瘋狂。
當然,由于人類具有理性和科學,具有計劃、預見能力,因此能夠超越進化所賦予的生物本能,可以權(quán)衡利弊,妥善地處理好短期、局
部利益與長期、全局利益的關系,避免為了當前利益而肆意破壞環(huán)境的短視行為。但是這是為了人類的長遠利益,所以保護環(huán)境、生態(tài)的最終目的仍是為了人類自
身,而不是為了別的其他東西。
自然的未必就是正當、道德的。但是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的確也能夠有助于認識人類自己,啟發(fā)我們形成合理的倫
理觀念。進化論為人類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世界觀。一個合理的倫理體系必須建立在這種偉大的世界觀之上,但是也必須極力避免對進化論的歪曲和濫用。正如現(xiàn)代進
化論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朱利安·赫胥黎(“達爾文的斗犬”托馬斯·赫胥黎的孫子)所言,要倡導進化人道主義:“它是一種對人類的信仰,一種人類大團結(jié)的感覺,和
一種對人類的忠誠。人類是數(shù)百萬年的進化的結(jié)果,我們最基本的倫理準則應該是竭盡所能改善人類的未來。所有其他的倫理標準都能夠從這條底線推演而得?!?/p>
( 責任編輯:悲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