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Google中國區(qū)總裁李開復的一個演講題目,但現在,Google中國的人生成為業(yè)內爭相猜測的有趣話題。從微軟跳槽至Google的李開復可謂名副其實的明星高管,他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大家爭相追逐的焦點,建學生網,到各個大學演講、出書,乃至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已成為公眾信息,他的個人經歷更成為一種傳奇。而互聯網時代迅速崛起的Google是另一個傳奇,如今兩種傳奇組合到一起,帶給大家無數想象空間,尤其對李開復來說,在這個不惜走上法庭爭來的位置上,他將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盡管李開復與Google總部都一再表示,對李開復沒有業(yè)績要求和壓力,但是面對著所有業(yè)內人士的注視,他恐怕已經失去了失敗的權利。 然而李開復的成功概率恐怕并不樂觀。在中國失去先機的Google一直屈居第二位,本土化的不足,一直是業(yè)界批評的焦點,而Google獨特的文化和創(chuàng)新機制,在中國這塊土地上能否落地生根也很令人懷疑,中庸內斂、習慣了聽領導指揮的中國員工能否完美演繹Google的創(chuàng)新文化,松散自由的管理機制會不會演變成無序混亂,恐怕是李開復要面對的中國難題。 然而激情的李開復卻對這一切充滿信心,“100%復制Google的文化到中國毫無問題”,李開復一再對記者表示自己的信心,“六個月后你再來看,我們是用數據說話的”。 Q:目前對搜索市場的看法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搜索市場處于初級階段,一種觀點卻認為搜索市場的增長已經到了瓶頸期,不知你認為目前的搜索市場處于什么階段? A: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永遠延續(xù)200%、300%的增長。搜索行業(yè)不管是從廣告量來說,還是使用量來說,都還保持相當快的增長,而且它的速度在全球來說,都還是超過互聯網的整體增長,所以互聯網在成長,搜索只會長的比互聯網更快。 而且美國的搜索也都還在初級階段,中國的搜索我認為尚未進入初級階段。這一點,不管從什么角度來看,無論是從營業(yè)額的增長,還是從商業(yè)的角度來看,還是從用戶的成熟度來講都能得到印證。 最重要的是,人們總是需要尋找內容,尋找答案,尋找?guī)椭?,這個意念永遠不會停。過去是去書店去圖書館找老師找朋友,現在開始找搜索引擎,我想搜索引擎只會越來越聰明,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這也說明,用戶、內容、廣告、技術都要同時慢慢提升。 A:最完美的搜索引擎應該像是一個體貼的助手,當我說我肚子餓了,他就應該很聰明地告訴我:“根據你的經濟條件、喜歡吃的菜、所擁有的時間,我建議你到后面吃肯德基,或者我建議你到君悅去吃一頓大餐,或者到某個打折的地方”等。同時他會讓你看到你想吃的菜,把照片、價錢、食物的評語整合起來,給你一個最適合你的答案,這樣的整合才是我們需要的。這不是給你看一千個一萬個網站就能解決的。其實未來一個很聰明的搜索引擎所能做的遠遠多于今天能做的。 A:我認為我們至少還有20年的路要走,剛剛舉出的這幾個例子可能很快實現,參觀、旅游、銀行、股票這些最有商業(yè)動機的可能會最早呈現。但最終人們想問搜索引擎的也許并不只是局限在這幾個方面,人類想問的問題是無限的。要真能解決人們95%想問的問題,還要有針對性的給你幾個很好的整合的答案,這當然要20年。 A:說到這里,我有點擔心,目前國內的廠商多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顧搜索應該客觀的要求。從過去國外搜索引擎的發(fā)展中你會發(fā)現,Google的成長來自于它的客觀,賺錢是Google的次要目標。當用戶群都非常成熟非常有發(fā)言權的時候,這時候最為成功的公司,是那些最為用戶著想的公司。 聰明地進攻 Q:Google中國的業(yè)績與其全球地位不符,有人認為是進來的太晚,有人認為是本土化不足,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 A:我覺得進來的太晚的評價肯定是正確的。本土化方面,我覺得每一個公司都可以做的更好,包括我們在內。我們進入中國比較晚,在一年前,二年前,四五年前,我們在中國沒有一個員工,沒有一個科學家,沒有一個做業(yè)務、做市場的,在這種前提之下,我們還擁有今天相當大的市場占有率,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二這樣的市場位置,我們覺得已經很滿意了。在別的公司、別的國家、別的領域你不會看到這種成績。 A:我們沒有具體的目標和壓力,希望市場更大一些,這是我們的一個希望,能賺多少錢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堅持要把產品做好,讓更多用戶來使用。我們非常有信心,能夠在一年之內把產品做的更好。 所有現在你看到的你覺得不夠好的地方,我們都要把它改的夠好,甚至要改的超過你能想象的。 我們也做了比較,我們發(fā)現,Google英文搜索更被美國人所認可,這個比例要超過我們的中文搜索引擎被中國人所認可。這個差別的空間是我們必須要突破的,所以我們也在非常迫切的把這個目標當成我們工程研究院的重要工程之一,實際的功能今天還不能和你們分享,但是再過幾個月去用我們的網站你會發(fā)現這種改變。 A:說實在的,到今天為止,搜索還沒有一點兒技術是Google中國貢獻的,因為去年9月我們才開始招聘,今年1月第一個員工來了,2月第二個員工來了,這是很短暫的時間,員工也還在培訓中。但是,很快就會有很多員工進來,6個月之后你會看到有些功能是Google中國增加的。我猜你可能是想說李開復來了半年了,Google好的地方還是好,壞的地方還是壞,恐怕再過半年也是老樣子。但事實上過去半年沒有人在做實際的技術工作,未來半年會有很大不同。 A:我們有兩個目標。一是做最好的整合信息的搜索,把這樣一個基于互聯網的體驗帶入中國。第二個目標是做全球可以使用的核心技術和新的產品。這兩個目標應該說是并重的,短期內前者可能會投入更多一些精力。 A:我不認為我不本土化,說這句話的人就沒有完全理解Google的文化。假設我是一個對中國什么都不懂的人,我依然認為我們可以把本土化做的很好。事實上,我公司的每一位職業(yè)經理都在很多中國公司工作過,我們在公司里面講的都是中文。 A:我們的銷售和業(yè)務開發(fā)總裁周韶寧回答這個問題更合適一些,而我認為我們和代理商的關系非常和諧,而且,在中國確實有很多廣告商需要更多的幫助,那是我們直銷無法提供的,不但是短期、中期,更長期可能都無法提供。所以現在我們計劃繼續(xù)擴大這種代理制度。而直銷與代理這兩種制度其實并沒有太大的重疊,如果你是一個非常懂電腦、非常懂優(yōu)化、愿意花時間優(yōu)化你這種廣告效率的人,你就可以選擇直銷;如果你需要很大的幫助,那經過代理更合適。如果代理商認為這對他們有不好的影響,他們可能就不再代理了,對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