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場12強晉級賽,是不斷出現:“感謝……”“感恩……”“感動……”的一場“對話”。
而最令人感動的場面出現,是在己成功晉級12強的宋文明在說結束語的時候,他代表36強回送了王利芬撰寫的一本書《對話美國電視》. 書中有在場36強及評委一起的簽名,并且36強全體起立以示敬意地送出了這一本書——為了感謝王利芬老師不僅給大家創(chuàng)立了一個舞臺,也對中國人推崇了一種精神,在億萬人收看的電視屏幕前,王利芬被深深地感動了。 經過行為科學家60年來的研究,人與人面對面時,容易被感動的溝通能量比是:文字占7%,聲音占38%,肢體語言占55%,今天現場的“簽名贈書儀式”占了三大要素,王利芬想不感動都很難了。 這世上有一種比槍炮子彈更容易令人屈服的力量,那就是“愛心與善良”,當自己千辛萬苦的努力,能贏得一句贊同,贏得他人一聲感激與信任時,一切苦難都會在瞬間消失! 人的潛能夠被發(fā)揮,人的心愿能夠被完成,就會愈來愈喜愛自己、再到喜愛工作、喜愛家人、喜愛生活環(huán)境和其他人,也會不停地追求進步與成長,并樂于向朋友及大眾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并不斷為社會謀求幸福與快樂,最終回歸到“無我”的自然境界中。 在“成功夢工場”網站有一貼被人熱棒的經典《惹人喜歡的二十八條秘訣》中,有一條寫到:“如果你看到網上一個貼子還值得一看的話,那么你一定要回復,因為你的回復會給人繼續(xù)前進的勇氣和成就感,會給人很大的激勵,同時也會讓很多人感激你。” 王陽跟貼道:“人之所以會不斷地奮斗努力,是因為被人認可了自己努力的價值——人的優(yōu)勢是被夸出來的。” 主持人王利芬手捧著被創(chuàng)業(yè)選手認可的書,就像捧著自己的孩子,她明顯在控制著自己的感情,她說:《贏在中國》開播前后,有太多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感動了我,現場的吳鷹和馬云是長久地,深入地感動我的兩個企業(yè)家,是你們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激勵著我——再苦再難也一定要把這個項目做起來,為了讓你們的精神,能夠在創(chuàng)業(yè)者中傳承! 這就是“價值觀的力量”! 一般人價值觀的形成大都來自于環(huán)境,很少人的價值觀是由自己所設計出來的。 人通常透過價值觀和信念來對一件事下決定,依次產生行動和結果。 所謂“價值觀”就是明白:哪些事比較重要,哪些事較不重要。 在我所開設的“超級成功學”課程中,專門指導學員找出生命的意義,找出想成為的理想人物,重新建立并堅定自己的價值觀與信念,由自己設計生命的架構,而不是讓環(huán)境不斷地影響自己…… 通常,上完研討會的學員,80%都有轉折點的突破,我迫不及待地要告訴大家——找出生命的意義及“價值觀”,對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太重要了。 所以,王利芬說:我愿中央電視臺《贏在中國》的節(jié)目,能夠以價值觀為驅動,傳承奮斗的精神給大家,愿有更多的人,因為能在《贏在中國》學習到一種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而在自己的崗位上,在任何一個角落上,都會熠熠生輝! 在此,我分享三個問句,助你了解自己及別人的“價值觀”: 一、我到底想要什么? 二、一生中哪些事對我最重要? 三、什么是我一生中最想完成的事?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是成功者能夠自我管理目標、自我激勵方向,并且做有效的時間分配,而失敗者卻不然。 人在世上若想快樂,必須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如果連目的都不清楚,就會盲目一生,失去方向。 所以,當一個人靜思的時候,請仔細考慮并一再自問以下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是誰?我的理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許多人十分努力,并認為當他達到某一目標,如買房子,結婚生子,創(chuàng)業(yè),賺1000萬時就快樂了,但通常這些努力的過程,都十分地痛苦,達成之后的快樂卻又十分地短暫。 所以,能讓你持續(xù)快樂的條件是——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找回價值觀和信念,找回生命的原動力……你才會“不管再苦再難”,也一定要把生命的目標達成!才能持續(xù)不斷地快樂,持續(xù)不斷地感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