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文章無數(shù),同時也看到了無數(shù)的例子,自己也在親身經(jīng)歷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所產(chǎn)生的教育,生活問題??戳诉@么多,自己也經(jīng)歷這么多,在國內(nèi)完成了全部的教育,在國外的環(huán)境里學習的是教育和心理,同樣在國外和國內(nèi)的教育機構工作,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會。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欠缺的是一種文化,一種素質(zhì)。而且這些問題,不僅僅是教育系統(tǒng)或者是學校壓力的問題,我們自己也有問題,我們是否給與了我們自己孩子機會? 也許以下幾個簡單的例子可以讓我們大家有所思考。 讓我們看看我們一直都引以為榮的技術性學科,數(shù)學生物物理等,但是我們都知道,就算我們在這些行業(yè)做得領先,最多的也就是在外國的實驗室里工作,看上去享受了不錯的待遇,但是工作的辛苦最后使得這些科研成果變成經(jīng)濟價值或者說是社會價值的卻是我們一直認為笨笨的外國人。也許是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總是讓我們不愿意去看到這些差距,也許阿Q精神在這個時候發(fā)揮了他的作用,讓我們足以進行自我催眠。在德國的時候,認識了很多在世界一流的馬普研究所工作的中國人,他們在技術上的成就真的讓我非常吃驚,他們很多技術在世界上都是僅有三到四個才能夠做到的。但是,他們的組長,卻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德國人,大概就是三十歲左右。他不但要負責部分的研發(fā)的工作,而且還包括了向政府和各種機構申請資金以及人員的全部安排。在慕尼黑的西門子里,有很多中國技術研發(fā)人員,我的一個同學在里面一個研發(fā)TEAM實習的時候,甚至都不用說德語,只說中文就能夠應付基本的工作,因為里面的工作環(huán)境里,有5/6的都是中國人。 在美國,大部分的中國研究人員發(fā)展的研究技術,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基本財富,但是進行經(jīng)濟價值創(chuàng)造的卻是他們的外國上司,而我們的研發(fā)人員卻是辛苦了一輩子。 在看看我們的體育水平。文化決定了體育成績。我想大家都不難忘記,在以往的各種比賽中,我們得到的很多評語都是,技術分很高,難度最大,但是沒有藝術表現(xiàn)力。我們每次好像對待這樣的評語都屬于麻木狀態(tài),有很多人還在一味的認為是裁判永遠的不公。但是,我們是否審視我,我們是否具備這些藝術表現(xiàn)力呢? 但且不說藝術表現(xiàn),藝術理解力我們的運動員具備了嗎?當然,我認為這并不是他們的錯,而是我們的教育沒有能夠賦予他們機會,理解藝術的機會。 有次和一幫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現(xiàn)在在歐洲頂級樂團工作的朋友們聊天,他們說起自己在小時候學習音樂的經(jīng)歷,讓我非常吃驚。他們說,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不和你說話,你就讓他們學習一門樂器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永遠不和你說話,你就讓他學習兩門樂器。我聽了之后,愕然。 一次和我的導師聊天,無意中提到這件事,他笑了,說:“在德國,有這樣的話有些類似。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感謝你,就教會他欣賞藝術,如果你要讓他感謝你一輩子,就教會他如何欣賞生命?!蔽衣犃?,又一次愕然。 教育的意義在哪里? 做為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的我們,到底應該教會他們什么?是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快樂,還是僅僅是數(shù)字的組合和計算的公式? 當我回國后從大面積的接觸孩子到近距離的和他們接觸,坦白說,我很滿足。他們真的遠遠超過我的預料,當我們給了他們機會,他們綻放出來的光芒是那么的耀眼。我相信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是機會。 當我和孩子去中國美術館參觀的時候,我們事先沒有告訴他們這些畫的意思,他們就有了更大的空間去發(fā)揮想象,因為我們保持了沉默。他們能夠說出畢加索的畫的很多種不同的含義,他們甚至對一些畫提出了和畫評不同的意見。 當告訴孩子沒有標準答案的時候,他們會興奮的告訴你各種不同的答案,因為他們知道沒有標準,自己可以任意創(chuàng)造。 當我們讓他們自己去感受色彩和藝術的時候,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告訴了我他們對于色彩和藝術的理解。一個六歲的孩子說:“色彩就是一種讓人心情愉悅的東西”,一個孩子說,“藝術就是雨,很多種不同的聲音。”當我看到這些語言的時候,我是真的滿足和開心。 我想說的是,就讓學校去教會他們技術吧,而我們應該帶給他們生活!與其我們在不停的抱怨教育給我?guī)砹耸裁?,與其我們在等待著別人的改變的時候,是否我們應該為孩子,為我們自己的孩子們做些什么? 我們不能回避考試的壓力,我們同樣不能不考慮競爭的壓力,但是問題出現(xiàn)了,我們所要做的是解決問題,至少是盡我們的努力去解決問題。 我們也許不能夠去停掉孩子的奧數(shù)課,但是我們可以減少上課的次數(shù),如果我們不能讓孩子少做一些作業(yè),我們是否可以不要提出過高的要求或者把他同其他的孩子在每一個方面都要進行比較,如果我們不能讓孩子在平時擁有足夠的睡眠,我們是否可以讓他們在周末選擇上下午的課程,讓他們可以睡個懶覺,如果我們不能不讓孩子背誦古詩和單詞,我們是否可以在古詩和單詞里花點時間去幫助他們找些快樂?我們不是他們的同齡伙伴,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成為他們的朋友. 為了我們的孩子,我們不能把責任和希望都交給其他人,如果連我們都不做,都不從這些基本做起,都不能花時間和腦筋的話,我們又有什么資格去面對我們的孩子,我們又有什么權利去要求其他人一定要做到為了我們自己的孩子去改變呢?面對困難,我們需要的不是回避或者是推卸責任,的確也許別人有責任,但是我們呢?不去解決問題,而是期待著別人,本身就不負責任,何談其他? 我喜歡一句話:我們永遠都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因為目標不是恒定不變的,但是我們能夠永遠在縮短和我們目標的距離。 面對困難,我們所做的是積極面對,我們的積極將會帶來孩子的主動,我們面對而不回避,將會帶給孩子勇氣,我們的不埋怨,我們的從自己做起,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這些才是他們需要的勇敢的爸爸和媽媽! 我在想解決問題的辦法,讓我們一起想,我在做,我在離自己的目標慢慢的但是充滿勇氣的邁步,你呢?你們呢? 一個孩子,一群孩子在看著我們,期待著他們的榜樣! |
|
|