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顏色的偏差   通過基本的了解,現(xiàn)在我們至少可以拍攝出一個曝光還可以,也不模糊的照片了。這樣就能滿足一般的需求了。但是,針對數(shù)碼相機,還有一個新的需要您關注的參數(shù),白平衡的設置。
 * 什么是白平衡?
 
 我們平時看到的景物,都必須有光源才能顯現(xiàn)。然而光源可能本身是帶顏色的。一般拍照需要的光源,必須是在經(jīng)過三菱鏡色散后能夠得到從紅色到紫色連續(xù)的光譜,如果不連續(xù),那么具有其缺失顏色的物體拍攝出來自然會不真實。就算是連續(xù)的光譜,也可能因為在各個波段分布的差異造成其光源顏色離標準白色有出入。光源有了顏色,自然拍出來的所有東西都會染上同樣的顏色,數(shù)碼相機可以很容易的在生成圖像的時候調(diào)整其顏色,而這個調(diào)整功能就是白平衡的設置。顧名思義,就是讓拍出來的顏色均衡,白色的物體拍攝出來還是白色。
 
 計量光源的顏色,一般用色溫表示,太陽光大約5500K色溫,可以看作是白色。小的色溫表示偏紅(暖色調(diào)),大的則偏藍色(冷色調(diào))。
 
 常見的明顯有色的光源是白織燈,2500K低色溫偏紅,這個大家都有體驗。冷色調(diào)最常見的是太陽落山后的傍晚,景物偏藍色。日光燈也屬于冷色調(diào),其色溫常見的為6500K(略偏冷)。
 
 
 * 為什么傳統(tǒng)相機沒有這個設置?
 
 傳統(tǒng)像機采用膠片感光,由于光信號沒有數(shù)字化,自然不能在相機里面進行色彩的改變和處理,因此沒有白平衡的概念。所以,利用傳統(tǒng)膠片拍攝嚴肅的作品,光源的色溫相當重要。
 
 * 白平衡設置錯誤體現(xiàn)是什么?
 
 體現(xiàn)是照片偏色。譬如,在白織燈(2500K)下拍攝物體,如果白平衡設置成日光(6500K)模式,那么拍攝出來的照片自然偏紅。相反,在陽光下拍攝人像,白平衡設置為白織燈,那么拍出來的畫面就偏青藍色。這是相對的。
 
 * 白平衡工作原理是什么?
 
 我們知道,圖像數(shù)字化后,有R,G,B(紅綠藍)三個通道來表示顏色。白平衡實際上就是給這三個通道乘上3個不同的因子來改變整個圖片的色彩感覺。譬如,照片偏紅,那么就給紅色乘上一個較小的因子,藍色乘上較大的因子,處理后,就不偏紅了。
 
 根據(jù)這個原理我們不難想到,后期處理也可以很容易恢復偏色圖像。實際情況是,當環(huán)境光的色溫變化不復雜時,確實如此。
 
 一般的相機都有自動白平衡,這個自動白平衡其實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因為在這個模式下,相機會采用某種通用算法去分析場景,顯然當這個辦法一旦失靈,自動白平衡就會出大問題。所以我們建議如果您看了本文,了解了白平衡后,請不要使用自動白平衡設置。
 
 * 有利必有弊,白平衡的功過分析
 
 DC多出這樣一個設置,看上去時更強大了,但是可惜的是,相當多DC用戶根本不知道這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一般相機出廠時候,缺省設置在存在潛在問題的自動白平衡上......所以,最后,DC用戶反而會更加抱怨為什么拍出來的照片顏色不對?!(因為傳統(tǒng)相機一般相當于都設置在日光模式,拍攝出來接近眼睛所見)
 
 多數(shù)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實際環(huán)境光看上去的效果,譬如就是要白織燈的那種溫暖的感覺,那么這種需求時,您可以設置為陽光模式。因為人的眼睛認為陽光是最接近白色的,所以設置成這個模式拍攝出來的感覺就最接近人眼看到的真是色彩感覺。
 
 當且僅當我們期望或需要反映真實準確的物體本身顏色,不希望其受到環(huán)境光源的顏色影響時,才需要且必須設置為和環(huán)境光對應的白平衡模式了,這是需要技巧和經(jīng)驗的。一般的DC都提供這樣幾種模式:
 
 最冷->最暖
 閃光燈-陰天-陽光-日光燈-白織燈
 
 還有的DC提供手動白平衡,所謂手動白平衡,使用的時候,就對著一張白紙進行評估,用得到的結(jié)果進行拍攝,那么白色的東西出來仍然保持白色。如果您需要拍攝靜物(為您的商品拍照),家里的光源色溫未知,為了讓拍攝出來的商品顏色接近真實,那么這個功能是非常實用和必須的!
 
 * 如果環(huán)境光源一個是暖色掉一個是冷色調(diào)咋辦?
 
 真是一個奇怪的問題。有人會在酒吧的五彩光源下進行嚴肅的反映物體本身顏色的攝影嗎?
 
 最后結(jié)論:
 如果你什么都不懂,設置到日光模式都比設置到自動白平衡模式在概率上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